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约

✍ dations ◷ 2025-09-26 14:41:06 #湿地公约
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湿地公约(英文:Ramsar Convention),是为了保护湿地而签署的全球性政府间保护公约,全称为《特别针对水禽栖地之国际重要湿地公约》(英文:Convention of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s)。湿地公约的宗旨是: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来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当时有18个发起缔约国。湿地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直至2014年1月,拉姆萨尔公约总共有168个缔约成员,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覆盖着2170片总面积超过207万平方公里的重要湿地。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为纪念湿地公约的签署,故将每年的2月2日列为世界湿地日。1999年5月,在哥斯达黎加召开的第7届缔约方大会上,正式确认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湿地国际(WI)为公约的伙伴组织。160个缔约成员包括︰

相关

  • 死亡细胞死亡(Cell death)是描述生物细胞永久中止运作生理功能的状态。细胞死亡可能起因于个体计划性的细胞死亡,或是因疾病或创伤导致细胞不可逆的损伤而死亡。Category:Medical a
  • 嗜伊红性脑膜炎脑膜炎(英语:meningitis)指发生于脑膜的急性炎症,脑膜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和颈部僵硬。其他症状还包含精神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
  • 全球黯化全球变暗是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全球系统观测后发现的地球表面接受的直接太阳辐射逐年减少的现象。这个现象虽然会因地点而异,但就全球平均而言,自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
  • 喙是鸟类上下颌包被的硬角质鞘,相当于哺乳动物吻突、唇和齿的功能。喙的主要功能是取食和梳理羽毛。某些恐龙也有类似的构造,不过不一定与鸟类同源。达尔文正是研究了加拉帕戈
  • 幽浮学幽浮学(Ufology)或飞碟学或UFO研究是指对不明飞行物体(UFO)报告、目击事件、物理现象与相关奇异现象的各种研究。尽管多年来,幽浮出没的报告都一直受到政府、独立团队及科学家等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常缩写为“KIR”(英语:Killer-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是免疫系统重要成员的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 表面的一组蛋白。这些受体蛋白可以通
  • 干福熹干福熹(1933年1月3日-),浙江杭州人,中国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52年毕业
  • 谭蔚泓谭蔚泓(1960年5月-),湖南益阳人。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专家。1982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1985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1992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
  • 活力活力(拉丁语:Vis viva,意为“生命力”)是动能的历史名词,出现于早期描述能量守恒原理的公式。活力也是已知第一个被用来描述“动能”这个概念的名词。
  • 极性溶剂溶剂是一种可以溶解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而所谓有机溶剂即是包含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溶剂。溶剂通常拥有比较低的沸点和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