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鼻白蚁

✍ dations ◷ 2025-08-13 18:57:24 #原鼻白蚁属

黄原鼻白蚁(学名:)隶属于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原鼻白蚁属(),属于巢食共处型(One-piece type),可在潮湿的漂流木及枯的植物中发现,此特性可能使他们能够随着漂流木播迁至远方的岛屿。台湾原鼻白蚁分布于环南海的北部热带岛屿。

原鼻白蚁属最常在在岛屿或是大陆的沿海地区被发现。

以下形态描述中以孟赛尔颜色系统(Munsell Color System)描述颜色。

背面观:头壳、触角、胸背板及腹背板为黄色(10YR 7/8);复眼黑色(2.5Y 2/0);翅前缘及径脉暗黄棕色(10YR 4/6);整体来说,生殖型为淡黄色。

头壳近圆形且中央具一前头孔(fontanelle)。额部微凹,且在前头孔的两侧各有一纵走的皱纹。后头楯突起且中央具一连结至前头孔的沟;前头楯窄且半透明;上唇舌状且黄色。复眼黑色(2.5Y 2/0),圆形且凸出;单眼椭圆形,黄白色,且有一单眼骨片。触角17-19节,第一节最长,第三第四节最短,整体来说,节的长度由触角的近端往远端渐渐递增。

前胸背板近半圆形,中央凸起且往前侧的转角慢慢下陷;前缘及侧缘上升;前侧的转角圆润;后缘及后侧的转角圆润。膜质翅透明且不具毛;前缘及径脉骨化。前翅具不分明且连续的中脉。在某些个案中,中脉分离且与臀脉愈合一或二次以形成室。后翅径脉始端具一不骨化的中央分枝,中脉及臀脉在翅始端的三分之一处凸出0.2~1mm。

腹面观:后颔(postmentum)黄色(2.5Y 7/8),倒五角形,两触角窝圆润。颊,须及腹骨片为黄色 (2.5Y 8/8)。基节、转节、腿节、径节、附节淡黄色(2.5YR 8/4);爪末端骨化;爪中叶存在。

头壳以背面观为水滴状,黄色(10YR 7/8 或 2.5Y 8/8),位于前端的大颚关节及触角窝较为骨化,侧边宽大且圆润。额部稍微具皱纹。前头孔存在,开口朝上,白色且圆形,直径约等于0.06mm,一浅沟连接前头孔与头楯部的基部。头壳以背面观扁平。前头孔位于接近头顶的位置。额部从头顶缓缓地倾斜。触角窝稍微凹陷。眼点淡白色,颊部为黄色(10YR 8/8)且位于眼点后方不远处,触角坑的高度与之相同。头楯部狭窄、白色且梯形。上唇黄色(10YR 7/8)且舌状,大颚末端深黑棕色(10YR 2/2),颜色朝基部渐浅,基部为黄棕色(10YR 6/8);大颚锋面平滑地弯曲且生有不明显的齿。左大颚基部的里侧稍微锯齿形,基部与右大颚比起生有较突出的半圆形板。触角16-20节,基端黄色(10YR 8/8)且朝末端渐呈黄白色;第一节最长;第三节最短;相对长度的触角式通常为 2 > 3 < 4 = 5。后颔均匀地呈现黄色(10YR 8/8),以侧面观之,其圆滑地凸起,从颊部凸出。

前胸背板黄色(2.5YR 8/8),前端中央的缘稍微凹陷,前侧的转角圆滑;后缘呈凸面镜状;后侧的转角宽且圆滑。许多的兵蚁中、后胸背板上生有翅基(wing pads),中、后胸背板的宽度多变。整体来说,前胸背板稍比中、后胸背板宽,但并非绝对。腹腹板半透明。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及附节为白色(10YR 8/2);爪的末端稍微骨化;爪中叶存在。

