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下淡水溪铁桥
✍ dations ◷ 2025-05-15 06:11:03 #下淡水溪铁桥
坐标:22°39′41.27″N 120°26′9.72″E / 22.6614639°N 120.4360333°E / 22.6614639; 120.4360333下淡水溪铁桥位于台湾铁路管理局屏东线九曲堂车站至六块厝车站间,桥面横跨高屏溪(旧称下淡水溪),俗称高屏旧铁桥。由日籍工程师饭田丰二设计兴建,于1914年正式启用,直到1992年除役,现为国定古迹。1911年(日明治44年)初,台湾总督府为加速来自高雄港的人员及军事物资的运输与安全性、运送屏东平原砂糖成品,以及开发平原上丰富的物产而开始铁桥的兴建。由于下淡水溪河面宽敞、溪流湍急,工程技术难以突破,但阿缑街(今屏东市)的人口及商业贸易繁荣,加上阿猴制糖工场(即台糖屏东总厂)的规模与产糖吨量可观,因此促使总督府极力兴建。在台湾总督府技师饭田丰二的主持规划与包商鹿岛组建造之下,工程历时约三年,于1913年(大正2年)底竣工,期间总共花费当时日币一百三十余万。由于施工期间经历多次豪雨及溪水暴涨天灾,工程师饭田丰二因积劳成疾,在1913年6月10日,铁桥竣工前逝世于台南医院。好友小山三郎等人将其遗墨埋于九曲堂车站旁,并集资立碑纪念。1913年12月20日阿猴、九曲堂间开通列车;翌年2月15日打狗(今高雄港车站)=阿猴间铁路正式通车,并由当时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莅临主持仪式。战后由于下淡水溪更名高屏溪加上铁桥横跨高、屏两县,故在战后有“高屏铁桥”之俗称。但宜注意铁桥1913年落成时,行政区划与现今不同,下淡水溪为台南厅、阿缑厅界线,1920年后溪两岸同属高雄州,而迟至1950年才成为高雄、屏东县界阿缑淡水溪大铁桥下淡水溪铁桥下淡水溪铁桥下淡水溪铁桥铁桥全长1,526米,共有24孔,每个桥孔长度为63.6米,属于单线铁道桥,桥梁上部结构以圆弧钢桁架为主体,桁架(Truss)高度15.1米,采普拉特式(Pratt truss(英语:Truss bridge#Pratt truss))桁架形式;桥梁下部结构之两侧桥台宽7.55米,高约4.5米,桥台由混拟土浇置,外皮再围护清水砖,转角处以日本德山产的花岗石收边;桥墩则为沉箱基础,上部以红砖砌造,墩体两侧圆弧面处也包裹德山产花岗石,高9.5米,呈椭圆形以破水路。建桥的钢梁构材为日本川崎造船所制造,再由高雄港、基隆港藉铁路运来组装,工事则多靠人力完成。当时是亚洲第一长桥,时称“东洋第一大铁桥”;亦为高雄与屏东之间第一条陆路交通和南北货物运输的重要交通要道。因铁桥遭1962年台风侵蚀,于1964年由台铁钢梁厂自制钢桁架抽换了原桥旧钢桁架,桁架形式则由原普拉特式(Pratt truss(英语:Truss bridge#Pratt truss))桁架更改为华伦式(Warren truss(英语:Truss bridge#Warren truss))桁架桥,并在桁架梁的端柱(End post)上面焊上制造铭板(Name plate),注明“台湾铁路局钢梁厂制造”,并有民国五十三年的字样。
相关
-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英语: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缩写为 ALS),也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时也称为卢·贾里格症(英语:Lou Gehrig's disease)、渐冻人症、运动神经元病,是
- 蚱蜢总科:蚤蝼总科Tridactyloidea总科:区蚱总科Tetrigoidea总科:蜢总科Eumastacoidea总科:牛蝗总科Pneumoroidea总科:锥头蝗总科Pyrgomorphoidea总科:蝗总科Acridoidea总科:长角
- 哈德逊湾哈德森湾(英语:Hudson Bay,或称哈德逊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巴芬岛与拉布拉多半岛西侧的大型海湾,面积122.6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7米。北部时常会有北极熊出现。主要港口有丘吉尔
- 专科医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专科医生随着医疗的专门化,医学跟牙科
- 恐球菌-栖热菌本分类名称尚未确定,目前根据伯杰氏手册暂称为异常球菌-栖热菌门。本门包括一些能抵抗严酷环境的球状细菌,分为两个目。异常球菌目只有一个属,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包括几个耐
- 荒岛荒岛(又称无人岛、无居民岛;英文:desert island)是一个无人居住或人口稀少的岛。在世界上,荒岛比有人岛还要多。除了地理上的概念,荒岛也常用于文学、比喻和大众想象,指一个人或一
- 唐纳德·格拉泽唐纳德·格拉泽(英语:Donald Arthur Glaser,全称唐纳德·阿瑟·格拉泽,1926年9月21日-2013年2月28日),美国物理学家,196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出生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1950
- 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英语:excitation-contraction (EC) coupling)是一个于1952年创造出来的术语,用于表述肌肉将电刺激转变为机械反应的生理学过程。这一过程是肌肉生理学的基本法则,
- 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在贝叶斯统计学中,“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是后验概率分布的众数。利用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可以获得对实验数据中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量的点估计。它与最大似然估计中的经典方法有密切
- 尾巴尾,又称尾巴,是指位于动物体背部尾端的部分,特别是指构造柔韧可弯曲、且明显分开于躯干的附肢部分,大致上相当于哺乳动物与鸟类的骶骨(荐骨)和尾骨。一般而言尾巴是脊椎动物的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