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书馆

✍ dations ◷ 2025-05-16 04:26:37 #总图书馆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英语: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简称台大图书馆)是国立台湾大学所属各图书馆之总称。除总图书馆外,尚有医学院及社科院(含万才法律图书馆)二所学院图书分馆,以及物理、数学、化学、大气、海洋、生化与图资等7个系所图书室。图书馆提供书刊借阅、参考咨询、馆际合作、资源利用指导、数位学习课程、论文及馆藏数字化、资讯搜寻、资讯系统建置等服务。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达96小时,并有24小时自习室供师生使用。此外,更透过网络于首页提供全年无休的各项资讯服务。图书馆搜藏的书刊资料,以配合校内师生教学、研究、学习为主,迄今馆藏已逾680万册(参见台湾大学统计年报),是台湾目前收藏资料量最多的大学图书馆。近年来,随着数位时代的发展与师生使用习惯,图书馆也积极订购电子书、电子期刊等数字化资源,同时也进行许多的馆藏数字化计划,以营造一个更便捷且更能满足读者学习研究所需的大学图书馆。原设在徐州路社科院校区内的“社会科学暨法律学院图书分馆”,随社会科学院在2014年迁回校总区,而奉校长杨泮池令,改为“社会科学资源服务组”;同年9月15日于新社科院大楼图书馆正式试营运,因由政治学系校友辜振甫之后人捐助,而命名为“国立台湾大学辜振甫先生纪念图书馆”。台大图书馆的前身是台湾日治时期的台北帝国大学附属图书馆,创设于1928年3月。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后,于该年11月15日自日本人手中接收台北帝国大学,易名为“国立台北大学”,12月再改名为“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亦随同改隶,此即今日的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 因台大图书馆旧馆为日治时期所建造,其设计配置已不符合现代化作业需求,于是自1982年起即有兴建新馆的计划,直到1989会计年度起才逐年编列预算开始兴建新馆。新馆于1998年11月14日正式落成启用。新总图位于椰林大道的端点,为台大校园的几何中心,也是台大校园内最重要的地标建筑。其外观配合台大原有的校园建筑风格,为旧总图建筑的延伸,例如拱窗、拱门、门厅、回廊等。内部正门大厅采挑空四层楼的设计,采光充足。台湾研究资源是台大图书馆馆藏发展重点,例如淡新档案、岸里大社文书、伊能嘉矩手稿、田代安定手稿、矶永吉文库、杨云萍文库、狄宝赛文库等,都与台湾研究关系密切。此外,台大图书馆拥有丰富台北帝国大学与台湾总督府及所辖机关出版品,是台湾历史研究不可或缺之资料。近年来积极进行台湾研究资源数字化工作,提供公众使用,颇有成果。此外亦积极与校外单位合作,例如与慈林教育基金会合作台湾社会运动史料之数字化,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党史资料数字化等,以扩大台湾研究资源范围。中文善本约1900部,28000余册,其中包含收藏丰富广泛之乌石山房文库、戏曲见长之久保文库、印谱书法碑帖为主之石原文库、以及高凌霨藏书等,均颇具特色。日文善本,包含桃木文库、长泽文库、上田文库、琉球资料(历代宝案)等,颇为完整呈现日本自室町时代以来、尤其是江户时期之文史发展轨迹。西文善本方面,则包含7册摇篮期刊本与各专藏文库,例如植物学之田中文库、东方史地之大鸟文库、中东语言学之Huart文库、圣经与语言特色之小川文库等等。台大图书馆除了一般书刊外,亦典藏手稿资料。目前已搜集200余位作家与学者之手稿,遍及各学科领域,亦不仅限于台大教师与校友。已先后举办王文兴、林文月、台静农、叶维廉、王祯和、杨云萍、郑骞、潘贯、殷海光、白先勇、慎芝和关华石、丁贞婉、矶永吉、国分直一等人之手稿资料展览。为彰显台大人整体学术能量、打造专属台大人的典藏空间,台大图书馆自2006年3月起筹设“台大人文库”,积极收藏丰富多元的台大人著作。台大人文库位于总图书馆三楼,于2007年台大校庆当天开幕。文库藏书以专架陈列,永久典藏;文库目录于本馆网站可检索查阅。(网址:)台大图书馆“机构典藏计划小组”于2006年7月开始进行“台湾网站典藏库(英语:NTU Web Archive System,简称NTUWAS)之系统建置规划,2006年12月图书馆采访组亦投入网站内容规划及典藏工作,历时两年,于2008年四月正式上线供众使用(网址:)。 “台湾网站典藏库”提供网站典藏(英语:Web Archive)机制,综存网站新旧版本,目标在于选择、搜集、保存原始性网页资料,以善尽保存台湾网站数位资产之责任,并提供主题浏览、关键字检索等服务以满足当代与未来世代研究发展之需求。台湾大学学术资源网(英语:NTU Scholars' Gateway)) 有系统的搜罗网络上正确且具学术性质的免费网络资源,做为研究人员查找网络资料的另一个重要管道。2006年9月完成系统雏型建置,2007年3月正式开放使用。

相关

  • 银耳纲Cystofilobasidiales 线黑粉菌目 Filobasidiales 银耳目 Tremellales银耳纲(Tremellomycetes)为双形性真菌,且某些物种有凝胶状的子实体或囊状的桶孔覆垫。
  • 权利法案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这些修正案的提出是为了缓解那些反对批准宪法的反联邦党人(英语:Anti-Federalists)的担忧,其中保障了多项个人自由,限制了政府的司法
  • 胎膜羊膜囊是两层坚韧、薄、透明的膜,位于羊膜动物的胎盘之内。装着发育中的胚胎(后来变成胎儿),直到出生前不久为止。内层的膜是装着羊水和胚胎的羊膜。外层膜绒毛膜包着羊膜,本身是
  • 普罗迪罗马诺·普罗迪(意大利语:Romano Prodi,1939年8月9日-),意大利政治家,曾经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曾经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从政前曾经在博洛尼亚大学担任教授多年。2011年11月16
  •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又译:约瑟夫·卜利士力)(英语:Joseph Priestley,1733年3月13日-1804年2月6日),18世纪英国的自然哲学家、化学家、牧师、教育家和自由政治理论家。出版过150部以上
  • 伊利诺伊州伊利诺伊州(英语:State of Illinois,i/ˌɪləˈnɔɪ/),简称伊州,是一个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州,州名源自曾在此居住的伊利尼维克(Illiniwek)印第安人部落。“Illinois”这个名字就是法
  • 去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英语:Nucleotide)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以一个含氮碱基为核心,加上一个五碳糖和一个或者多个磷酸基团组成。含氮碱基有五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
  • 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梵语: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英语:The Treatise on the Great Perfection of Wisdom),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亦称《摩诃般若释论》、《大智
  • 手表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及显示时间的仪器。几乎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本来作为仪器的“錶”应
  • 迈克·莱维特迈克·莱维特(英语:Mick Leavitt;1951年2月11日-)生于犹他州锡达城,美国政治家,美国共和党成员,曾任犹他州州长(1993年-2003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2005年-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