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

✍ dations ◷ 2025-04-25 13:54:49 #李定国
农民李定国(1620年7月11日-1662年7月21日),字鸿远、宁宇。陕西延安人,一说榆林人。明末民变势力之一大西军将领,张献忠义子,封为安西将军。隆武二年(1646年)张献忠战死后,与孙可望等率部联明抗清。后归顺南明,成为明末清初重要的抗清将领。永历六年(1652年),入广西,克桂林,乘胜北上,连克永州、衡阳,“两蹶名王,天下震动”,令清廷一度准备放弃吞并中国南方七省,但遭孙可望嫉忌,退入广西,再屯云南。十年,密迎永历帝入滇,封晋王。后孙可望降清,并向清朝献上了“滇黔地图”西南防务机密尽失,清军大举攻黔。他转战不利,退入缅甸继续抗清。永历十六年(1662年),永历帝被杀,他忧愤至极,一个多月后病亡。李定国出身贫寒,十岁从张献忠,定国能征善战,喜读《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素称“万人敌”、“小尉迟”;以宽慈著称,攻破城池未尝妄杀,遇士绅百姓必设法保全。与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等四人均为张献忠义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从张献忠破成都,被封为安西将军,地位仅次于孙可望。1646年,清军入川,张献忠战死,与孙可望率大西军餘部南走綦江,永历元年(1647年)先入贵州,后借云南沙定洲之乱进入云南,当年与孙可望等一同称王,建立政权,可望称平东王,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1648年,定国攻破佴革龙,擒杀沙定洲,平定云南。定国在云南组织农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团结少数民族,建立西南抗清根据地。定国劝说可望:“吾辈本大明臣民,中国沦陷于外寇,则当严辨夷夏之界,以中国为重,今挈滇、黔、蜀归就明室,诚心辅佐。”永历三年,孙、李遣使与南明永历朝廷商洽共同抗清事宜。永历四年,李定国被永历帝封为西宁王。永历六年,迎永历帝入贵州。大西军北伐,李定国率东路军东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随后南下广西,直趋桂林,大败清军,取得桂林大捷,俘虏叛臣原庆国公陈邦傅、清广西巡按王荃可、署布政使张星光,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死,大西军收复广西;然后北上大战湖南衡州,十一月二十四日阵斩清敬谨亲王尼堪,取得衡阳大捷,尽复湖南。一时天下震动,西南抗清战局也被扭转,使“清君臣闻警,上下震动,闻定国名,股栗战惧,有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帝媾和之议”。黄宗羲称:“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以来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功垂成而物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屈原所以呵笔而问天也!”全国的抗清斗争也因此出现了第二次高潮。李定国在永历朝廷的功绩与名望越来越高,遭孙可望相嫉,造成两人分裂,李定国为顾全大局,被迫退入广西、云南,继续经营反清事业。1654年(明永历八年,清顺治十一年),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系,相约会师广东新会,东、西合力进攻广东图取广州,则明朝势力得以合流;若再沿长江北伐,攻赣、皖、苏各省,则复兴大业有望矣。郑成功派林察、周瑞督军西进,却因故延误了与李定国的约期;致使李定国孤军奋战,加之瘟疫流行,虽克复肇庆,却于广州城外大败而回。李定国本来对与郑成功会师北伐,抱有很大期待,甚至促成李、郑连姻来巩固盟谊;但却因郑成功屡愆军期而误了大事,李定国对此相当失望。1656年(明永历十年,清顺治十三年),李定国受封为晋王。1657年(明永历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孙可望对李定国倒戈相向;然而由于孙可望不得人心,许多将领皆投向李定国阵营,孙可望大败,败退贵州。同年,孙可望投降清朝。李定国击败孙可望后仍坚持抗清,保卫永历帝政权。因为西南军事情报被孙可望出卖,故清军次年三路大军共计五万人大举进攻贵州、云南。赶跑孙可望之后,李定国对刘文秀等同僚不放心,军事部署失当。二十万明军屡遭失败。1658年(明永历十二年,清顺治十五年),吴三桂攻入云南;十二月十五日,永历帝率领文武百官离开昆明,同日到达安宁。1659年(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正月初三日,清军未遇抵抗即占领昆明。李定国护送永历帝退出昆明,并指挥明军主力在磨盘山血战中狠狠打击了吴三桂带领来追的清军,遗憾的是由于叛徒卢桂生投敌,向吴三桂泄漏了李定国伏击敌人的计划,未能达到一举歼灭全部清军的目的。磨盘山一战后明军损失不小,李定国也无法再发动大规模作战。永历十三年正月初四日,永历帝到达永昌府,以巩昌王白文选守玉龙关,白文选战败,永历与李定国遁走腾越州,大学士扶纲、户部尚书龚彝、礼部侍郎郑逢元、兵科给事中胡显、御史陈起相等皆各自逃散。之后永历帝逃往缅甸,李定国则独自率军返回勐腊,遣人往车里借兵。这时定国营中人马相继病死,李定国亦病。