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Hsub2/subSO
✍ dations ◷ 2025-09-18 08:59:44 #H<sub>2</sub>SO
硫氧化氢,又称巯氧化氢(英语:hydrogen thioper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SO,亦可计为H2OS、SOH2或HOSH,其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与二硫化氢。硫氧化氢具有类似硫化氢的难闻气味,常温下易分解,由于氧的电负性较大,因此较容易分解为水和硫元素。硫氧化氢的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与二硫化氢,中心由硫原子氧原子组成,外面有两个氢原子,即将过氧化氢其中一个氧原子替换为硫。但是分子的键角不同,硫氧化氢有接近垂直的键角,大于二硫化氢。OSH键角约为98.57度,但HOS键角略大于OSH键角,因此硫氧化氢是一个不对称的分子。硫氧化氢的分子歪斜角为90.71°,略大于H2S2分子的90.6°,小于H2O2的115.5°;而硫氧键长为1.66埃,略大于过氧化氢的1.49埃、小于二硫化氢的2.055埃。另外,硫氧化氢同时具有过氧化氢的氢氧键和二硫化氢的硫氢键,但键长皆不相同,该分子的硫氢键长1.342埃,略短于二硫化氢的1.352埃;氢氧键0.96埃,略短于过氧化氢的0.97埃。在1973就有人推测硫氧化氢的结构,尚未有人合成进行实际的实验,1977年有学者使用硫化氢的结构进行推测。1994年,硫氧化氢首次被合成,并提出实验报告,2003年,有人使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硫氧化氢,并观测其旋转扭频谱,之后亦有研究硫氧化氘的相关实验报告
,2006年,已利用红外线光谱确定硫氧化氢的结构与过氧化氢相似。可利用二叔丁基亚砜(Di-tert-butylsulfoxide)
的裂解反应制备,首先将二叔丁基亚砜加热至500度,使一个叔丁基发生断裂,自由基将亚砜转变成次磺酸,而得到叔丁基次磺酸(tert-Butylsulfenic acid)
为制备硫氧化氢的中间产物,然后再加热至1200度,使叔丁基发生断裂,并且被氢取代而得到硫氧化氢。亦可以利用对重水与硫化氘放电使其发生反应,但是制成的硫氧化氢是同位素的硫氧化氘:若使用一般的水(H2O)的话反应无法进行,平衡会向左移动。亦可以使用半重水与硫反应制备:
相关
- 腹水腹水(ascites、hydroperitoneum)是指腹腔内有液体积聚,超过正常量的症状。腹水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化和其他严重的肝脏疾病,但它的出现也可以是其他重大疾病的征象,如肝癌末期。腹
- 渗透压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是施加到溶液上以防止溶剂经选透膜内流的最低压力。在U型管实验时,当渗透持续进行至两液面高度不再变动时,此时两液柱之压力差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
- 蒿甲醚蒿甲醚(英语:artemether)是一种用来治疗多药耐药恶性疟原虫疟疾的抗疟药。诺华首次以其与Riamet和Coartem为商品名出售其与本芴醇共同组成的复方药物。化学上,蒿甲醚是青蒿素的
- 以色列历史以色列人的先祖是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哈兰地区的闪族人,后来因神要求亚伯兰(后改名为亚伯拉罕)迁至“应许之地”的原故,迁居至迦南(Canaan),并结合当地的游牧文化,定居至约旦河西岸,即
- 生物动力农法华德福教育 生物动力农法 人智学医学生物动力农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又称为自然动力农法或是生机互动农业,是一种另类的农业形式,非常近似于有机农业,但包含多种来自人智学
- 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经典力学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在宏观世界和低速状态下,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学科。在物理学里,经典力学是最早被接受为力学的一个基本纲领。经典力
- 傅-克酰基化反应傅里德耳-克夫特化酰化反应(简称傅-克酰基化反应)是一种傅-克反应,在质子酸或路易斯酸(如三氯化铝)催化下,芳香性化合物与酰卤或酸酐发生的亲电子取代反应,为一改良的亲电子取代反应。
- 广州管圆线虫广东住血线虫(学名: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住血线虫属的一种寄生虫,因为生活周期中会寄生在老鼠肺部,所以又叫鼠肺虫(英语:Rat lungworm),可引起的病名称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病
- 自然杀伤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简称NKT细胞(NKT cells),是一类异质的T细胞,与T细胞和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拥有部分相同的特征。许多NKT细胞都能识别非多型的CD1d(英语:CD1d)分
- 星虫动物门见内文星虫动物(学名:Sipuncula或Sipunculida)是海洋底栖的对称无环节动物,分布与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与螠类相似。根据不同的分类或估计方式,现时物种从144到300种不等。比较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