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综合症

✍ dations ◷ 2025-01-23 05:55:50 #克氏综合症
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s syndrome)或称XXY、47XXY综合征、俗称次雄性综合征,是一系列由于男性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所导致的疾病。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不孕。通常症状都很轻微,甚至许多患者根本不知道他们患有该病。有些时候症状会非常显著,可能会出现肌肉虚弱、身高较高、运动协调差、体毛稀少、外生殖器偏小、男性女乳症与缺乏性欲。通常在青春期时发现克氏综合征的症状。智力发展通常与一般人无异,但常见有阅读障碍或是在说话上有困难。若有超过三条X染色体,则患者的症状会比较严重。克氏综合征的发病是随机的。随着孕妇年纪增大,怀有罹患此疾病的胎儿机会也逐渐提高。这个疾病没有遗传性,所以不会由患病的父亲遗传给下一代。这个疾病的原发机制是在原先就有Y染色体的前提下有一条以上的多余的X染色体,患者体内的总染色体数目至少为47条甚至更多,无论如何,都较一般46条染色体为多。克氏综合征能够借着检测染色体核型的基因检测来获得确诊。虽然目前尚没有办法可以完全治愈克氏综合征,但有一些医学治疗对改善疾病有不小的帮助。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辅导,以及调整教学方法等可能有效 。举例来说,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辅导以及适当调整教学方法等等都能协助患者。睾固酮补充疗法(英语:Androgen_replacement_therapy)对于贺尔蒙严重不足或是低下的患者或有助益。已经发育生成的乳房组织也可以借由手术的方法移除。约有一半的男性患者,借由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英语:Assisted_reproductive_technology)的帮助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小孩,但是,这个是有相当的风险以及所费不赀 。患者得乳癌的几率偏高,但仍低于女性得乳癌的几率。此外,克氏综合征病患本身的平均寿命无异于一般人。克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英语:chromosomal disorders),在新生男童中的发生率介于1/500到1/1000之间。该疾病是以它的发现者亨利·克林菲尔德(英语:Harry Klinefelter)来命名,亨利在1940年代时确立此疾病特征,并接着在1956找到造成此疾病的多余X染色体 。由于小老鼠也同样有可能罹患XXY综合征的可能,这个特点让它们成为极佳的研究样本。

相关

  • 喹诺酮喹诺酮(英语:quinolone)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抗菌剂。1962年最早的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首先用于临床,由于其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
  • 坏死坏死(英语:Necrosis),又称细胞坏死,被认为是一种由外部或内部物理性因素(例如热力、应力和辐射等)、强碱、强酸及毒物等化学性因素,以及内毒素和病原体等生物性因素诱发的永久性细胞
  • 体积描记仪体积描记仪是一种测量器官或整个人体体积变化的仪器。肺部的体积描计仪通常用来测量功能余气量。传统的体积描记仪通常是一个电话亭大小的封闭箱,配有一个吸气口。常规呼气结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负责管理中医药行业。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
  • 玉树县玉树市(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omolangm
  • 晶格空位在晶体学中, 一个晶格空位是晶体的点缺陷之一。 当一个晶格格位上缺失了一个粒子(原子,离子甚至分子),这种缺陷既为晶格空位。除了被称为晶质的缺陷的晶体本质上具有的不完整性
  • 47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七姊妹学园七姊妹学院(英语:Seven Sisters)是形容美国东北部地区7所文理学院间松散关系的一个称呼,因这些学院曾经都是女子学院而得名。7所学院均成立于19世纪,至今仍有5所学院延续这种教育
  • 习得性失助习得性无助(英语:Learned helplessness,或称习得性失助、习得无助、习得无助感、无助学习)是描述学习态度或心理疾患的心理学术语,主要用于实验心理学。“习得性无助”可解释为“
  • 冲脉衝脉(又名冲脉),奇经八脉之一,“冲”者“道路”也,有四通八达之意,为十二经之所注;《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起源于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阴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