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海彼岸

✍ dations ◷ 2025-11-06 01:21:59 #美国小说,地海小说,1972年长篇小说,1972年美国小说

《地海彼岸》(英语:)是美国作家娥苏拉·勒瑰恩于1972年发表的奇幻小说,是地海系列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故事叙述少年亚刃追随大法师格得遍历地海诸岛,追索灾厄根源、恢复世理均衡的过程。

不祥的异变在地海各境蔓延:法师遗忘真言,丧失力量;歌者遗忘词曲;人民恍惚度日,仿佛世事已无关紧要。英拉德王子亚刃(Arren)受命前往柔克征询智者意见,大法师格得在与众师傅会商后,决定带亚刃一同前往地海各境,追查异变缘由。

这是段艰辛漫长的旅程。年少的亚刃崇敬格得的智慧与力量,心悦诚服地为他效命,然而大法师的心思难以捉摸,真相更是隐诲难寻。两人乘坐小舟,在南陲诸岛之间寻访,失弃技艺的法师提到在暗境中的石墙、换取永生不朽的代价、吞噬生命与真实的破洞,以及一个被尊为“黑暗之主”的强大法师。诸般现象指出有某个强大的法术被误用,使世理均衡遭到破坏。

在开阔海民的浮筏上,龙族之长欧姆安霸(Orm Ember)前来向格得求援,于是格得与亚刃航向西陲的龙居诸屿,直抵西方尽头的偕勒多岛(Selidor)。在那儿他们击败操纵亡灵的法师,并跟随他进入亡者国度。格得牺牲自身全部法力,终于将生死境界间的裂隙阖上。

亚刃应验了古老的预言,成为群岛王国之王。而关于格得后事的交待,作者提示了两种可能性:其一说他驾船航向西方尽头,再也没有回来;其二说他回到家乡弓忒,隐居在山林之间。日后的续集《地海孤雏》采用的是后者。

《地海彼岸》如同系列前两本书,亦可归于青少年成长小说的范畴。稍有不同的是,亚刃背负不凡宿命,年长的格得以导师的身份指引他认清责任与选择,何时不为、而何时又该有所为。在言谈与身教中隐含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本书同时也对生命与死亡的意义有深入的探讨,并且进一步扩展地海系列中的真名概念。然而在日后的系列作《地海奇风》之中,针对这些议题,作者将重新以另一个角度加以诠释。

《地海彼岸》 蔡美玲译,谬思出版社奇幻馆书系,2002年

《地海彼岸》获得197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青少年小说。

相关

  • 以色列总统以色列总统是以色列的国家元首,由以色列国会议员选举产生,总统是以色列国防军的统帅,但权力只是象征及礼仪性的,不过总统拥有对内阁的任免权力。总统由以色列国会议员选举产生,因
  • Smithsonian (magazine)(2011年)《史密森尼》(Smithsonian)是一份由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所发行的杂志,创刊于1970年。
  • 黥刑墨刑又称黥刑、黥面,是中国上古时代和朝鲜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奴、婢、盗、贼)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对犯人的身体状况实际影响不大,但是脸上的
  • 苏来苏来(1956年-),本名龚宏琦,台湾台南人,词曲创作者、创作歌手、音乐制作人、广播主持人。作品包括〈月琴〉等多首著名的校园民歌。苏来从小热爱文艺。“苏来”这个笔名是在他就读台
  • 元日战争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侵略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襲来”,或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
  • 稗说稗说,也称稗说体,是高丽后期出现的类似笔记类的文学体裁。高丽时期的稗说主要是围绕诗人、诗句,记述逸闻趣事,传说,期间夹杂着作者的评论,也记述有关文、赋、对联、酒令等其它文学
  • 索洛纳河 (巴扎夫卢克河支流)索洛纳河(乌克兰语:Солона),是乌克兰的河流,位于该国东部,流经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索洛涅区和尼科波尔区,属于巴扎夫卢克河的左支流,河道全长56公里,流域面积684平方公里
  • 庄俊庄俊(1888年6月6日-1990年4月25日)中国建筑师。庄俊,原籍浙江宁波,1888年生于上海市。幼年丧父,1908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1910年考取庚款留美,就读于伊利诺大学建筑工程系,1914年毕业
  • 吴扬明吴扬明(1945年-1995年12月29日),安徽省颍上县陈店乡大谢村小何庄人,被立王创始人,1995年因强奸罪被判处死刑并被枪决。吴扬明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1979年成为基督教徒。1983年安徽省
  • 量尺分数个人之间分数的差异,主要是来自答对题数的不同,而不是每一个题目本身所占的分数比例差异。这种分数计算方式,比较不会因为不同科目的难度或题型差异,而影响到各科成绩总和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