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伊采
✍ dations ◷ 2025-11-23 10:47:50 #亚伊采
坐标:44°20′24.91″N 17°15′26.04″E / 44.3402528°N 17.2572333°E / 44.3402528; 17.2572333亚伊采(波斯尼亚语:Jajce、克罗地亚语:Jajce、塞尔维亚语:Јајце)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的城市。位于波黑的中部,在波黑的两个组成部分中,亚伊采属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为主体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行政区划上属中波斯尼亚州。亚伊采位于连接巴尼亚卢卡、姆尔科尼奇格勒、下瓦库夫道路的交点,也是普利瓦河和弗尔巴斯河的交汇处。亚伊采是建于14世纪的城市,曾是在当时是独立国家的中世纪波斯尼亚王国的首都。城市被修筑为一个要塞,设有城门,还在各城门之间修筑了城墙以保护城市。1463年,波斯尼亚王国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亚伊采被奥斯曼军队占领。但翌年就被匈牙利王国的马加什一世夺取。在匈牙利统治时期,波斯尼亚王妃卡塔琳娜·柯塞查·科特洛曼尼奇(Katarina Kosača-Kotromanić)重建了圣卢卡教堂,这是今日亚伊采历史最古老的教堂。1527年,亚伊采是最后一个未被奥斯曼帝国征服的波斯尼亚城市。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支配者的统治之下,亚伊采修筑了基督教的教堂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是具有宗教多样性的城市。二战使得亚伊采在历史上留名。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率领的抵抗轴心国的南斯拉夫人民民族解放军及党卫队于1943年11月21日至11月29日在亚伊采举行了了战后南斯拉夫统治体制的前身阿夫诺伊(AVNOJ)的会议,决定创建南斯拉夫联邦,并通过由铁托担任总理。在波黑战争初期,波黑的主要三个民族都有在亚伊采居住。亚伊采处在塞尔维亚人较多居住的波黑北部;波斯尼亚人(穆斯林人)较多居住的波黑中部;克罗地亚人较多居住的波黑西南部的交点。1992年4月末至5月初期间,几乎所有的塞尔维亚人都离开了亚伊采,逃往塞族共和国的统治地区。在1992年10月10日到11日这个晚上,塞尔维亚正教会的教堂(圣母升天大教堂 Crkva Uspenja Presvete Bogorodice)被炸毁。1992年夏,塞族共和国军队(VRS)对亚伊采展开猛攻,加上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未能合作,塞尔维亚人势力在10月占领了亚伊采。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经由迪维查尼(Divičani)逃至特拉尼克(Travnik)。克罗地亚人在1995年8月至9月展开反攻,亚伊进入克罗地亚人势力(克罗地亚国防协会)的支配之下,塞尔维亚人居民几乎都离开了亚伊采。按照岱顿协议,亚伊采是以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为主体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的领土。1931年时,亚伊采和耶泽罗(Jezero)、多布雷提伊(Dobretići)、希波沃(Šipovo)等都属于亚伊采郡。在亚伊采,曾有365名塞尔维亚人和穆斯林人在雅瑟诺瓦集中营被杀害。按照岱顿协议,以亚伊采为中心的行政区(亚伊采市)的境界线有所修改,过去是姆尔科尼奇格莱德和上瓦库夫境内以克罗地亚人为主的村庄被划入亚伊采市,过去被包含在亚伊采市的以塞尔维亚人和波斯尼亚人为主的村庄被划入其他行政区。亚伊采的经济并不发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瑞典的Kulturarv utan gränser(无国界文化遗产)组织共同担当其历史地区的修复工作。至2006年,大部分民居都得到了重建,但要塞的修复工作仍在继续。在2007年的选举中,波斯尼亚人政党获得了亚伊采的多数党地位。普利瓦河和弗尔巴斯河在亚伊采的交汇处有一座知名的瀑布。瀑布在过去落差达30米,但因在波黑内战中洪水的影响,其后落差减为20米。洪水原因可能是地震,也可能是军事攻撃导致上游的水力发电站被毁导致。受战争所带来的破壊的影响,自亚伊采前往附近村庄的道路状况和基础设施状况难言良好。亚伊采附近有普利瓦湖,弗尔巴斯河穿过市区。市内有众多历史古迹,如圣卢卡教堂和要塞。亚伊采虽然拥有众多历史遗产,但直到2006年才能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候选名单。亚伊采被群山环抱,有着优美的乡村风光。附近有普利瓦河、弗尔巴斯河等河流和普利瓦湖,是当地民众和观光客常到访的热门景区。当地人将普利瓦湖成为布雷那(Brana)湖。在这些河流和湖泊,钓鱼活动十分盛行。除此之外,在附近还有弗拉希奇山(Vlašić)等众多标高超过2000米的山峰。通往山区的道路状况并不是很好,游客也不是很多,但风景绝佳。
相关
- 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加夫里洛·普林西波(塞尔维亚语:Гаврило Принцип;拉丁化:Gavrilo Princip,1894年7月25日-1918年4月28日),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经过两个月的预谋,1914年6月2
- CATC代码C(心血管系统)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
- 血清血清(英语:Serum)旧译
- 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英语: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是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的治疗疾病的时候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一般都对患者的治疗不利。不良反应是药物所具有的两
- 猪只猪科(学名:Suidae)属于哺乳纲偶蹄目,共有约20种现生物种与许多化石物种,包括家猪以及疣猪和鹿豚等多种野猪。所有物种均原产于亚洲、欧洲、非洲等旧大陆地区。已知最早的猪科化石
- 丁酸丁酸,又称酪酸,是化学式为CH3CH2CH2-COOH的羧酸和短链饱和脂肪酸,存在于腐臭的黄油、帕马森干酪、呕吐物和腋臭中。丁酸带有难闻的气味,味先辣后甜,与乙醚类似。10ppb浓度的丁酸
- GM-CSF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又名集落刺激因子2(colony-stimulating fa
- 纽埃纽埃(又译纽威,纽埃语:Niuē)是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岛国,距离新西兰北部2,400公里;其西为汤加、以北是萨摩亚,以东则是邻国的库克群岛。纽埃国土为一椭圆形岛屿以及周围的珊瑚礁环绕组
- 神经成像神经成像(英语:Neuroimaging)泛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对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功能,结构,和药理学特性进行成像的技术。神经成像是医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较新的一个领域。根据成像的模式,神
- 沙尘沙尘暴(英语:Dust storm)为沙暴与尘暴的总称,是一种多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天气现象,由强风刮起干燥地表上的松软沙土和尘埃形成,其导致空气混浊,能见度变低。最近几十年来的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