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北半岛

✍ dations ◷ 2025-04-26 10:56:41 #青森县地理,日本半岛,陆奥市,风间浦村,大间町,佐井村,东通村

 */?)是位于日本青森县东北部的一个半岛,北临津轻海峡。整个半岛为下北半岛国定公园,本州岛最北端大间崎与日本三大灵场之一的恐山位于该地。

因为旧斗南藩(以“北斗以南皆帝州”一句命名),所以也被称为“斗南半岛”,半岛的形状类似钺(まさかり,斧的一种),因此又有“钺半岛”、“まさかり半岛”等称呼。

位于青森县东北部。从野边地町附近的下北丘陵,向北直线突出。其北部向西突出成为一个大三角型的半岛,让陆奥湾东侧的一半(野边地湾与大凑湾)形成一个搂住的形柱。西边隔着平馆海峡眺望着津轻半岛。半岛的北东端为下北丘陵的终点尻屋崎,北西端为本州最北端大间崎。北侧隔着津轻海峡,面向北海道的渡岛半岛。

“钺之刃”的部分,主要由恐山山地组成,当中由釜卧山(879米)最高峰,几乎没有平地。与下北丘陵的交叉处为田名部低地,半岛的中心都市陆奥市即在此地。“钺之柄”的部分,南北约50公里、东西10-15公里。半岛将陆奥湾及太平洋隔离开来,北部有全日本最大的沙丘地猿森沙丘。在南端太平洋侧,半岛的根部为小川原湖(其他还包含尾駮沼、鹰架沼、市柳沼、田面木沼、内沼、姊沼等)的河迹湖或堰塞湖。约20万年前,本州、恐山山地、下北丘陵被海峡相隔开来,海流冲刷恐山山地后,大量的土砂冲积形成平原、形成太平洋侧的沙丘跟河迹湖。另外,以绿色凝灰岩为主的孔山山地受到侵蚀作用而形成了佛浦(仏ヶ浦)奇岩群。

属于日本海侧气候。

道路方面,经由野边地或六所村,复数道路对外连接着下北半岛南部的三泽、八户,以及青森市等津轻地方。现在联系对外的下北半岛縦贯道路也正在建设中。

铁道方面只有JR东日本的大凑线,并在野边地站接续青森铁道线(有直通服务)对外连接。过去曾经有下北交通大畑线,但在2001年被废止。铁路相当空白的地区,大凑线的站距又很长,因此另有下北交通的路线巴士在营运弥补不足。

下北半岛西端与津轻地方,想要直线往返的话走海路最快。因此开行了陆奥市胁野泽、佐井村等地往返青森港的联络船(シィライン,位于青森市的第三部门船运公司)。另外还有,往返胁野泽、外滨町的蟹田港的“陆奥湾渡轮(むつ湾フェリー)”(冬天停驶),连结平馆海峡两侧。

除此之外,还有开行由北端的大间町出发,开往北海道函馆的津轻渡轮(津軽海峡フェリー)的航线。因此有不少居住于下北半岛北部的居民,选择搭渡轮前往北海道南端的大都市函馆去购物、看病等。

下北半岛整个半岛都为下北半岛国定公园。温泉胜地,观光景点以尻屋崎、大间崎、以及以潮来为名的恐山为主。

相关

  •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全名《黄帝三部鍼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公元256-282 年)晋皇甫谧(士安)编辑整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所编著而成。 全书共十
  • 吉加瓦州吉加瓦州(英文:Jigawa State)是尼日利亚36州之一,首府杜切 (英文:Dutse).
  • 反硝化作用脱硝反应(英语:denitrification,亦称为脱硝作用、脱氮作用)是指细菌将硝酸盐(NO3−)中的氮(N)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NO2−、NO、N2O)还原为氮气分子(N2)的生物化学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细
  • 军事联盟萨长同盟,全称萨摩长州同盟,也被称作萨长盟约、萨长联合,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幕末)的庆应2年阴历1月21日(1866年3月7日),在萨摩藩(约为今 鹿儿岛县全境及宫崎县西南部)与长州藩(约为今
  • 彭查格·扎斯莱彭查格·扎斯莱(蒙古语:Пунцагийн Жасрай,1933年11月26日-2007年10月25日)蒙古族,蒙古戈壁阿尔泰省布嘎特县(Bugat sum)人,蒙古政治人物。1933年,扎斯莱生于戈壁阿尔泰
  • 赵炳言赵炳言(?-1849年),浙江省湖州府归安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嘉庆二十二年,登进士。道光元年,提牢厅。道光二年,任刑部主事、湖北乡试副考官。道光四年,任刑部员外
  • 马哈努鲁坐标:19°54′S 48°48′E / 19.900°S 48.800°E / -19.900; 48.800马哈努鲁(马达加斯加语:Mahanoro),是马达加斯加的城镇,位于该国东部,由阿齐那那那区负责管辖,是马哈努鲁区的首
  • 奥帕卡 (德罗霍贝奇区)坐标:49°17′10″N 23°17′26″E / 49.28611°N 23.29056°E / 49.28611; 23.29056奥帕卡(乌克兰语:Опака)是乌克兰的村落,位于该国西部利沃夫州,由德罗霍贝奇区负责管辖,面
  • 扎林沙赫尔扎林沙赫尔是伊朗的城市,位于该国中部札格罗斯山脉附近,由伊斯法罕省负责管辖,海拔高度1,705米,每年平均降雨量115毫米,2007年人口58,392。
  • 孔继勋孔继勋(1792年-1842年),字炽亭,广东南海县人,祖籍山东曲阜,清朝翰林、藏书家。孔继勋为孔子六十九代孙,其先于宋代迁到岭南,元代定居南海县。孔继勋故刻有“天南圣裔”印章。道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