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Na+/K+ pump
✍ dations ◷ 2025-11-09 10:19:44 #Na+/K+ pump
钠钾泵(也可称为钠钾-ATPase, Na+/K+-ATPase),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酶(EC 3.6.3.9)(或说得更精确一点,离子匣式跨膜ATP酶)可在人类细胞及后生动物中发现。钠钾泵可以将细胞外相对细胞内较低浓度的钾离子送进细胞,并将细胞内相对细胞外较低浓度的钠离子送出细胞。经由以具放射性的钠、钾离子标定,可以发现钠、钾离子都会经过这个通道,钠、钾离子的浓度在细胞膜两侧也都是相互依赖的,所以显示了钠、钾离子都可以经过这个载体运输。目前已知钠钾泵需消耗ATP,并可以将三个钠离子送出细胞,同时将两个钾离子送进细胞。钠钾泵在1950年被丹麦的科学家延斯·斯科(Jens Skou)发现,它代表了我们对离子进出细胞的认识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也在细胞刺激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像神经细胞的冲动,就是用钠钾泵帮助维持细胞电位使神经冲动得以传输。钠钾泵可以帮忙维持细胞保持在静止电位,帮助传输和调整细胞体积。他也有信号感应和整合的功能,和细胞内的钙离子一样帮助调整MAPK途径、ROS。为了维持细胞的电位,细胞内必须保持低浓度的钠离子和高浓度的钾离子。当细胞再极化时,细胞会打开钾离子通道而使细胞的内的钾离子经由钾离子通道离开细胞,使细胞内的电位越来越低到达静止电位。但当钾离子通道太晚关闭时,细胞内的电位就会过低,而形成了过极化的现象。为了回复适当的电位,钠钾泵经由水解ATP获得能量以主动运输将三个钠离子送出细胞,同时将两个钾离子送进细胞。最后细胞回复到静止电位而可以准备开始下一个动作电位。但有一点不要弄错,动作电位的产生跟钠钾泵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钠钾泵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维持细胞体积,机制如下所述。在细胞内部有大量无法分泌至细胞外的物质,如蛋白质及细胞器等,这些物质造成渗透压的差距,而使水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若无调控则会导致细胞膨胀,甚至破裂。钠钾泵可避免此情况。钠钾泵将3个钠离子运出细胞,并运入2个钾离子。由于钠离子对膜的穿透性比钾离子差(钠的水合半径(276 pm)比钾(232 pm)大),因此让钠离子倾向留于细胞外,而造成细胞不断地流失离子,如此一来,产生相反的渗透压梯度,使水分子渗出细胞外。所以,一旦细胞有开始膨胀的现象,就会自动激活钠钾泵将离子运出细胞外。在过去这些年中,许多实验室证明了这些膜蛋白除了可以做传统的离子运输外,亦可借由调控蛋白质上酪氨酸的磷酸化来结合细胞间的哇吧因(ouabain)传递讯息进入细胞内。借由哇吧因来触发蛋白质磷酸化产生的下游讯息包括有丝分裂激活蛋白质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讯息的梯瀑效应(cascade)的激活、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产生、C型磷脂酶(phospholipase C, PLC)及肌醇三磷酸受体(inositol triphosphate receptor, IP3R)的激活。
蛋白质交互作用对钠钾泵媒介的信号转导是很重要的,如:钠钾泵与无接收子酪氨酸磷酸酶(Src,一种没有受体得酪氨酸激酶)结合形成接收子复合物(receptor complex)。钠钾泵亦会与锚蛋白(ankyrin)、肌醇三磷酸受体(IP3R)、肌醇三磷酸激酶(PI3K)、C型磷脂酶γ(PLC-γ)及切丝蛋白(cofilin)结合。钠钾泵被认为可由cAMP来调降。若物质造成cAMP浓度上升,则钠钾泵浓度下降;反之,若cAMP浓度下降,则纳钾泵浓度上升。钠钾泵可被药物做修饰。例如,心脏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是强心甙类(cardiac glycosides)药物(如地高辛(digoxin)及ouabain)的重要作用目标,借由增强收缩力来促进心脏表现。丹麦科学家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Jens Christian Skou)在1957年发现钠钾泵,并在199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for the first discovery of an ion-transporting enzyme, Na+, K+ -ATPase."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
相关
- 第三代头孢菌素(法语:Cephalosporine、英语:Cephalosporin),又名先锋霉素,是一系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与头霉素一并细分为头孢烯。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1948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iu
- CYP2D62F9Q, 3QM4, 3TBG, 3TDA, 4WNT, 4WNU, 4WNV, 4WNW· iron ion binding · drug binding · arachidonic acid epoxygenase activity · steroid hydroxylase activity
- 风暴风暴(英语:Storm)指影响环境或天体表面的任何大气扰动,通常会带来恶劣天气(英语:Severe weather)。风暴可能伴随着强风(例如热带气旋);雷电(例如雷暴);强降水(例如雪暴)或随风在大气中移动
- 模式模式(英语:Pattern,源自法语:patron),在物体或事件上,产生的一种规律变化与自我重复的样式之过程。在模式之中,某些固定的元素不断以可预测的方式周期性重现。最基本而常见的模式,称
- 肠绒毛肠绒毛(英语:Intestinal villus)是小肠内壁的指状凸起物。人类肠绒毛的大小通常落在0.5-1.6毫米间。绒毛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存在着更微小的凸起,称为微绒毛(microvillus),而这些微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法语: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éducation, la science et la culture,缩写作 ONUÉSC ; 英语: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
- 性选择性选择或性择是一个进化生物学的理论。此理论解释同一性别的个体(通常是雄性)对交配机会的竞争如何促进性状的演化。同一物种的两个性别之间,通常有至少一个性别必须竞争取得有
- Homo sapiens智人(学名:Homo sapiens,意为“现代的、有智慧的人类”),生物学上归类为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的物种,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发展阶段。按人类发展阶段,早期智人又可称古
- 西普里安塔修斯·凯斯利乌斯·西普里亚努斯(拉丁语:Thascius Caecilius Cyprianus),英语化后成为居普良(英语:Cyprian, 约200年-258年),圣公会译圣西浦廉,又译西普里安,迦太基教会主教,基督教会
- 亚马逊森林亚马孙雨林(葡萄牙语:Amazônia、西班牙语:Amazonia),又称亚马孙河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占地550万平方公里,使这片雨林生机盎然的就是亚马孙河。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