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将来式
✍ dations ◷ 2025-04-02 12:34:29 #将来式
将来时(future tense)又称为未来时,是一种时态,用于标示动词所描述的事件仍未发生,但预期会在将来发生(在绝对时态系统中),或者随某个其他事件之后发生而不管是在过去、现在或将来(在相对时态系统中)的语法意义。注意应称为“将来时”而非“將來式”,因为这是一种时态而非句式。在英语中没有句式的分别,因此常会被只学过英语的人称为“將來式”。但在其它语言如西班牙语中,则存在时态与句式两种不同的概念;如陈述式将来未完成时和虚拟式将来未完成时同属一种时态(将来时),但却属于不同句式。语言可以使用各种策略来传达将来时态含义。将来的概念必然是不确定性的并能变化提前时间间隔,这意味着言语者可能表达在可能性、意向、责任等方面上的将来事件,而其中每个又可以用不同方式来表达。特别在日耳曼语中更是如此。将来时可以是简单时态,意味着动词可以被屈折或变位来指示将来时态。例如,意大利语有简单将来时:将来时还可以是复合时态,或涉及主动词和助动词的分析结构。英语将来时使用时态助词 will 是复合将来时的一个例子。纵览各种语言,用来标记将来时的助动词经常包括最初意思是“come”,“go”, “have”, “take”, “love”, 和“want”(英语 will 的起源)的动词。 助词+动词序列可以最终文法化为单一词的形式,导致被重分析为简单将来时。这事实上是在西罗曼语如意大利语中将来时的起源(见后)。在某些语言中,没有给将来时的特殊的构词或句法指示,将来含义由上下文提供,例如使用时间副词如“后来”、“明年”等。这种副词(特别是意思为“明天”和“然后”的词)也可以发展成语法化的将来时标记。给定的语言可能展示出表达将来时的多种策略。此外,用做将来时的动词形式也可以用来表达其他类型的含义。例如助词 werden“变成”在德语中可以用于将来时和被动语气二者。在日耳曼语言包括英语中,将来事件的常用表达是使用现在时态,并使用蕴含将来行动的词来表达将来性(如“'I go' 或 'I am going' to Berlin tomorrow”)。没有表达同样意思的简单将来时。但是日耳曼语族语言还可以通过采用辅助构造来表达将来时,把特定现在时态动词同表达句子中真正行动的动词的简单不限定式(词干)组合起来。这些辅助形式随语言而各异。此外还一般更加非正式的使用带有主动词的复合不定式的辅助形式来表达将来性。用来表达将来性的最常用助动词有:一种北英格兰方言形式:在口语英语的所有方言中“shall”和“will”通常省略为 ll (“I'll go”可能是“I will go”可能是“I shall go”)所以在两者之间的区别过时了。英语以类似方式使用 can、may 和 must。比较如下:要表达否定性的将来事件,在助动词之后插入否定副词如“not”或“never”,如同所有其他辅助构造一样。在所有这些情况中,在将来时间范围内的行动是被预期的。但是在所有情况中,句子实际上处在现在时,因为在英语中没有真正的将来时。正是这些对将来发生的蕴含使得这些现在时辅助构造充当了复合将来准时态。表达将来时的一种额外形式是“I am going to...”。英语中表达将来事件是现在时的功能的事实,来源自否定将来性蕴含而不对辅助构造做任何变更的能力。当暗示将来性的动词构造(比如“I shall go”)紧跟着确立条件或假设的信息,或者主动动词词干自身矛盾于这个构造的将来预示应用的时候,则任何将来时的含义都是否定的 - 特别是在助词 will 以其字面含义使用的时候,它是自由意志上要做的行动。例如:在 B 回应中第二个 'will' 不只表达意愿,还用来对比于通常的第一人称 'shall' 来完成“强调”。类似的,在第二和第三人称的情况下, 'will' 与 'shall' 相反运用。例如:用来表达将来性的额外辅助结构列出如下:将来进行时: 助词 + 动词词干 + 现在分词将来完成时: 助词 + 动词词干 + 过去分词将来完成进行时: 助词 + 动词词干 + 过去分词 + 现在分词德语对将来时只使用一种助词:在德语中没有复合不定式,所以在 werden 后的主动词是简单不定式。不定式主动词放置在句子的结尾,但可以很长。拉丁语中将来时形式随变位而变化。下面例子是动词 'amare'“to love”的第一变位的将来时。详情参见拉丁语语法。在通俗拉丁语中的语音变更使得将来时难于区分于其他动词形式(比如 amabit“he will love” vs. amavit“he loved”),而拉丁语简单将来时形式被逐渐的替代为涉及不定式和助动词比如 debere, venire, velle 特别是 habere 的迂回结构。所有现代罗曼语言都把这个迂回结构的某一个文法化了用来表达将来时,它们都没有保留最初的拉丁语将来时。
相关
- 人口索引 国防预算 石油储量 军事(武装部队) 死刑 国债 生育率 最高点 官方语言 地理 政体 面积 代码 陆地面积 人口 人口密度 国内生产总值 国徽 国旗 国歌 国家格言 首都 城市
- SUDOC大学文档系统(Système Universitaire de Documentation,简称SUDOC)是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图书馆所使用的图书系统。该系统收录了法国大专院校、研究型图书馆及资源中心的联合目录
- 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有时也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受力、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环境体系所能承担的人类数量及人类活动总量,它既包括自然环境提供给人的各类有形的与无形的
- 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英语: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缩写UNWTO)是联合国下15个专门机构之一,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以利于经济发展,总部设在西班牙马德里,现任秘书长是祖拉布
- 茶句县茶句县(越南语:Huyện Trà Cú/.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
- 睾丸癌睾丸癌(英语:Testicular cancer)是一种发展于男性生殖系统之一睾丸上的癌症。在美国,每年约8,000至9,000人被诊断出患有睾丸癌。男人一生中得到睾丸癌的几率大约为0.4%。睾丸癌
- 危险因子风险因子(Risk Factor),在流行病学中是与疾病或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的变量。风险因子或决是因数是相关的,由相关不蕴涵因果可知,它们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例如,“年轻不能说是引起麻疹
- 颅颅骨或者头骨、骷髅头是指人类或者许多脊椎动物的头部骨性结构。头骨之功能为支撑脸部,并保护脑部。头骨分为两部分:颅骨和下颌骨。一般所称之‘头颅’通常仅指颅骨,并未包含下
- 电吉他电吉他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多种音乐风格中的电声拨弦乐器。电吉他通过电磁学原理发声,它通过拾音器将琴弦上的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过放大与处理后,通过音箱转换成
- 细胞素风暴细胞素风暴、细胞因子风暴(英语:Cytokine storm),又称高细胞因子症(英语:Hypercytokinemia),一种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因为细胞因子与免疫细胞间的正回馈回路而产生。这也被认为是19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