1661年(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清军迫近缅甸阿瓦,缅甸王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1662年(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国得知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后,悲愤而死。临终时遗命其子:“任死荒徼,勿降也!”遗憾的是,他的儿子李嗣兴最后还是投降了清朝。但仍然有部分将士听从李定国的遗训,誓死不降,留在了中缅边境。关于李定国的墓地,《普洱府志》有记载说:“顺治四年李定国入滇……后以永历帝兵败入缅,因攻缅再迎永历,遂由九龙江走景线,屯勐腊,欲由交冈走交趾,入广东。未几,闻永历讣至,于是哀愤成疾而死,时康熙元年六月二十七日也。”死后原葬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腊镇东北侧曼嘎村,葬处有李定国祠,又称“汉王庙”。后因定国子嗣兴自思茅率众降清后,乃迁葬北京芦沟桥西湖家港。四川人民怀念李定国的恩惠,李定国死后,川中多建“李晋王祠”;而在滇黔之地,“李晋王”的传说也一直流传。著名历史学家顾诚在《南明史》中认为:“李定国的一生应该充分予以肯定,封建史籍的作者一般也给以赞许之词,但他们所赞许的是李定国后半生的‘改邪归正’,实际上李定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1902年章太炎配合在日本东京的“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所写的《宣言书》也有“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相关

  • 头孢噻林头孢噻林(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Ceftiolene”)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 · 替卡西林 · 替莫西林 脲基青霉素:阿洛西林 · 哌拉西林 ·
  • 代谢工程代谢工程学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或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生体内之代谢途径改变,通常改变生体内化学反应之酶。它来自于发酵学。代谢工程技术目前以微生物利用为主,改变工业微生物之代
  • 五碳糖戊糖(英语:Pentose),又称为五碳糖,是一种含有5个碳原子的单糖。在1号碳上有醛基的称为五碳醛糖(戊醛糖);2号碳上有酮基的称为五碳酮糖(戊酮糖)。戊醛糖有3个手性中心,因此可能有8种旋光
  • 亥姆霍兹联合会亥姆霍兹联合会(Helmholtz-Gemeinschaft),全称“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Helmholtz-Gemeinschaft Deutscher Forschungszentren)是德国最大的科学研究机构,由17个各自独
  • 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英语: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也简称为PK,是药理学的分支,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的药物包括药剂、激素、营养素和毒素
  • 剑潭神社台湾神宫是原位于台湾台北市剑潭附近的剑潭山山麓的神社,1901年完工时名为“台湾神社”,二战末期(1944年)升格为神宫,主祀死于台湾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是台湾日治时期所建的神社中
  • 胃-食管反流胃食道逆流(英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rtburn reflux,缩写:GERD),或称作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倒流等,是指胃酸(有时加上十二指肠液)长期不正常地向上反流进入食道甚至
  • 吉姆萨染色吉姆萨染液(英语:Giemsa stain)是一种用于染色体的染色方法。它是罗曼诺夫斯基染色法的改进版本。以它的发明者,德国汉堡科学家古斯塔夫·吉姆沙命名。染色物质Giemsa与DNA上的
  • 段祺瑞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启瑞,字芝泉,中国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为中华民国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曾三次出任国务总理,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和领导人
  • 插座家用电源规格会按地区而有不同,但一般来说,电压值通常在100V到240V之间,而最常见的频率值是50Hz和60Hz。部分国家的境外属地的数据与其母国差异很大,因此另外列出而不和母国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