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尖瓣线
✍ dations ◷ 2025-11-20 21:15:26 #三尖瓣线
三尖瓣线(tricuspoid)也称为Steiner曲线(Steiner curve),是有三个尖点的圆内螺线,是一个圆绕着直径为其三倍的圆内侧无滑动滚动时,圆上一点产生的一般旋轮线三尖瓣线也可以指有三个顶点,之间用向内弯曲的曲线相连的封闭空间,因此三尖瓣线内的空间是非凸集合。三尖瓣线可以用以下的参数方程表示:其中a是小圆的半径,b是大圆(也就是小圆在其内侧无滑动滚动)的半径(此处b = 3a)。在复变座标下可得上述的t可以消去,得到以下的笛卡尔座标下的方程因此三尖瓣线是四阶的代数曲线,在极坐标下为曲线有三个奇点,是对应
t
=
0
,
±
2
π
3
{displaystyle t=0,,pm {tfrac {2pi }{3}}}
的尖点。上述的参数式意味者曲线为有理曲线,也就表示其几何亏格(英语:geometric genus)为零。三尖瓣线的对偶曲线(英语:dual curve)为在原点有一个二重点,若进行一个虚轴上的旋转y ↦ iy,曲线会变为下式,就可以看到其二重点在实平面的原点上有二重点。三尖瓣线的面积为
2
π
a
2
{displaystyle 2pi a^{2}}
,其中a为小圆的半径,其面积是小圆面积的两倍。其周长为16a。早在1599年时,伽利略·伽利莱及马兰·梅森就已开始研究常见的摆线,而奥勒·罗默在1674年研究齿轮的最佳外形时,也有用到摆线。李昂哈德·欧拉认为他是最早(1745年)将三尖瓣线应用在实际光学问题的人。三尖瓣线有应用在许多的数学领域中,举例如下:
相关
- 性成瘾性成瘾(英语:Sexual addiction),也称性瘾、嗜性、性上瘾或做爱上瘾症,是一种尽管得到了负反馈,依然想要进行性活动(自慰或非直接性交)(特别是性交)的强迫行为。支持为性成瘾症建立一个
- 苯妥英钠苯妥英(Phenytoin,或称diphenyl hydantoin),常见商品名大仑丁(Dilantin),是一种抗惊厥药物(英语:anticonvulsant)。该药在治疗强直-阵挛性发作及部分发作(英语:partial seizure)有治疗效果
- 以弗所的索拉努斯索兰纳斯(英语:Soranus),约于公元1世纪至公元2世纪前后活动。生于以弗所的希腊医生,2世纪上半期行医并著有医学著作。现仅存的几部作品(用希腊语撰写)中包括四卷有关妇科的《论妇女
- 性爱恐惧症性爱恐惧症(英语:Erotophobia),也称恐性症,是一个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期由研究人员所定义的术语,描述性行为相关的态度与信仰连续尺度上的一个极端,另一端是性爱倾向(Erotophil
- 病变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碑碑是指人为竖立的石块,通常刻有文字,具有一定用途,如记载事件、指示里程(里程碑)、划定边界(界碑)及作纪念用途(纪念碑)等。中国古代官员都有立碑的习惯,视为荣耀。唐朝的地方官若要立
- 键矩键偶极矩是衡量化学键的极性大小的物理量,表示为键矩是向量,方向从正指向负。 键矩单位是德拜(D,Debye)或库仑·米(C‧m) 1D= 3.336X10-30C‧m
- 城市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亦称叶卡捷琳娜大帝(Екатерина II Великая),或依照
- 多糖体多糖(英语:Polysaccharide)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聚合,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可形成直链或者有分支的长链,水解后得到相应的单糖和寡糖。例如用来储存能量的淀粉和糖原,以及用来组成生物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