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动力学

✍ dations ◷ 2025-08-13 19:01:05 #米氏动力学
米-门二氏动力学(英语:Michaelis-Menten kinetics),又称米氏动力学,是由雷昂诺·米凯利斯(英语:Leonor Michaelis)和贸特·门顿(英语:Maud Menten)在1913年提出,它在酶动力学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程,可以描述多种非变异构酶动力学现象,其表示式为: V 0 = V m a x [ S ] K M + [ S ] {displaystyle V_{0}=V_{max}{frac {}{K_{M}+}}}以下米氏方程的推导是由Briggs和Haldane在1925年提出的:假设有下图所示的酶促反应E + S k 1 ⟶ ⟵ k − 1 E S k 2 ⟶   E + P {displaystyle E+S{begin{matrix}k_{1}\longrightarrow \longleftarrow \k_{-1}end{matrix}}ES{begin{matrix}k_{2}\longrightarrow \ end{matrix}}E+P}假设此酶促反应不可逆,反应产物不和酶结合;k2<k-1, E+S⇌ES 之间的平衡迅速建立达到平衡态(Steady-state),也就是底物和酶的化合物(ES)的浓度不变;建立平衡态所消耗的底物的量很小,可以忽略。这样有以下关系:d [ E S ] d t = k 1 [ E ] [ S ] − k − 1 [ E S ] − k 2 [ E S ] = 0 {displaystyle {frac {d}{dt}}=k_{1}-k_{-1}-k_{2}=0}[ E S ] = k 1 [ E ] [ S ] k − 1 + k 2 {displaystyle ={frac {k_{1}}{k_{-1}+k_{2}}}}米氏常数Km的定义为:K M = k − 1 + k 2 k 1 {displaystyle K_{M}={frac {k_{-1}+k_{2}}{k_{1}}}}原式可简化为:[ E S ] = [ E ] [ S ] K M {displaystyle ={frac {}{K_{M}}}} (1)总的酶的浓度等于自由酶与酶-底物化合物的和,则有以下关系:[ E 0 ] = [ E ] + [ E S ] {displaystyle =+}[ E ] = [ E 0 ] − [ E S ] {displaystyle =-} (2)将(2)式代入(1):[ E S ] = ( [ E 0 ] − [ E S ] ) [ S ] K M {displaystyle ={frac {(-)}{K_{M}}}}整理得:[ E S ] K M [ S ] = [ E 0 ] − [ E S ] {displaystyle {frac {K_{M}}{}}=-}[ E S ] ( 1 + K M [ S ] ) = [ E 0 ] {displaystyle (1+{frac {K_{M}}{}})=}[ E S ] = [ E 0 ] 1 1 + K M [ S ] {displaystyle ={frac {1}{1+{frac {K_{M}}{}}}}} (3)下式可以描述该酶促反应的速率:d [ P ] d t = k 2 [ E S ] {displaystyle {frac {d}{dt}}=k_{2}} (4)将 (3) 代入 (4),分号上下同时乘以得:d [ P ] d t = k 2 [ E 0 ] [ S ] K M + [ S ] = V m a x [ S ] K M + [ S ] {displaystyle {frac {d}{dt}}=k_{2}{frac {}{K_{M}+}}=V_{max}{frac {}{K_{M}+}}} 或 V 0 = V m a x [ S ] K M + [ S ] {displaystyle V_{0}=V_{max}{frac {}{K_{M}+}}}该式可通过非线性作图或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Eadie-Hofstee等作图法变换为线性图进行分析。在推导过程中几点需要注意:要测得方程中的KM和Vmax,需要在酶的量恒定并已知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底物浓度下测得反应的初速度V0,用非线性作图或线性作图的方法求得KM和Vmax。KM反映了底物和酶结合的紧密程度,Vmax反映了酶催化反应的速度。

相关

  •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能受体(英语:Adrenergic receptors,或称为肾上腺素受体)是一类接受儿茶酚胺类物质刺激的代谢型G蛋白偶联受体,所接受的儿茶酚胺类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尽管
  • 成土作用成土作用是土壤形成的过程,也称为成土过程,这也是母质产生肥力而转变成土壤的过程。母质又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因此从母岩变成土壤,实际上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不同过程,即从母岩形
  • 二十面体在几何学中,二十面体(icosahedron)是指具有二十个面的多面体。正二十面体是五种正多面体之一,因此,名称明确为正二十面体。然而,在化学中,二十面体主要指的是正二十面体。在二十面
  • 后心肌梗塞症候群后心肌梗塞症候群(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syndrome),又称卓斯勒症候群(Dressler syndrome),是描述在心肌细胞或心包膜在受损后产生的后天性(英语:acquired)心包炎。常见症状包含
  • 字体栅格化字体光栅化是将文字从一个向量表示(比如一个TrueType字体)转化到光栅或者位图表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涉及一些抗锯齿技术来使得屏幕上的字体更加平滑易读。这也经常会涉
  • 穴道腧穴又称穴位,是中国传统医学在人体分布体表的脏腑经络循环路线中,对气血汇聚、转输与出入之所的特定处所给定的名称,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推拿等医学临床的刺激点。腧穴在
  • 首都大学东京首都大学东京(日语:首都大学東京/しゅとだいがくとうきょう Shuto Daigaku Tōkyō,英语: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东京都八王子市的公立大学。于2005年创立。简
  • 金泽医科大学なす紺各学域人間社会学域理工学域金泽大学(日语:金沢大學/かなざわだいがく Kanazawa daigaku;英语译名:Kanazawa University),简称金大(きんだい),是一所本部位于石川县金泽市的日
  • 土壤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是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土壤性质的一门学科。人们一般认为,在二十到四十亿年前,世界上第一个细菌起源于大海。这些细菌可以固氮,在不断的
  • 阵发性心室上心搏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搏过速(英语: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簡稱 PSVT)是室上性心搏过速中的一种。一般患者不会出现症状,若有则可能是心悸、头重脚轻、盗汗、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