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桅隐杆线虫

✍ dations ◷ 2025-05-12 13:17:07 #双桅隐杆线虫
双桅隐杆线虫(学名:Caenorhabditis briggsae)是一种小型线虫,与常用的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同属于隐杆线虫属。两种线虫之间的差别很小,主要区别有雄虫尾部的形态不同,雌雄同体的排卵口形态不同等。其性别决定方式与秀丽隐杆线虫相同,均为XX-XO型,有雌雄同体和雄虫两种性别。对双桅隐杆线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它与秀丽隐杆线虫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目前已有多个突变体品系。2003年,双桅隐杆线虫完成基因组测序。1944年,玛格丽特·布里格斯(Magaret Briggs)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内发现了双桅隐杆线虫。她通过这一物种的生命周期确定了它的生物分类,并将其以她的名字命名为briggsae。研究发现,这一物种的种群在无细菌或只有死细菌的情况下都不能延续,活菌是必要的食物来源。不过,不同无菌培养基上的存活率仍有不同。双桅隐杆线虫主要发现于在花园、堆肥、潮湿的真菌、腐烂水果等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的环境中。其自然分布区是温带地区的土壤环境,与同属的秀丽隐杆线虫等物种相同。双桅隐杆线虫通常以耐久型幼虫(dauer larva)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只有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才会大量繁殖。双桅隐杆线虫的基因组约含1亿个碱基对,编码约20,000个基因。其染色体数目、基因组大小、蛋白质数目均与秀丽隐杆线虫十分相似。双桅隐杆线虫有62%的基因在秀丽隐杆线虫中有同源物。两物种大约分化于8千万至1亿年前,但形态上几乎无法分辨区别。两物种的蛋白质编码序列大部分相同,而基因间序列与内含子序列则大多不同。两物种之间的差异性是比较研究的基础,是研究线虫RNA基因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关

  •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肺部支气管(中至大的大小之呼吸道)的发炎。症状包括咳痰、喘鸣、呼吸急促及胸口不适。支气管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症状一般持续三周,逾九成是病毒
  • 威廉·詹姆斯威廉·詹姆斯(英语:William James,1842年1月11日-1910年8月26日),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他的弟弟亨利·詹姆斯是著名作家。他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一起建立了实用主义。威廉
  • 鲍氏傍人鲍氏傍人(学名:Paranthropus boisei)为人科傍人属的一种,是早期的人族及最大的傍人。他生存于260-120万年前上新世至更新世的东非。他最初被命名鲍氏东非人,及后被更名为鲍氏南方
  • bspan style=color:white;克里特岛/span/b克里特岛(希腊语:Κρήτη,转写:Kriti;古希腊语:.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Greek",Cardo,"
  • 法国文化部政治主题文化部(法语:Ministère de la Culture)是法国政府部门,其成员专门负责管理国家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无论在法国或海外都推广和保护各种视觉、造型、戏剧、音乐、舞蹈、建筑
  • 早产婴儿早产儿,意指因妊娠期未满而在母体内尚未发育成熟却由于某种因素早产的胎儿。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 贝克利坐标:51°41′28″N 2°27′32″W / 51.691°N 2.459°W / 51.691; -2.459贝克利(Berkeley,/ˈbɑːrkliː/)是英格兰格洛斯特郡的一个小镇和民政教区,位于塞文河东岸和M5高速公
  •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英语:Royal Australian Navy)是澳大利亚国防军的海军部队。目前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已拥有48艘军舰、4艘非战斗船只、16,000名现役军人,是南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的
  • LDL受体1AJJ, 1D2J, 1F5Y, 1F8Z, 1HJ7, 1HZ8, 1I0U, 1IJQ, 1LDL, 1LDR, 1LRX, 1N7D, 1XFE, 2FCW, 2KRI, 2LGP, 2M7P, 2MG9, 2W2M, 2W2N, 2W2O, 2W2P, 2W2Q, 3BPS, 3GCW, 3GCX, 3M0C
  • 软腭软腭音(英语:Velar consonant、又称软腭辅音,古汉语称为:牙音)是按发音部位分类的一类辅音。发音时,舌面后部接近软颚。一些软腭化的辅音在国际音标中还可以用⟨ˠ⟩表示(就是上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