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墙

✍ dations ◷ 2025-07-01 09:19:27 #西墙
西墙,又名哭墙(希伯来语:הַכֹּתֶל הַמַּעֲרָבִי‎,HaKotel HaMa'aravi),阿拉伯人称之为布拉克墙(阿拉伯语:حائط البراق‎,Ḥā'iṭ Al-Burāq)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内,圣殿山山下西侧。这是环绕第二圣殿庭院的古城墙的残存部分。在四面墙之中,西墙被认为是当年最靠近圣殿的,使它成为犹太教信仰中除圣殿山本身以外最神圣的地点。通常认为,西墙由大希律王兴建于公元前19年,但最近的发掘表明希律王生前并未完成此项工程。墙底部的大石块区段是于希律王时期修筑;上方中型石块区段于奥米亚王朝时期修筑;顶部小石块区段修筑时间于奥斯曼帝国时期之后。现存西墙总长488米,犹太人聚集祈祷的那段位在圣殿山西南端犹太区里的大广场,其他部分隐身在穆斯林区的建筑物后。许多个世纪以来,西墙一直是犹太人祈祷和朝圣的地点。最早记载犹太来此祈祷的文献可以追溯到4世纪。从19世纪中叶起,犹太人试买下西墙和其邻近地区,但没有成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20世纪早期兴起后,西墙成为犹太社区和穆斯林之间摩擦的原因,穆斯林担心西墙被用于犹太民族主义对圣殿山和耶路撒冷主权的宣示。西墙下的暴力行为变得司空见惯,于1930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以解决穆斯林和犹太人对西墙所有权的问题。1948年以阿战争后,约旦控制了西墙,长达19年之久都禁止犹太人前往,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以色列占领老城。占领后三日,以色列拆掉西墙边有770年历史的摩洛哥区(英语:Moroccan Quarter),让犹太人有更多祈祷的空间。常常可以看到犹太人在这个令人哭泣的地方重复读著经典第79章,沈痛的思考他们族的悲惨历史。特别是在礼拜五,无论男女老幼与国籍,犹太人聚集在此流着泪亲吻墙上神圣的石头,墙后是他们再也无法进入的地方。西墙一词最早出现于犹太经典,但其“圣殿西墙” 所指是否与今日相同,亦或是圣殿群内其他墙壁并不而得知。犹太文献记载中,最早称其为西墙的是11世纪的Ahimaaz ben Paltiel(英语:Ahimaaz ben Paltiel)。“哭墙”或是描述其为“令人哭泣的地方”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被广泛使用。会有这类描述,是因为犹太人经常到此悼念他们被消失的圣殿。在19世纪左右,阿拉伯人开始称之为al-Buraq,相传穆罕默德将神兽布拉克拴于墙内。西墙,一般指圣殿山西侧大广场上,供人们祈祷那段长57米的墙。完整的西墙长达488米,大部分隐身在两侧的建筑物中。我们能看的其余西墙,一段在南边长80米;另外一小段在圣殿山铁门(英语:Gates of the Temple Mount)附近,称作小西墙(英语:Little Western Wall)。西墙是座挡土墙,公元前19年时希律王用以强化圣殿山的建筑结构,将圣殿山包围成今天看到的矩型建筑群。墙由45层石块堆叠而成,总高32米。西城广场的地面上有28层,高19米;地面下还有17层。在广场,能看到的下方7层建于大希律王时期,用的是采于耶路撒冷旧城附近西底家洞或Ramat Shlomo(英语:Ramat Shlomo)的巨大meleke(英语:meleke)石灰石(耶路撒冷石,一种耶路撒冷产的石灰石),大部分石块重量约在2-8吨之间。但在威尔逊拱门北段有颗巨大的Western Stone(英语:Western Stone),宽13米,重量高达570吨。长吨还是短吨?这些巨石头被精密的切割,相互堆叠的石缝宽在5到20公分之间,深约1.5公分。在希律王时期,墙的顶部10米是有壁柱装饰的双圆柱墙,但这部分在7世纪初(公元628年)拜占庭帝国攻打耶路撒冷的时候毁掉了。往上4层是由较中型的石头组成,于穆斯林的奥米亚王朝时期(8世纪)修筑。最上方的16、17层是由小石头组成,于穆斯林的马木留克时期(13-16世纪)之后修筑。希伯来圣经记载,所罗门圣殿(第一圣殿)于公元前10世纪建在圣殿山上,公元前586年毁于巴比伦王国之手;第二圣殿于公元前516年建成。公元前19年,大希律王对圣殿山展开大规模的修筑,除了重建、扩大第一圣殿外,更将基座延伸使规模倍数成长,今天的西墙是当年基座挡土墙的一部分。2011年,以色列考古学家有个惊人的发现,他们在西墙的基石中找到大希律王死后才开始用的罗马钱币。这个埋有钱币的基石是由犹太浴礼池(英语:Mikveh)填起来的,在西墙的南段,属于大希律王修筑计划的一部分。这似乎显示大希律王死前(公元前4年)筑墙工程尚未完成,与历史学家弗拉维奥·约瑟夫斯的看法相符。他认为修筑计划是在希律王的曾孙,Agrippa II(英语:King Agrippa II)在位时完成的。这表示大希律王在世的时候皇家柱廊和罗宾逊拱门很可能也尚未完成。