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尔特语族
✍ dations ◷ 2025-07-22 12:29:20 #凯尔特语族
凯尔特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古时曾在西欧广泛使用,但今日使用此族语言的人口只存在于不列颠群岛上的一些地区和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上。主要存在着四个族群,至于如何分组学界一直辩论不休,前两个族群的语言已经灭绝:一般这四族划归进两个阵营之下,但是有影响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将高卢语和不列颠语放在一起,称作“P凯尔特语”,凯尔特伊比利亚语和盖尔语放在一起,称作“Q凯尔特语”。 P、Q语言之间的不同从“儿子”这个词就能看出来:P语言中为“map”,Q语言中为“mac”(发硬音K)。另一种分法将盖尔语和不列颠语放在一起组成“海岛凯尔特语”,剩下的归为“大陆凯尔特语”。(这种分类认为Q和P音之间的变化是各个语言单独发生的)。此种分法的支持者也指出海岛凯尔特语内有普遍的变化,包括介词曲折变化和VSO的语序等。不过并没有人认为大陆凯尔特语支是从一个“原始大陆凯尔特语”衍生出来,这样分只是为了方便将非海岛凯尔特语的语言统统扫进其它一组而已。下面是“海岛/大陆凯尔特语”这种分法的具体细节:若依照“P凯尔特语/Q凯尔特语”的假说,则其分类如下:这些辩论纯在学术界进行,日常生活中没有权威非要把盖尔语和布立吞语硬划分开。当仅仅涉及现代凯尔特语时,有时候“Q凯尔特语”就指盖尔语,“P凯尔特语”指布立吞语(不过这样做一般意味着说话者实际上是支持P凯尔特语假说的)。有时候讨论印欧语系时,凯尔特语族和意大利语族会放在一起,组成“凯尔特-意大利”或“意大利-凯尔特”语族。此族下语言形态各异,但仍然有很多共同点。这些共性不一定是凯尔特语族独有的:就语形方面,凯尔特语的名词与形容词与其上层语并无什么显著的改变,但相较于其他实存的印欧语言,海岛凯尔特语的动词就拥有一种独特且未解的特征:其动词的词形变化会随着该动词是否位于一个句子的绝对首位(海岛凯尔特语为动主宾即 VSO 语言)或该动词之前是否有一个动词前置质词而有所不同。这样的特色在古爱尔兰语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但在后来的苏格兰盖尔语和中古威尔士语里也有一些相同的例子。位于句首的形式称为“独立型”(absolute),置于质词后的称为“连接型”(conjunct)。下面词形变化表以古爱尔兰语动词 beirid“携带”的现在主动直述语气为例;连接型的部分由前置的质词 ní“不”表现。这样的区别在苏格兰盖尔语的未来式中仍然存在:在中古威尔士语里,这样的区别在一些以“X 发生,Y 不发生”形式的谚语中最常看到(Evans 1964: 119):关于这种现象,以前由 Thurneysen(1946, 360 ff.)这些学者所提出的解释是认为独立型语尾乃派生自原始印欧语的“主要语尾”(primary endings,用在现在式及未来式),而连接型则派生自“辅助语尾”(secondary endings,用在过去式)。因此照这样的逻辑,古爱尔兰语的独立型 beirid“他/她携带”乃追溯至 *bʰereti(相较于梵语的 bharati“他/她携带”),而连接型的 beir 则需追溯至 *bʰeret (相较于梵语的 a-bharat“他/她携带了”)。但今日多数的凯尔特语言学者都比较同意 Cowgill(1975)的说法。后者根据 Pedersen(1913, 340 ff.)曾提出的想法,发现这种因独立型或连接型而有不同动词变化的独特现象的正解:一个发生在句中次要位置的附属质词。根据构拟的结果,这个附属质词在子音后是 *es,在母音后则为 *s。如果在句子中的第一个字是另一个质词,则附属质词 *(e)s 就会紧接在该质词之后,变成在动词之前;但如果这个动词是一个句子的第一个字,那么附属质词 *(e)s 就会紧接在在该动词之后。因此根据这个理论,古爱尔兰语的独立型 beirid 乃从原始凯尔特语的 *bereti-s 派生而来,而连接型的 ní beir 则是由 *nī-s bereti 派生来的。这个附属质词 *(e)s 的真正意义到现在还未确定。Cowgill 猜测它可能是 *esti "is"“是”的退化形,但 Schrijver(1994)则认为该附属质词乃由在高卢语中发现的另个质词 *eti "and then"“然后”派生来的。大陆凯尔特语没有显现任何类似这种“独立型/连接型”的现象。但大陆凯尔特语言就跟其他印欧语言一样,只有主宾动和主动宾的字序,也因此这种“独立型/连接型”的特色大概只能在海岛凯尔特语这样拥有动主宾字序的语言中找到。在纪元后爱尔兰人使用独创的方式记录古爱尔兰语,称为欧甘字母,后因为改良了拉丁字母或索性使用英语而被废弃。
相关
- 钠3s12,8,1蒸气压第一:495.8 kJ·mol−1 第二:4562 kJ·mol−1 第三:6910.3 kJ·mol−1 (主条目:钠的同位素钠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为Na,原子序为11,相对原子量为23。它是柔软且
-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药(英语:Beta blockers),又称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β阻断药、乙型阻断剂,是一类用来治疗心律不齐、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二次心
- 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为一类防卫细胞,它们透过吞噬细菌、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等有害物质来保卫有机体。其原文“Phagocytes”的前半部来自希腊语“phagein”(意为“食用、吞食”),后半部“-cy
- 基因体基因组(genome)在生物学中,是指一个生物体所包含的DNA(部分病毒是RNA)里的全部遗传信息,又称基因体。基因组包括基因和非编码DNA。1920年,德国汉堡大学植物学教授汉斯·温克勒(Hans
- 冻雨冻雨(英语:Freezing rain)是过冷雨滴落于地面或暴露物体上时,迅速凝结为冰的天气现象。冻雨通常发生于地面温度0℃以下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在初春和初冬时节。在航空例行天气报告(ME
- 大使馆外交代表机构,通常称为领使馆、使领馆等,是一个国家驻外外交人员居住与工作的地方,可分为大使馆、公使馆、高级专员公署(西班牙语:Alto Comisionado)等种类。外交代表机构通常设在
-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C3H5N3O9),又称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酸丙三酯,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药。1847年由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发明。常有人
- 后设后设一词在台湾的使用是用来作为英文meta字首单字的翻译,在中国大陆多翻译为“元”,例如metadata便翻译为后设资料、metadrama翻译为后设戏剧等。由于meta的观念翻译上相当困
- 科学期刊科学期刊(scientific journal)是一种发表经过同行评审的科学研究相关论文的周期性刊物。科学期刊是科学研究者获取了解同行工作的重要渠道。著名的科学期刊往往具有重要的影响
- 妄想妄想(英语:delusion)是一种不受相反事实和逻辑推理所纠正但坚信不疑的信念。同时包括错误的判断与逻辑推理。即使把事实或已经被完全论证的理论摆在妄想者的面前,也很难动摇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