背面观,头壳、胸背板及腹背板颜色介于黄色(10YR seven-eighths)及红黄色(7.5YR 7/8)之间;触角淡棕色 (10YR 8/4);复眼红棕色(5Y 5/3)或紫色;腹背板颜色较其他阶级深,如生殖型、工蚁、兵蚁,整体来说,补充繁殖型为红黄色。头壳为圆形。头缝线明显且为淡黄色,与头壳的黄色(10YR 7/8)或红黄色(7.5YR 7/8)形成对比,中央生有前头孔,Y形分岔末端止于两侧的单眼。前头孔黄色(10YR 8/8),圆滑的三角形,直径0.12-0.16mm,开口不明显。额部稍微凹陷,稍微皱褶。后头楯部凸起,生有一浅沟连结至前头孔。前头楯部窄,半透明。上唇舌状,凸起,黄色(10YR seven-eighths),末端透明。复眼圆形;短翅型补充生殖型复眼为红棕色(5Y 5/3),而无翅型补充生殖型的复眼由数目不等的中央红棕色小眼及外围的白色小眼组成。单眼椭圆形,黄白色,直径0.05-0.08mm。触角16-20节,第一节最长,第一节及第二节较其他节骨化,第三节到第八节密集且短,不具有明显的关节,使外观看起来粗短,每节的长度由第三节起往末端递增。

前胸背板前侧及后侧的转角圆滑,前缘中央稍微凸出,后缘平滑。短翅型补充繁殖型的前胸背板较无翅型补充繁殖型的更广更长。无翅型补充繁殖型的中、后胸背板较前胸背板宽约10%。短翅型补充繁殖型,中、后胸背板较前胸背板宽约20%。

腹面观,腹腹板黄色(10YR 8/8 或 10YR 7/8),颜色较胸背板及腹背板淡。腹面大部分的结构,如后颔及足皆相似于生殖型。

相关

  • MP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英语: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是高等动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由可以进行吞噬作用的细胞组成 。通常存在于网状结缔组织(reticular connective tissue)
  • 皮下气肿皮下气肿(英语:Subcutaneous emphysema),亦被称为组织气肿,是指因空气或气体积存于皮下组织而形成的气肿。皮下气肿中的皮下是指位于皮肤表面下的组织,而气肿则是指积存在皮下组织
  • 热动说热动说是一种解释热现象的学说,由伦福德伯爵于1798年引入,并由法国物理学家尼古拉·卡诺进一步发展。这一学说指出热量与机械功在改变内能方面是等价的。这一学说的验证与热功
  • 安的列斯洋流安的列斯洋流(Antilles Current)为一个向西北流动穿越分隔加勒比海及大西洋的安的列斯群岛的温暖洋流。安的列斯洋流的源头为大西洋的北赤道暖流。
  • 冬山风筝馆冬山风筝馆位于宜兰县冬山乡冬山国民小学内,因为冬山国小大力推展风筝运动,在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及宜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1997年11月在冬山国小搬迁新校舍时正式成立。冬
  • 己卯己卯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6个。前一位是戊寅,后一位是庚辰。论阴阳五行,天干之己属阴之土,地支之卯属阴之木,是木克土相克。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6年称“己
  • 潘嗣德潘嗣德,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顺治十五年(1658年),登进士。康熙元年(1662年),接替段大体任青浦县知县一职,康熙三年(1664年)由房拱极接任。
  • 克什特姆核废料爆炸事故克什特姆核废料爆炸事故(乌克兰语:Кыштымская авария),是指1957年发生在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州克什特姆的一场重大核意外。该事故被评为国际原子能事故等级(INES)
  • 真虾总目真虾总目(学名:Eucarida)是甲壳亚门软甲纲动物之下的一个总目,过往由十足目、磷虾目、异虾目以及一个只有化石物种的Angustidontida(英语:Angustidontida)目所组成。根据2016年最新
  • RAR相关孤儿受体RAR相关孤儿受体(英语:RAR-related orphan receptor,RORs)是核受体的一个家族,是细胞内转录因子的一员。有三个ROR家族成员:ROR-α、-β和-γ分别由基因、、编码。RORs的不寻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