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计

✍ dations ◷ 2025-08-07 21:17:21 #差示扫描量热计
差示扫描量热法(英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DSC)是一种热分析技术,借助补偿器测量使样品与参比物达到同样温度所需的加热速率与温度的关系。1962年E.S.沃森和M.J.奥尼尔发明了差示扫描量热法在1963年的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应用光谱学会议上介绍给商业界。1964年第一台可以用于生物化学研究的差示扫描量热法机器被发展出来 近年来出现了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Modulated DSC),其改进为在传统的线性加热方式上叠加了正弦振荡加热方式,同时提高了分辨率和灵敏度。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基本原理是当样品发生相变、玻璃化转变和化学反应时,会吸收和释放热量,补偿器就可以测量出如何增加或减少热流才能保持样品和参照物温度一致。以聚集物为例,典型的反应有以下几种:差示扫描量热法曲线的横轴是温度或者时间,纵轴是样品吸热和放热的速率,也被称为热流速率。峰面积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Speil)来计算相变焓:Δ H = K A {displaystyle Delta H=KA}这里的 Δ H {displaystyle Delta H} 是相变焓, K {displaystyle K} 是量热法常数, A {displaystyle A} 是峰的面积。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量热法参数,可以通过标准样品测定仪器的量热法常数。DSC可以使用低熔点金属铟进行校正。扫描量热法也应用在研究液晶上,随着温度升高,具有液晶性质的物质会从固态起经历一系列的相态转化为各向同性的液态。对于高精密度的扫描量热法,可以测量出其中每个相变的相变焓,结合相态的观察可以研究这一系列的相变。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用于测试样品的氧化稳定性,一般先将样品放入气密性的样品腔中,通入惰性气体比如氮气,然后加热到需要测量氧化稳定性的温度,在保持温度不变的状况下,通入氧气。样品的氧化会产生峰,可以通过改变通入氧气的多少来模拟不同的气体环境。在药物分析上,可以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来判断药物的加工条件,比如若药物要求在无定形形态下加工,就需要先作DSC曲线,确定结晶温度,然后在结晶温度以下加工。DSC是区分共聚物和共混物的重要工具。对于两种不能相容的聚集物,可以通过机械力形成共混物,一般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与保持样品和参比物温度一致测量热流的差示扫描量热法不同,差热分析是保持热流速率一致,测量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两者相比,差示扫描量热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较好的定量数据,缺点是温度较高时基线会变坏,无法继续测量。今日的大多数差热分析的生产厂家比如已经不再生产单独的DSC或DTA设备,而是生产包括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差热分析的集成仪器,可以同时给出待测样品的质量、样品与参照物间热流速率、样品与参比物间温差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曲线,十分方便快捷。

相关

  •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临床医学(英语: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
  • 嗜中性白血球中性粒细胞(英语:Neutrophil 或 Neutrocyte,或全称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亦称嗜中性粒细胞或嗜中性多核球,是血液白细胞的一种,也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最主要的一种白细胞。中性
  •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简称NCBI)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一部分(该图书馆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一部分)。NCBI位于美国马里兰
  • 眼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眼科学是医学上研究眼部疾患一个分支,
  • 未知的南方大陆未知的南方大陆(拉丁语: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是15世纪至18世纪时,于欧洲地图上出现的假想大陆。又称为“麦哲伦洲”(拉丁语:Magallanica / Magellanica)。明代《坤舆万国全图
  • 海蛇海蛇亚科(学名:Hydrophiinae)包括所有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蛇,属于蛇亚目,由远古眼镜蛇进化而来,本科有15属、约50种。在新的分类法中,海蛇亚科被归类于眼镜蛇科之下。海蛇亚科下的蛇
  • 博拉-维托托语系博拉-维托托语系是一个分布于秘鲁东北部、哥伦比亚西南部和巴西西部的语系。博拉-维托托语系还可能包括以下语言:
  • 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英语:control experiment)是在实验中设置比较对象(对照组)的一种科学方法,目的是为了与进行实验的对象(实验组)进行对照,减少实验中不确定的变数带来的影响,以之来显示出实验
  • 技术成熟度曲线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 Cycle),又称技术循环曲线,光环曲线,炒作周期,指的是企业用来评估新科技的可见度,利用时间轴与市面上的可见度(媒体曝光度)决定要不要采用新科技的一种工具
  • 新约新约(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