第二圣殿在公元70年第一次犹太罗马战争期间,被罗马帝国所毁。在公元135年罗马帝国平定巴尔科赫巴起义之后的几个世纪,犹太人被禁止前往耶路撒冷。不过有证据指出,公元2、3世纪时,罗马帝国允许犹太人到橄榄山及圣殿山朝拜。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后,允诺信仰自由,让犹太人在每年埃波月的圣殿被毁日进入耶路撒冷,在残余的墙边哀悼已经失去的圣殿。从公元333年Itinerarium Burdigalense(英语:Bordeaux Pilgrim)(波尔多朝圣者)的资料写道,“犹太人每年来到这里,他们在石头(应该是指Foundation Stone(英语:Foundation Stone))上涂油、朝拜、哀叹著。他们撕下身上的衣服,然后离开(to which the Jews come every year and anoint it, bewail themselves with groans, rend their garments, and so depart)”。这是因为罗马帝国禁止犹太人住在耶路撒冷,仅允许他们一年一次到这边,哀悼他们民族的命运。基督教文献中也记载道,公元4世纪时,犹太人在购买西墙周围的祈祷权遇到很大的阻碍。公元425年,加利利的犹太人向拜占庭皇后欧多西亚请愿,希望犹太人能在圣殿遗址旁祈祷。皇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犹太人终于得到官方的允许,重新回到耶路撒冷定居。1948年以色列独立后,包括西墙在内的约旦河西岸地区被约旦占领,在被约旦占领期间犹太人被禁止前往西墙,直至1967年。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控制了西墙,这是时隔两千年犹太人再次控制西墙。大多数犹太人,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认为这堵墙对他们很重要,因为它最初被建造是为了支撑第二圣殿。犹太人认为1967年以色列占领这堵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因为这使他们能够在19年后重新进入这一遗址。一些哈雷迪(Haredi)教派犹太人也持有不同的观点。最引人注目的是撒塔玛哈西德派(Satmar hasidic)的信徒,他们支撑大拉比Joel Teitelbaum的观点,1967年征服后不接近西墙,因为他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尽管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圣地的访问中也到达了西墙。以色列哲学家Yeshayahu Leibowitz将西墙称为“偶像崇拜”。他还把它叫做“迪斯科舞厅”。1967年六日战争后仅仅一个月,他公开谴责以色列在那次压倒性胜利后的必胜信念,并开玩笑建议将西墙为一个迪斯科舞厅的名字“The Disco of the Divine Presence”,“世俗主义者会很高兴,因为这是一个迪斯科舞厅,而宗教主义者则因为它是以神的存在命名的。”1994年,Shlomo Goren写道,西墙作为犹太人祈祷场所的传统只有300年历史,犹太人被禁止在圣山上集会后,被迫在那里祈祷。耶路撒冷以色列研究所2007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6%的以色列犹太人反对以色列放弃西墙。2009年耶路撒冷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犹太会堂Mercaz HaRav yeshivah上发表演讲时宣称:“飘扬在科泰尔上空的是以色列国旗……我们的圣地,圣殿山将永远在以色列的主权下。伊扎克·莱特写道:“西墙的伊斯兰化和去犹太化是以色列伊斯兰运动领导人在出版物和公开声明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正统派(哈达尔派 · 哈雷迪 · 哈西迪 · 现代正统派) · 慕沙运动 · 保守派(保守正统派) · 改革派 · 重建派 · 重生派 · 拉比派 · 卡拉派 · 撒马利亚派 · 人文派 · 宗派分立 · 各宗派关系 · 无神论基本信仰 · 选民观念 · 末世论 · 伦理 · 哈拉卡 · 大屠杀理论 · 卡巴拉 · 洁食 · 弥赛亚 · 神的称法 · 挪亚七律 · 慈善观 · 着装条例塔纳赫(妥拉/摩西五经 · 先知书 · 智慧书) · 塔木德(米书拿 · 革马拉 · 米德拉什) · 陀瑟他 · 拉比文学 · 密西拿托拉 · 阿巴图里姆 · 犹太法典 · 密西拿贝鲁拉 · 佐哈尔 · 哈加达 · 诗歌 · 祈祷书亚伯拉罕 · 以撒 · 雅各 · 撒拉 · 利百加 · 拉结 · 利亚 · 摩西 · 底波拉 · 路得 · 大卫王 · 所罗门 · 以利亚老希列 · 煞买 · 犹大·哈-纳西 · 萨蒂亚·高安 · 杰顺·本犹大 · 以撒·奥法西 · 拉什 · 犹大·哈列维 · 亚伯拉罕·伊本·以斯拉 · 中世纪犹太教士 · 迈蒙尼德 · 纳曼尼德 · 阿舍·本·杰希勒 · 盖森尼德 · 约瑟夫·埃尔伯 · 以撒·亚伯拉班内尔 · 以撒•卢里亚 · 巴尔·闪·托夫 · 维尔纳·高安 · 摩西·门德尔松 · 利奥波德·聪茨 · 桑松·拉斐尔·赫希 · 亚伯拉罕·盖革 · 所罗门·谢克特谁是犹太人? · 祈祷最低人数 · 犹太成人礼 · 丧礼 · 割礼 · 犹太人词源 · 婚姻 · 婚礼 · 犹太洁净观念 · 长子赎银 · 犹太人饮食 · 犹太世俗文化 · 希罗尼 · 犹太媒妁 · 犹太女婴命名仪式 · 皈依犹太教四大圣城(耶路撒冷 · 采法特 · 希伯仑 · 提比里亚) · 宗教法庭 · 会堂管理人 · 领唱 · 祭司 · 传教士 · 犹太洁食监督人 · 犹太洁净礼 · 穆汉 · 拉比 · 列比 · 神学院 · 犹太会堂 · 圣殿 · 棚屋 · 西墙阿类奴 · 犹太教祷文 · 四样植物 · 加特尔 · 哈雷尔 · 安息日结束礼 · 卡迪什 · 基特尔 · 赎罪日祈祷 · 玛托福 · 犹太教灯台(再献圣殿节灯台) · 门柱圣卷 · 祈祷礼 · 经卷 · 祈祷文 · 听!以色列 · 羊角号 · 披巾 · 经文匣 · 流苏 · 读经之手 · 基巴犹太教对宗教多元化的观点 · 亚伯拉罕宗教 · 基督教(天主教 · 基督教犹太和解 · 犹太基督教徒 · 摩尔门教 · 弥赛亚犹太教(英语:Messianic Judaism)) · 伊斯兰教 · 犹太佛教徒 · 新异教主义 · 非洲裔希伯来以色列人 · 卡巴拉中心 · 其他耶路撒冷旧城1. 雅法门 2. 锡安门 3. 粪厂门 4. 金门 (耶路撒冷) 5. 狮子门 6. 希律门7. 大马士革门 8. 新门

相关

  • 胸部X光的百科知识|胸部X光的意思解释|胸部X光是什么意思胸部X光摄影(Chest film),又称为X光摄影或胸部摄影,是一种使用在胸部区域的放射造影技术,可以检视胸腔与周边器官状况。胸部X光是目前在医疗上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就像其他放
  • 皮质类固醇皮质类固醇(英语:Corticosteroids)是由肾上腺皮质制造和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也可经由人工合成。它的药理作用复杂,且广泛涉及生理系统作用,如压力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发炎、糖类代谢
  • wikiWiki(i/ˈwɪkiː/)是在万维网上开放,且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首先开发。沃德·坎宁安将wiki定义为“一种允许一群用户用简单的描述来创建和连接
  • 头孢泊肟酯头孢泊肟酯(英语:Cefpodoxime Proxetil),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 它对绝大多数的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阳阴性的生物都有作用,除了绿脓杆菌、肠球菌和脆弱拟杆菌(英语:Bacteroides fra
  • 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肺泡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英语:Alveolar macrophage),是存在于肺间质的特殊巨噬细胞,由迁移到肺的吞噬细胞发育而成,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可参与吞噬和清除外来的尘粒或病原并进行
  • 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是由男性许多生殖器官或组织组成,和人类繁殖有关的系统。有些在体外,有些则在骨盆腔内。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制造精子的睾丸,以及分泌精液的阴茎,在和女性性交,精子可
  • TNFSF113URF·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binding· extracellular space · cytoplasm· monocyte chemotaxis · immune response · activation of JUN kinase activit
  • 幽门狭窄幽门狭窄(Pyloric stenosis)是指胃部和小肠之间的幽门窄化的状况。症状为喷射性呕吐,且呕吐物不含胆汁,好发于婴儿吃奶之后。此一症状通常出现在婴儿出生二周到十二周之间的期间
  • 酮糖酮糖(英语:Ketose)是一种单糖,每一个糖分子含有一个酮基。类单糖,该单糖中氧化数最高的C原子(指定为C-2)是一个酮基。例如果糖与山梨糖。“多羟基酮”称为酮糖,如二羟丙酮、赤藓酮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