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孔性
✍ dations ◷ 2025-08-28 15:00:16 #多孔性
孔隙率(英语:Porosity)或孔隙分数是表征材料的孔隙部分的物理量,定义为孔隙的体积与材料总体积的比率,所以总是在0到1之间,用百分数表示,为0到100%之间。由于开孔或与开孔连通的孔隙才能允许液体进入,在应用上更有价值,所以多将开孔所占体积与材料总体积的比值定义为有效孔隙率(effective porosity),有效孔隙率小于等于总孔隙率。有多种方法可以测试材料的孔隙率和有效孔隙率, 孔隙率概念被广泛用于药理学、陶瓷、冶金、材料生产、土壤机理和工程等多方面。在地质学、土壤科学和建筑科学中,多孔介质(比如岩石和沉积层)的孔隙率用于描述材料中孔隙所占的体积部分,此处的空隙中可以是空气,也可能包含水。孔隙率定义为孔隙部分和总体积的比值。此处的VV是孔隙部分的体积,VT是材料的表观体积,包括固体部分和孔隙。
孔隙率的值也可以通过材料的密度和微粒密度计算得出。典型的孔隙率值为0到1之间,有时候会很小,比如固态花岗岩的孔隙率小于0.01(1%),而泥炭和黏土的孔隙率为超过0.5(50%).在评价含有水或者烃的可能体积时,岩石或沉积层的孔隙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参数。沉积层的孔隙率是很多因素的复杂函数,包括:埋藏率、埋藏深度、原生液体的性质和覆盖沉积层的性质。通常所使用的孔隙率和深度的关系是Athy于1930年提出的等式,此处的
ϕ
0
{displaystyle phi _{0}}
是表层孔隙率,
k
{displaystyle k}
是致密参数,而
z
{displaystyle z}
是深度表层土壤的孔隙率随土壤微粒尺寸的增大而降低,这是因为土壤微粒尺寸较小的环境中,由于土壤的生物化作用,土壤微粒会发生团聚,这种团聚会增加微粒间的吸引,减少对致密的抵抗,从而增加了孔隙率。典型的沙土的表观密度是1.5到1.7之间,其中的微粒密度约为2.65 g/cm3。可以求得孔隙率为0.43到0.36.典型的粘土的密度是1.1到1.3 g/cm3. ,求得孔隙率为0.58到0.51. 由于重力的致密作用,下层土壤的孔隙率比表层土壤要低。土壤的孔隙率是十分复杂的,传统的模型将其视为连续变化的,但这一模型无法很好的描述出现的反常变化,也无法描述环境因素造成的孔隙几何因素的变化。很多复杂因素比如分形、气泡理论、裂纹理论、Boolean成晶过程等因素正在逐渐被考虑其中。地下水的含量及流动与土壤岩石的孔隙率与渗透度有关,孔隙率愈高,含水量愈高。土壤孔隙为水与空气存在之场所,亦为水与空气进入或排出之通路,水与空气为植物生长所必需,故土壤中孔隙所占之体积百分率(孔隙度)及孔隙之粗细对植物生长极关重要。渗透度是指岩石容许地下水通过的难易程度,渗透度愈大,地下水愈容易流动。一个孔隙率与渗透度均良好的地层,可以供应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即可称之为含水层(aquifer)。一般而言,砂层及砾石层多属较佳之含水层,而黏土层则多属较差之含水层。孔隙率随岩石性质不同而有不同,和组成岩石颗粒的形状、排列、淘选度(颗粒大小一致的程度)与胶结度有关。颗粒愈圆、排列愈整齐、淘选度愈佳、胶结度愈低,则岩石的孔隙率愈高。
相关
- 氨基酸氨基酸是生物学上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氨基(-NH2)和羧基(-COOH)的官能团,以及连到每一个氨基酸的侧链组成。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赋予蛋白质特定的分子结构形态,使其分子具
- 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学名:Cronobacter sakazakii)属于肠杆菌科克洛诺菌属,旧属肠杆菌属,2007年获《国际系统及演化微生物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 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简称疾管署),是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辖下的一个所属机关,负责建立现代化防疫体系。
- 西班牙流行性感冒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语:1918 flu pandemic)是于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间爆发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亿人感染,1.7千万至5千万死亡,传播范围达到太平洋群岛
- 金属疲劳疲劳一词在材料科学领域, 意指物件因持续受到动态变化的应力而造成结构劣化。引起疲劳的动态变化应力通常远小于静态的极限拉伸应力或极限屈变应力。疲劳是渐进且局部的结构
- 滑石滑石(英语:talc,硅酸镁)是已知最软的矿物,其莫氏硬度标为1。用指甲可以在滑石上留下划痕。滑石一般为白色,略带青色或绿色。滑石是其他矿物在地下发生长期的物理、化学变化而成的,
- 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同位素(英语:radionuclide,radioactive nuclide 或 radioactive isotope),是指原子核不稳定、具有放射性的核素。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着很多种同位素,同种元素的同位素的原子
- 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英语: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心理学评论》的论文〈人类动机的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所提出的理论。
- 市政官市政官(Aedile,或译为营造官)是罗马共和国的一个官职。根据地在罗马,市政官负责公共建筑的维护,与公共节庆的规定。他们也有权力去强化公共秩序。一半的市政官是来自平民阶级,而一
- 罗马公民罗马公民,罗马帝国的一种身份。212年之后,依据安东尼努斯敕令,所有的罗马帝国自由人,被授与公民权。在罗马帝国,下列的人民能够变成公民:公民赋予下列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