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酸碱电离理论
✍ dations ◷ 2025-09-02 06:12:53 #酸碱电离理论
酸碱电离论是1884年由瑞典化学家斯凡特·阿伦尼乌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水中解离出的正离子全是H+的化合物为酸;解离出的负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该理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理论,但是它具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它把酸与碱只限制为水溶液,在非水溶液中无法判定酸碱,无法解释一些物质本身不含H+(例如:AlCl3 氯化铝)或OH−(例如:Na2CO3,碳酸钠)却在水溶液中呈酸性或碱性等。
相关
- 鼠李糖鼠李糖(英文:Rhamnose),即6-脱氧-L-甘露糖,又称甲基戊糖,是一种脱氧的己糖。可透过羟化甘露糖而取得。能溶于水和甲醇,微溶于乙醇。在自然界中大多是L型,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糖、糖苷
- 奈瑟菌属N. animalis N. bacilliformis N. canis N. cinerea N. dentiae N. elongata N. europea N. flava N. flavescens 淋病奈瑟菌(N. gonorrhoeae) N. iguanae N. lactamica N.
- 酊剂酊(拉丁语:tinctura;英语:tincture)或称酊剂,是以乙醇为溶剂的植物或动物材料的提取物。溶剂浓度通常为25-60%,但亦可能高达90%。用于生产酊剂的其他溶剂包括醋、甘油、乙醚和丙二醇
- 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症(英语: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以往又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以继发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子宫增大为主要表
- 丘脑丘脑(英文:thalamus)是间脑的一个主要解剖结构。本条目主要着眼于人类丘脑,和其他非人类的灵长目动物及其它动物可能有细微的差别。人类的丘脑基本上是两个球形的结构,各长约5
- 分子式化学式(德语:chemische Formel/英语:chemical formula),是一种用来表示化学物质(也可能为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式子。一般情况下,由元素符号、数字或其他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单一行列,被限
- 气凝胶气凝胶(Aerogel)是目前已知密度仅次于全碳气凝胶的物质。它是由气体取代液体在凝胶中的位置制造而成。其拥有许多俗名:冻结的烟雾(frozen smoke)、固态的烟雾(solid smoke)、固态的
- span class=nowrapCe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铈(III),又称硫酸亚铈,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e2(SO4)3。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硫酸铈(III)通常以硝酸铈(IV)铵为原料,经过30%过氧化氢还原得到:
- 堂弟堂亲是指跟自己父亲有血缘关系的同姓氏男性亲人及其姻亲和后代;粗略地来说,如果不考虑改姓、随母姓等特殊情况,除了父母及两人的直系后代之外,来自父亲一方同姓的血亲(父亲兄弟及
- Benzodiazepine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