席豫(680年-748年),字建侯,襄阳(今湖北省襄阳)人,后迁徙到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后周昌州刺史席固七世孙,官至礼部尚书,六十九岁逝世,谥曰文。 追赠江陵大都督、襄阳县侯。席豫与韩休、许景先、徐安贞、孙逖四人齐名,《全唐诗》存有诗五首。
长安年间,十六岁的席豫参加考试,考中举人,恰逢父亲去世所以没有出仕。
景龙元年(707年),安乐公主李裹儿要求唐中宗废去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席豫听闻此事,叹息认为西汉末年时外戚王莽横行,梅福上书抨击朝廷,天底下正直的不只梅福他一个,于是上书请求唐中宗早点立太子,言辞深刻而切实,此事受世人称赞。太平公主知道后,打算推荐席豫为谏官,席豫对被太平公主推荐一事感到羞耻,于是逃走。
太极元年(712年),应考手笔俊拔科(科举制科之一,文类科目),考中后补任襄邑县尉。
开元年间,观察使因席豫贤能而推荐他,席豫迁任监察御史,出任乐寿县令。前任的县令因亲人去世而离职,席豫的母亲当时生病,席豫上诉朝廷,于是改任怀州司仓参军。后来席豫应考超拔群类科,又考中,但恰逢母亲去世,于是又请辞。丧期后,被任命为大理丞,迁任考功员外郎。后历任阳翟县尉、中书舍人、郑州刺史。
开元二十三年(733年),韩休辅政,推荐席豫可以接替他,席豫受唐玄宗赞赏担任考功员外郎时的工作能力,于是升任吏部侍郎。席豫选才授官六年,提拔了不少优秀人才为国效力,被誉有眼光而能举荐贤良,人们称他为席公。
天宝年间,席豫升任礼部尚书,累封襄阳县子。先后出任江南、江东、淮南、河北按察使。南方各地当时有个习俗,人们去世后并不埋葬,而是暴尸荒野,席豫对当地百姓进行入殓埋葬的教育,改变了暴尸的风俗。
天宝五年(746年),唐玄宗派时任礼部尚书的席豫、御史中丞王�、萧隠之、谏议大夫韦见素、李麟、尚书左丞崔翘等七人分别到各地巡行按察各地风俗并奖惩各地官吏。
席豫病重后,遗令说他去世后三日更衣入棺,然后立即埋葬,不要因为丧葬的事情,误了公私事,如果丧葬费不够,就卖了住宅办理后事。天宝七年(748年),席豫去世,享寿六十九岁。
唐玄宗登朝元阁赋诗,朝臣名人属和,唐玄宗认为席豫之诗最工妙,诏曰:“诗人之冠冕”。
开元年间,时任监察御史的席豫前往河西审查。距离河西还有一段路,到达驿站后,席豫准备吃饭,席豫想吃羊肝,但店家目前没有,席豫就鞭打管理驿站的官吏(唐宋时,御史、中使经过驿站,经常向主驿者提出过分要求。若得不到满足,则驿吏往往遭到责骂鞭挞),不久,外面有人报告说肝已经来到。席豫见肝在盘中摇动不息,便派人撤下这道料理,然后拿了一匹绢,为羊铸佛,过了半天左右,席豫突然死亡。席豫在阴间被阴间的使者带去见阎王,阎王问他杀生有道,为什么要活取肝,席豫回答本来他虽然想吃羊肝,但看见它动来动去,不敢吃。说完便看见一小佛从云飞下,阎王起身礼拜,小佛说席豫说的是真的。阎王对羊说他不吃你的肝,现在有何打算?不久,席豫被放回阳间。
席豫为官清廉,没有私欲,为官不被权势动摇,性情谦厚谨慎,做事认真负责。给家人、下属的信件都不写草书。有人认为这种小事何必认真。席豫回答小事都不认真的话,何况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