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b2/subSO

✍ dations ◷ 2024-12-22 20:12:59 #H<sub>2</sub>SO
硫氧化氢,又称巯氧化氢(英语:hydrogen thioper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SO,亦可计为H2OS、SOH2或HOSH,其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与二硫化氢。硫氧化氢具有类似硫化氢的难闻气味,常温下易分解,由于氧的电负性较大,因此较容易分解为水和硫元素。硫氧化氢的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与二硫化氢,中心由硫原子氧原子组成,外面有两个氢原子,即将过氧化氢其中一个氧原子替换为硫。但是分子的键角不同,硫氧化氢有接近垂直的键角,大于二硫化氢。OSH键角约为98.57度,但HOS键角略大于OSH键角,因此硫氧化氢是一个不对称的分子。硫氧化氢的分子歪斜角为90.71°,略大于H2S2分子的90.6°,小于H2O2的115.5°;而硫氧键长为1.66埃,略大于过氧化氢的1.49埃、小于二硫化氢的2.055埃。另外,硫氧化氢同时具有过氧化氢的氢氧键和二硫化氢的硫氢键,但键长皆不相同,该分子的硫氢键长1.342埃,略短于二硫化氢的1.352埃;氢氧键0.96埃,略短于过氧化氢的0.97埃。在1973就有人推测硫氧化氢的结构,尚未有人合成进行实际的实验,1977年有学者使用硫化氢的结构进行推测。1994年,硫氧化氢首次被合成,并提出实验报告,2003年,有人使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硫氧化氢,并观测其旋转扭频谱,之后亦有研究硫氧化氘的相关实验报告 ,2006年,已利用红外线光谱确定硫氧化氢的结构与过氧化氢相似。可利用二叔丁基亚砜(Di-tert-butylsulfoxide) 的裂解反应制备,首先将二叔丁基亚砜加热至500度,使一个叔丁基发生断裂,自由基将亚砜转变成次磺酸,而得到叔丁基次磺酸(tert-Butylsulfenic acid) 为制备硫氧化氢的中间产物,然后再加热至1200度,使叔丁基发生断裂,并且被氢取代而得到硫氧化氢。亦可以利用对重水与硫化氘放电使其发生反应,但是制成的硫氧化氢是同位素的硫氧化氘:若使用一般的水(H2O)的话反应无法进行,平衡会向左移动。亦可以使用半重水与硫反应制备:

相关

  • 癫痫症癫痫症(英语:Epilepsy),是一种神经性疾患(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s),特征为反复地癫痫发作,即为重复发作或长或短的严重抽搐症状,可能会造成物理性伤害,甚至骨折。癫痫症的定义是,患
  • (4-)4-氨基喹啉是喹啉环上4号位被氨基取代的有机化合物。4-氨基喹啉可以4-羟基喹啉为原料,经三氯氧磷将羟基转化为氯原子,再氨解得到。
  • 解放犹太解放运动(英语:Jewish emancipation)是欧洲犹太人权利自18世纪起从外在和内在同时争取的这一进程。包括同等公民权利的认定,以及个人公民身份的授予等。成果来自于社区内的
  • 苏丹三号苏丹三号(Sudan III)是一种脂肪偶氮染色剂,常用于冻结切片的甘油三酯的染色。正常状况下是红褐色结晶。苏丹一号、三号和四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3级致癌物质。其他名称还
  • 萨丕尔爱德华·萨皮尔(德语:Edward Sapir,/səˈpɪər/,1884年1月26日-1939年2月4日),又译沙皮尔、萨丕尔,生于普鲁士王国伦堡(今属波兰),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德国出生。他1904
  • 感叹词感叹词是用于表达各种感情的词。它与后面句子的其余成分无语法联系。现代汉语的感叹词有“啊”、“哎呀”、“天呀”等。例: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感叹词有“呜呼”、“嗟夫”、“
  • 大司乐大司乐是西周时期的音乐组织,距今约3000多年历史。当时西周贵族重视礼乐,视此成管治国家的器具。“大司乐”作为周朝的音乐机构,掌握着礼乐要职,培养王室和贵族子弟,也有一些是从
  • 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实验(Griffith's experiment),又称格里菲斯转型实验,是由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Frederick Griffith)在1928年利用肺炎链球菌与老鼠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学实验。实验结果显
  • 干涉干涉(interference)在物理学中,指的是两列或两列以上的波在空间中重叠时发生叠加,从而形成新波形的现象:425。例如采用分束器将一束单色光束分成两束后,再让它们在空间中的某个区
  • 夹钳夹钳是一种紧固装置,它通过使用内部压力,将物体紧紧把持在一起,防止其移动或分开。夹钳的种类很多,它们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有些是临时性的,比如将组件固定在一起时定位用;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