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勒

✍ dations ◷ 2025-08-26 22:42:22 #普特勒

普特勒(德语:Putler;俄语:Путлер),或称弗拉道夫·普特勒(德语:Vladolf Putler,俄语:Владольф Путлер),是针对俄罗斯最高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负面称呼。“普特勒”一词由其姓氏普京与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姓氏合并而成。通常被运用于反对普京的口号中,如“普特勒要完了!”(德语:Putler Kaputt!)对该术语的使用一般认为是针对普京有负面的意识形态。

根据俄罗斯语言学家鲍里斯·沙里夫林(俄语:Шарифуллин, Борис Яхиевич)的整理指出,“普特勒”这个词可能是在俄罗斯本土创造的。法国历史学家马琳·拉吕埃勒(英语:Marlène Laruelle)则认为这个词汇最初源自乌克兰媒体。

据欧洲媒体中心的报告指出,“普特勒”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对普京的批评者中使用很普遍。而使用并非源自德国的德语口号“Putler Kaputt!”则是一种创造声势的技巧,因为会营造外国人士也使用这个词语的假象,但同时俄罗斯人也能理解这个口号所代表的含义。

自2009年,这个词语的御用在俄罗斯引起了名誉诽谤相关的法律问题:如2009年1月31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海参崴的一次反对政府课收二手轿车关税的集会上,一名示威者举着写有 “Putler Kaputt(普特勒要完了!)”的告示牌,从而致使该党支部被市检察院警告。俄共党支部事后则在官方网站上传以下文字作为回应。

这个口号的创作者显然是根据一个从事二手车生意的人的经历所改编:而他的名字就叫做“普特勒”,由于政府对二手车课以重税,才导致他丢掉了工作、从而无法赡养他的家庭。他与这里成千上万的居民一样,打算离开滨海边疆区地区,因为这里根本不可能会有生计。

至2009年4月,该口号被俄罗斯政府正式禁止。根据俄罗斯联邦司法部滨海部门的说法,该口号“显然对普京作为国家权力代表的人格及其行为,带有情绪且具有攻击性的评价”。即使俄罗斯官方禁止了这一口号,但在2011年12月4日的国家杜马选举和2012年总统选举中,“Putler Kaputt”的口号也被用于莫斯科反对党的示威活动。

2022年2月24日清晨,普京挥军大举入侵乌克兰,此番行径引爆全球怒火,世界各地爆发反战抗议活动,示威者痛批普京是希特勒再世——普特勒。

相关

  • 深度昏迷昏迷(英语:coma)语出希腊语κῶμα(“沉睡”的意思),是一种深度失去意识的状态。处于这个状态的病人无法被唤醒,对光和声音没有反应,没有睡眠-惊醒周期,也不能随意活动。昏迷有多种
  • 药叉女药叉女(梵语:याक्षिणि,在巴利文也称为 yaksinis 或yaksis 或yakkhini),又译夜叉女、母夜叉,为女性的夜叉,相貌美艳,身段婀娜,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神话的人物。女性称之为
  • 头皮屑头皮屑(英语:Dandruff)是头皮表层的角质皮质细胞老化、剥落形成的,一般为薄片状。一般的皮肤代谢会有稳定的代谢周期,在健康状态下的皮肤本来就有生长、角质化、死亡脱落的情形,因
  • 艾力·贺佛尔艾力·贺佛尔(Eric Hoffer, 1902年7月25日-1983年5月21日),美国作家,题材以政治现象、社会心理学为主。1983年,他获颁总统自由勋章。他的第一本著作《狂热份子》(1951年)被视为经典,
  • 北乃绮北乃绮(日语:北乃 きい,1991年3月15日-)是日本女性演员、女歌手,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出身,所属经纪公司为FOSTER plus(日语:フォスター (芸能プロダクション))。本名不公开。在透过为青少
  • 比拉戈·迪奥普比拉戈·迪奥普 (1906年12月11日生于塞内加尔Ouakam,1989年11月25日死于塞内加尔达喀尔),塞内加尔诗人,1930年代黑人传统文化运动中活跃的作家,十分擅长说故事。他同时也是兽医和
  • SignalRSignalR,全称Microsoft ASP.NET SignalR,是一个使用C#语言写成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开发库,2012年由微软所开发。以“定时事件触发,异步输入输出”为其理念。
  •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可能指:
  • 拓扑熵在数学里,拓扑熵是指在一个拓扑动力系统中的一个非负实数,可以用来测量此系统的复杂度。拓扑熵这个概念最先是于1965年由阿德勒、孔翰和麦克安德鲁所提出来的。其定义是由测度
  • 德川庆寿德川庆寿(1823年4月14日-1847年6月19日),御三卿一桥德川家第7代当主。德川庆寿在文政六年三月初四(1823年4月14日)出生,是田安德川家德川齐匡的第五子,幼名房之助,天保九年(1838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