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类迁徙

✍ dations ◷ 2025-09-02 15:25:44 #早期人类迁徙
早期人类迁徙是指人属物种各个祖先群体,离开原有栖息地非洲,往其他陆地迁徙,最后除南极洲以外,在全球各地聚居的过程。是基于现存的化石、文物、遗迹、DNA、以及语言(用于存活物种智人)做出的推论。直立人约在180万年前,通过黎凡特走廊(英语:Levantine corridor),迁住欧亚大陆。在2017年研究证据使科学家提出的证据提出了新的可能,意识到早在12万年前,早期的一批智人可能已经到达亚洲,并与直立人留下共同混合基因前人约于80万年前、海德堡人约于60万年前离开非洲,他们再演化成尼安德特人,在2017年提出的证据提出即在27万年前,更早一批的智人迁移中可能留下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中的混合物 。智人(现代人类)于20万年前左右在非洲大致演化完成,后来亦展开了迁徙旅程。据人类线粒体DNA单倍体群的分析研究,约于13万至9万年前,一支线粒体单倍群 L3(英语:Haplogroup L3 (mtDNA)) 智人离开了非洲,可能是从东非由陆路经西奈半岛入黎凡特,或由海路从非洲之角越过红海到达阿拉伯半岛南方,扩迁至西亚栖息。线粒体单倍群 L3 在东非、阿拉伯半岛栖息多年后,其后裔线粒体单倍群 M(英语:Haplogroup M (mtDNA)) 与线粒体单倍群 N(英语:Haplogroup N (mtDNA)) 从西亚往南亚迁徙,线粒体单倍群 M 约在7万年前演化成线粒体单倍群 M2,与其他线粒体单倍群 M 的后裔,线粒体单倍群 M3、M4'30、M5、M6、M25、以及这些单倍群的演化群,定居在印度次大陆;线粒体单倍群 M 在5万年前演化成线粒体单倍群 M31 与 M32,他们渡海定居在安达曼群岛。

相关

  • 黏菌黏菌,或作黏液霉菌(Slime mold),是一种原生生物,分类学上的名称为“Myxomycota”的次门级分类单元,意思是“真菌动物”,这样的名称表现了其外观与生活型态。它们保有变形虫的身体构
  • 尿毒症尿毒症(uremia)是指肾功能衰竭,因而使蛋白质消化后产物、尿素等身体废弃物无法排出,滞留体内所产生的中毒现象。尿毒症的病因可归类为三方面尿异常、浮肿、容易疲累、夜间失眠、
  • 伦巴第人伦巴底人(拉丁语:Langobardi/意大利语:Longobardi)是日耳曼人的一支,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今瑞典南部。经过约4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伦巴底人最后到达并占据了亚平宁半岛(今日意大利)的
  • 叙任权斗争叙任权斗争(英语:Investiture Controversy)或叙任权争夺(英语:Investiture Contest)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重大冲突事件,矛盾的双方是教会和世俗君主。在11和12世纪之际,数位教宗挑战
  • 布鲁诺布鲁诺(Bruno)是欧洲常见的姓氏及名字,可以指:
  • 德黑兰德黑兰(波斯语:تهران‎ / Ťehrân , 读音 帮助·信息发音:)是伊朗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同时是德黑兰省省会,总人口达8,429,807人, 并且是西亚地区最大城市之一,世界第19大城市。
  • 关塔那摩湾坐标:19°54′N 75°9′W / 19.900°N 75.150°W / 19.900; -75.150关塔那摩湾(西班牙文:Bahía de Guantánamo;英文:Guantanamo Bay)位于古巴东南端关塔那摩省。北纬19.54度,西经
  • 贝类贝类一词一般是对于具有壳之软体动物的一种泛称,在生物分类学上包含双壳纲(双壳贝)、大部分的腹足纲(海生:螺;陆生:蜗牛)、多板纲(石鳖)与掘足纲(角贝),而如鹦鹉螺这类头足纲动物有时也称
  • 绿帽子绿帽子是描述夫妻的其中一方和他人发生关系,又称为戴绿帽、绿头巾,是一种带有侮辱性的称谓。据明朝郎瑛所撰的笔记《七修类稿》载,相传于春秋时期,依靠妻女卖淫收入为生的男子以
  • 脒(Amidine)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式见右图,是羧酸的含氮衍生物。最简单的脒是甲脒,HC(=NH)NH2。常见的脒包括DBN、DBU和三氮脒等。低级的脒有毒。脒具碱性,可以和酸形成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