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b2/subSO

✍ dations ◷ 2025-04-25 05:24:04 #H<sub>2</sub>SO
硫氧化氢,又称巯氧化氢(英语:hydrogen thioper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SO,亦可计为H2OS、SOH2或HOSH,其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与二硫化氢。硫氧化氢具有类似硫化氢的难闻气味,常温下易分解,由于氧的电负性较大,因此较容易分解为水和硫元素。硫氧化氢的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与二硫化氢,中心由硫原子氧原子组成,外面有两个氢原子,即将过氧化氢其中一个氧原子替换为硫。但是分子的键角不同,硫氧化氢有接近垂直的键角,大于二硫化氢。OSH键角约为98.57度,但HOS键角略大于OSH键角,因此硫氧化氢是一个不对称的分子。硫氧化氢的分子歪斜角为90.71°,略大于H2S2分子的90.6°,小于H2O2的115.5°;而硫氧键长为1.66埃,略大于过氧化氢的1.49埃、小于二硫化氢的2.055埃。另外,硫氧化氢同时具有过氧化氢的氢氧键和二硫化氢的硫氢键,但键长皆不相同,该分子的硫氢键长1.342埃,略短于二硫化氢的1.352埃;氢氧键0.96埃,略短于过氧化氢的0.97埃。在1973就有人推测硫氧化氢的结构,尚未有人合成进行实际的实验,1977年有学者使用硫化氢的结构进行推测。1994年,硫氧化氢首次被合成,并提出实验报告,2003年,有人使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硫氧化氢,并观测其旋转扭频谱,之后亦有研究硫氧化氘的相关实验报告 ,2006年,已利用红外线光谱确定硫氧化氢的结构与过氧化氢相似。可利用二叔丁基亚砜(Di-tert-butylsulfoxide) 的裂解反应制备,首先将二叔丁基亚砜加热至500度,使一个叔丁基发生断裂,自由基将亚砜转变成次磺酸,而得到叔丁基次磺酸(tert-Butylsulfenic acid) 为制备硫氧化氢的中间产物,然后再加热至1200度,使叔丁基发生断裂,并且被氢取代而得到硫氧化氢。亦可以利用对重水与硫化氘放电使其发生反应,但是制成的硫氧化氢是同位素的硫氧化氘:若使用一般的水(H2O)的话反应无法进行,平衡会向左移动。亦可以使用半重水与硫反应制备:

相关

  • 非正统经济学思想非主流经济学(英语:Heterodox economics),又称异端经济学、非正统经济学,是指采取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学派的概称。主流经济学,又称正统经济学,是指在英语世界中,具备
  • 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英语:welfare economics)是对经济体系的规范性分析,即经济运行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等问题的研究。福利经济学在简单的自利人性的假设下,设定评价人类行为效
  • 腰果腰果(学名:Anacardium occidentale)是一种肾形核果,属无患子目漆树科腰果属。又名树花生、槚如树、鸡腰果、介寿果,带有附果。长椭圆形革质单叶互生,全缘;黄色花,有淡红条纹,圆锥花序
  • 原位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是已被发现有恶性肿瘤的特点,但还没有入侵其它组织的肿瘤。许多形式的癌症始于原位癌,但不能及早发现。原位癌的癌变仍然限于黏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
  • 21人类的21号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的其中之一,正常状况下每个细胞拥有两条。此染色体是所有人类染色体中最小的一个,含有大约4700万个碱基对,占细胞内所有DNA的1.5%。21号染色体的
  • 量子化学量子化学是应用量子力学的规律和方法来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将量子理论应用于原子体系还是分子体系是区分量子物理学与量子化学的标准之一。目前认为最早的量子化学计算
  •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汉族祖先及其后代在古代的语言。一般人心目中的古代汉语的面貌在语音上为唐诗宋词等韵文,文字上体现为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
  • 面粉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类磨成的粉末,是最常见的食品原料之一。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地层,大约距今三万年前,已有将小麦磨粉制成发酵的粮食饼之考古证据。小麦和大麦在新月沃土被驯化
  • 未解决的化学问题未解决的化学问题往往指以下这些类型的问题:“我们能制备某种化合物吗?”、“我们能分析它吗?”、“我们能提纯它吗?”等等。这些问题通常都能很快解决,但可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
  • 科马提岩科马提岩(英语:Komatiite),又称镁绿岩,一种富含镁的太古宙时期绿岩中枕状岩流顶部的超镁铁质熔岩。是超基性喷出岩。硅钾铝含量低,镁含量高。可具枕状构造、碎屑构造;特别是具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