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决策理论

✍ dations ◷ 2025-11-28 04:58:21 #社会科学理论,人力资源,组织,管理学,公共行政

理性决策理论(决策理论 decision-making theory),是一套将行政定义为研究组织中决策制定过程的学问,如何制定理性的决策就决定了组织及管理的品质。决策过程包括三个步骤(活动):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 Simon)。他受行为主义影响,以“行政行为”(Administrative Behavior)一书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赛蒙认为所谓行政行为即组织之中决策制定的整个过程。原因如下:

行政人员和行政组织各个阶层都从事这三方面的决策活动,但是花在任何活动方面的时间较多则由地位高低而不同。以全部决策活动而言,花费在“抉择活动”方面的时间最少。此外由于组织决策受资讯、时间、计算、惯例的限制,只能做到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组织之存在有赖成员间互相的贡献和诱因达到平衡,甚至诱因大于贡献,组织才得以维持。

1. Define the problem. 定义问题.

2. Identify the decision criteria. 找出决策准则.

3. Allocate weights to the criteria. 为各项决策准则赋予权重.

4. Develop the alternatives. 发展各种解决方案.

5. Evaluate the alternatives. 评估各种解决方案.

6. Select the best alternative. 选择最佳解决方案.

理性决策模型的假设:

1. 决策者有完整的资讯

2. 决策者有能力以没有偏见的方式找出所有的解决方案.

3. 决策者有能力找出效益最高的解决方案.

根据赛蒙(H. A. Simon)的理性决策理论,一般行政人员的行政决策应追求:满意的决策。

为了要求组织的最高理性或著最佳效率,组织各成员在做决策时应追求“最适的”、“满意的”的决策方法、技术。前者是最高目的,不能获得时退而求其次,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决策也属不错的行政行为。一般而论组织成员是“行政人”(Administrative Man)而非“经济人”(Economic Man),因为人的理性充其量是有限理性,原因如下:

丹哈特(Denhardt)把赛蒙形容成:传统时期以来,理性模式行政理论的大师。赛蒙虽然攻击传统时期的行政原则,但是仍然同样关注效率并且流露出对权威和层级的相同旨趣。

相关

  •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ESP),简称“电除尘”,即利用静电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利用静电吸附工业粉尘。在鞍钢等大型工厂都采用这种废气处理方式。与湿式洗涤器相反:
  • 语义角色语义角色(英语:Semantic roles),又称语义关系、主题关系(thematic relations),生成语法中称为题元或题元角色(θ-roles),在格语法中也称为语义格或深层格,是语义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短语或
  • 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一种楝科常绿乔木,常见的桃花心木有下列几种:被称为“菲律宾桃花心木”的植物属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并非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受保护的植物。桃花心木可被制成
  • 人工泪液人工泪液是一种滋润用眼药水,可用于治疗因干眼症导致的泪液分泌不足,所引致的眼睛干涩和刺激症状。人工泪液也可用于润湿隐形眼镜,和在进行眼科检查时使用。人工泪液一般可作为
  • 81年
  • 无线革命无线通讯(英语: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指多个节点间不经由导体或缆线传播进行的远距离传输通讯, 利用收音机、无线电等都可以进行无线通讯。无线通讯包括各种固定式、移动式
  • 嗜酸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台湾行政区人口列表台湾地区的总人口共有23,591,920人(2020年4月30日止)。以下各章节分列各类行政区之人口排名:以下是各直辖市、县、市根据总人口的排名表(2020年4月30日止)。以下是直辖市、市所管
  • 埃里希·赫克埃里希·赫克(Erich Hecke,1887年9月20日-1947年2月13日),德国数学家。
  • 罗里·金尼尔罗里·金尼尔(英语:Rory Kinnear,1978年2月17日-)是一位英格兰演员,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成员,并在《Royal National Theatre》中演出。他演过不少莎士比亚戏剧,2011年在电视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