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色

✍ dations ◷ 2025-08-09 02:30:25 #原色
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以数学的向量空间来解释色彩系统,则原色在空间内可作为一组基底向量,并且能组合出一个“色彩空间”。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一般来说叠加型的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色(又称三基色,用于电视机、投影仪等显示设备);而消减型的三原色是品红色、黄色、青色(用于书本、杂志等的印刷)。“原色”并非是一种物理概念,而是一种生物学的概念,是基于人的肉眼对于光线的生理作用。人的眼睛内有几种辨别颜色的锥形感光细胞,分别对黄绿色、绿色和蓝紫色(564、534和420纳米波长)的光最敏感。人类以及其他具有这三种感光受体的生物称为“三色感光体生物”。虽然眼球中的椎状细胞并非对红、绿、蓝三色的感受度最强,但是由肉眼的椎状细胞所能感受的光的带宽很大,红、绿、蓝也能够独立刺激这三种颜色的受光体,因此这三色被视为原色。有些物种的眼球具有四种不同的“感光体”,例如许多鸟类及有袋动物都属于这类生物,甚至于有人提出部分女性人类的眼球也具有第四种感光体,除了红绿蓝之外还多了黄色。另外,虾蛄甚至有十二原色的感光系统。另一方面,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是属于“双色感光体生物”,它们的眼球只有两种感光体。“原色”的指定并没有唯一的选法,因为就理论上而言,凡是彼此之间无法替代的颜色都可以被选为“原色”,只是目前普遍认定“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在1907年法国鲁米尔兄弟所发明的天然彩色相片技术(Autochrome)进入量产时,他们所选定的三原色其实是橙色(Orange)、绿色(Green)、紫色。(Violet)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时,会产生其他颜色。在不同的色彩空间系统中,有不同的原色组合。可以分为“叠加型”和“消减型”两种系统。一般来说以光源投射时所使用的色彩是属于“叠加型”的原色系统,此系统中包含了红、绿、蓝三种原色,亦称为“三原色”。使用这三种原色可以产生其他颜色,例如红色与绿色混合可以产生黄色或橙色,绿色与蓝色混合可以产生青色(Cyan),蓝色与红色混合可以产生紫色或品红色(Magenta)。当这三种原色以等比例叠加在一起时,会变成灰色;若将此三原色的强度均调至最大并且等量重叠时,则会呈现白色。这套原色系统常被称为“RGB色彩空间”,亦即由红(R)绿(G)蓝(B)所组合出的色彩系统。消减型原色又称为减色原色。一般来说以反射光源或颜料着色时所使用的色彩是属于“消减型”的原色系统,此系统中包含了黄色、青色(Cyan)、品红(Magenta)三种原色,是另一套“三原色”系统。在传统的颜料着色技术上,通常红、黄、蓝会被视为原色颜料,这种系统较受艺术家的欢迎。(现代的美术书已不采用这种说法,而采用消减型的三原色。)当这三种原色混合时可以产生其他颜色,例如黄色与青色混合可以产生绿色,黄色与品红色混合可以产生红色,品红色与青色混合可以产生蓝色。当这三种原色以等比例叠加在一起时,会变成灰色;若将此三原色的饱和度均调至最大并且等量混合时,理论上会呈现黑色,但实际上由于颜料的原因呈现的是浊褐色。正因如此,在印刷技术上,人们采用了第四种“原色”——黑色,以弥补三原色之不足。这套原色系统常被称为“CMYK色彩空间”,亦即由青(C)品红(M)黄(Y)以及黑(K)所组合出的色彩系统。在消减型系统中,在某颜色中加入白色并不会改变其色相,仅仅减少该色的饱和度。颜色及绘画条目内有更多关于色彩的搭配及应用资讯。心理原色为蓝色、黄色、红色、绿色、橙色和紫色这六种心理原色加上黑白两色,形塑了色彩感知,理论上还能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大脑根据三组色彩和无彩色讯息,处理视网膜上的视觉资讯: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黄色与紫色、白色与黑色。生理原色指人眼三种锥状细胞所看到的色彩。锥状细胞为脊椎动物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每种锥状细胞能辨别一种特定的色彩:一种锥状细胞吸收红光,另一锥状细胞则吸收绿光,第三种锥状细胞吸收蓝靛光。某特定颜色散发、反射、吸收的光会以不同的效力刺激这三种锥状感光细胞,其反应模式决定了哪种色彩将会为大脑所辨识。

相关

  • 化学治疗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化学疗法(英语:Chemotherapy),简称化疗(Che
  • 菊头蝠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属哺乳纲翼手目小蝙蝠亚目下的一科,这一科下的蝙蝠被称为菊头蝠。菊头蝠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的菊头蝠冬季会进行冬眠。菊头蝠科
  • 好氧菌好氧生物(英语:Aerobic organism,或 aerobe),又译为好气生物、耗氧生物、需氧生物,是能在有氧的环境中生存及生长的生物。好氧生物利用氧的化学反应来分解糖及脂肪,以获得能量。几
  • 免疫缺乏免疫缺陷(英语:immunodeficiency)是指免疫系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失常或欠缺。免疫缺陷还可能降低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缺陷多为继发性(secondary)免疫缺陷,不过也有些人生来就有
  • 认知科学认知科学(英语:Cognitive Science),是一门研究讯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以及转录过程的跨领域学科。它研究何为认知,认知有何用途以及它如何工作,研究信息如何表现为感觉、语言、注意
  • 紫锥花松果菊(学名:Echinacea purpurea),又名紫锥菊、紫锥花,是松果菊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东部,是美国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常见的野外植物之一。松果菊可以长到120厘米(47
  • 钴胺素维生素B12(Vitamin B12)为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类含钴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是以钴离子为中心的咕啉环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为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化学式为C63H88O14N14PCo,分
  • 柯尼希斯-克诺尔反应柯尼希斯-克诺尔反应(Koenigs–Knorr反应)是糖化学中的一个取代反应,即用糖基卤化物和醇反应,生成糖苷。它是一种最古老而简单的糖基化反应。反应名称取自Wilhelm Koenigs(1851-19
  • 3-甲基-3-戊醇3-甲基-3-戊醇(英语:3-Methyl-3-pentanol,IUPAC名:3-methylpentan-3-ol)是一种叔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可用于镇静剂依米氨酯(英语:emylcamate)的合成3-甲基-3-戊醇可通过乙基溴化镁与乙
  • 多项式函数多项式(Polynomial)是代数学中的基础概念,是由称为未知数的变量和称为系数的常数通过有限次加减法、乘法以及自然数幂次的乘方运算得到的代数表达式。多项式是整式的一种。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