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线

✍ dations ◷ 2025-04-04 08:11:52 #三尖瓣线
三尖瓣线(tricuspoid)也称为Steiner曲线(Steiner curve),是有三个尖点的圆内螺线,是一个圆绕着直径为其三倍的圆内侧无滑动滚动时,圆上一点产生的一般旋轮线三尖瓣线也可以指有三个顶点,之间用向内弯曲的曲线相连的封闭空间,因此三尖瓣线内的空间是非凸集合。三尖瓣线可以用以下的参数方程表示:其中a是小圆的半径,b是大圆(也就是小圆在其内侧无滑动滚动)的半径(此处b = 3a)。在复变座标下可得上述的t可以消去,得到以下的笛卡尔座标下的方程因此三尖瓣线是四阶的代数曲线,在极坐标下为曲线有三个奇点,是对应 t = 0 , ± 2 π 3 {displaystyle t=0,,pm {tfrac {2pi }{3}}} 的尖点。上述的参数式意味者曲线为有理曲线,也就表示其几何亏格(英语:geometric genus)为零。三尖瓣线的对偶曲线(英语:dual curve)为在原点有一个二重点,若进行一个虚轴上的旋转y ↦ iy,曲线会变为下式,就可以看到其二重点在实平面的原点上有二重点。三尖瓣线的面积为 2 π a 2 {displaystyle 2pi a^{2}} ,其中a为小圆的半径,其面积是小圆面积的两倍。其周长为16a。早在1599年时,伽利略·伽利莱及马兰·梅森就已开始研究常见的摆线,而奥勒·罗默在1674年研究齿轮的最佳外形时,也有用到摆线。李昂哈德·欧拉认为他是最早(1745年)将三尖瓣线应用在实际光学问题的人。三尖瓣线有应用在许多的数学领域中,举例如下:

相关

  • 酸酐酸酐是具有两个酰基键合于同一氧原子上的有机化合物。 称为“酐”的原因因为它是由两个羧酸脱水而成。若两侧酰基由同种羧酸衍生而来则称为对称酸酐,分子式可表达为:(RC(O))2O
  • 兰学家兰学指的是日本江户时代经荷兰人传入日本的学术、文化、技术的总称,字面意思为荷兰学术,引申可解释为西洋学术(简称洋学)。兰学是一种透过与出岛的荷人交流而由日本人发展而成的
  • 杜贝莱约阿希姆·杜·贝莱(英语:Joachim du Bellay, 1522年-1560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诗人。他为七星诗社的成员,1549年发表最早的法语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其著作包括拉丁语诗歌和讽刺
  • 蛋白质阵列文库蛋白质微阵列(英语:Protein microarray,亦称为蛋白质芯片)是将不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别置于微量板的不同孔内来进行蛋白质功能筛选的文库。它实质上是cDNA阵列文库的继续
  •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指为保障、改善制品的质量标准所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其非仅包括在制品的制造现场所进行的质量检查,还包括在非生产部门为提高业务的执行质量而
  • 军舰军用舰船,简称军舰,是列入海军或其他军兵种编制,用于完成战斗任务和保障任务的战斗舰艇和特种舰艇,现代军舰一般装有导弹、火炮、鱼雷、水雷、反潜武器。17世纪中叶,开始依甲板层
  • 木鼻白蚁科木鼻白蚁科(Stylotermitidae)是属于白蚁的一个科,被认为是介于木白蚁科和鼻白蚁科演化间的族群,而曾经被归于鼻白蚁科之下。本科之下共包含三个属,其中木鼻白蚁属是唯一现存的族
  • 巩金瓯《巩金瓯》是中国第一首法定的国歌,在1911年10月4日(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武昌起义前六日)由清政府正式颁布。清朝早期尚无现代的国家概念,因此未制定过国歌。大清驻英国公使曾纪
  • 国姓乡国姓乡(台湾客家语四县腔:guedˋ xiang hiongˊ;海陆腔:gued siangˇ hiongˋ;大埔腔:guad^ siangˋhiong+)位于台湾南投县西北部,北临台中市新社区、和平区,东北邻信义乡,东邻埔里镇,
  • 拉奥孔与儿子们拉奥孔与儿子们(拉丁语:Laocoon cum filiis),亦称为拉奥孔群雕,是一座著名的大理石雕像,现藏于梵蒂冈博物馆。该雕像根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所称是由三位来自于罗得岛的雕刻家: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