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勒

✍ dations ◷ 2025-11-15 02:06:14 #普特勒

普特勒(德语:Putler;俄语:Путлер),或称弗拉道夫·普特勒(德语:Vladolf Putler,俄语:Владольф Путлер),是针对俄罗斯最高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负面称呼。“普特勒”一词由其姓氏普京与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姓氏合并而成。通常被运用于反对普京的口号中,如“普特勒要完了!”(德语:Putler Kaputt!)对该术语的使用一般认为是针对普京有负面的意识形态。

根据俄罗斯语言学家鲍里斯·沙里夫林(俄语:Шарифуллин, Борис Яхиевич)的整理指出,“普特勒”这个词可能是在俄罗斯本土创造的。法国历史学家马琳·拉吕埃勒(英语:Marlène Laruelle)则认为这个词汇最初源自乌克兰媒体。

据欧洲媒体中心的报告指出,“普特勒”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对普京的批评者中使用很普遍。而使用并非源自德国的德语口号“Putler Kaputt!”则是一种创造声势的技巧,因为会营造外国人士也使用这个词语的假象,但同时俄罗斯人也能理解这个口号所代表的含义。

自2009年,这个词语的御用在俄罗斯引起了名誉诽谤相关的法律问题:如2009年1月31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海参崴的一次反对政府课收二手轿车关税的集会上,一名示威者举着写有 “Putler Kaputt(普特勒要完了!)”的告示牌,从而致使该党支部被市检察院警告。俄共党支部事后则在官方网站上传以下文字作为回应。

这个口号的创作者显然是根据一个从事二手车生意的人的经历所改编:而他的名字就叫做“普特勒”,由于政府对二手车课以重税,才导致他丢掉了工作、从而无法赡养他的家庭。他与这里成千上万的居民一样,打算离开滨海边疆区地区,因为这里根本不可能会有生计。

至2009年4月,该口号被俄罗斯政府正式禁止。根据俄罗斯联邦司法部滨海部门的说法,该口号“显然对普京作为国家权力代表的人格及其行为,带有情绪且具有攻击性的评价”。即使俄罗斯官方禁止了这一口号,但在2011年12月4日的国家杜马选举和2012年总统选举中,“Putler Kaputt”的口号也被用于莫斯科反对党的示威活动。

2022年2月24日清晨,普京挥军大举入侵乌克兰,此番行径引爆全球怒火,世界各地爆发反战抗议活动,示威者痛批普京是希特勒再世——普特勒。

相关

  • 半水雌二醇雌二醇(Estradiol,E2)是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是主要的雌性激素,负责调节女性特征、附属性器官的成熟和月经-排卵周期,促进乳腺导管系统的产生。雌二醇等雌激素的血清浓度在月经
  • 跨性别女性跨性别女性(英语:Transwoman,Trans woman,或Trans-woman),又译跨性别女人、跨性女、跨女,是出生时指定性别为男性的女性。跨性别女性并不可以与变性人女性或者药娘通用,尽管这两种
  • 昭梿昭梿(1776年3月26日-1830年1月14日),字汲修,自号汲修主人,另说号檀樽主人。清朝宗室、和硕亲王(革)。昭梿是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父名永恩,原封康亲王。爱好文史,精通满洲
  • 塞尔库普人塞尔库普人(1930年代前称奥斯加克-萨莫耶德人)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族群,居住在托木斯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和涅涅茨自治区北部,他们以塞尔库普语沟
  • 本因坊策元本因坊策元(1675年-1699年),生于日本江户,本姓佐山,法名日云,日本江户时代围棋棋士,棋力上手(七段),本因坊家迹目。师事棋圣道策,与桑原道节、本因坊道的、星合八硕、熊谷本硕合称坊门五
  • 谭伯羽谭伯羽(1900年-1982年12月21日),名翊,湖南茶陵人,谭延闿长子,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赴德国留学。1929年回国任上海兵工厂工程师,同济大学秘书长。1934年任国民党南京政府驻瑞典使馆代办
  • 高保绅高保绅,中国五代十国时代人物,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的儿子。贞懿王高保融的弟弟,高保勖的哥哥。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年间,贞懿王为了表示忠心,派高保绅到开封府朝见周世宗,周世宗于是把泰
  • 第一津街第一津,是中国广州市的地名。位于人民北路与西华路东段的第一津街,属越秀区,现在已经成为生活小区。津,解码头、埠头之意,乃南方沿江、沿海商埠城市常有的地区区域划分单元之一。如汕头市的永平路旧称亦是第一津街。“十八甫(粤音:pou²)”是广州西关昔日的重要地名,包括由第一津开始,一直至“十八甫”(后有加上“十九甫”),现今部分的地名经已消失。关于“甫”字,原指埠头,也写作“浦”(或“埗”)。明代时广州十八甫商业繁荣,人们把“浦”改作“铺”。到了清代,人们出于简化,把“铺”写成“甫”。第一津,原应称为第一甫,因
  • 国家统一日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国家统一日(罗马尼亚语:Ziua Marii Uniri,也称为统一日)于每年的十二月一日举行,是罗马尼亚的法定国庆日。这是为了纪念在罗马尼亚阿尔巴尤列亚举行代表大会,宣布罗马尼亚与特兰西瓦尼亚的合并而设立。此节日是罗马尼亚革命之后设立,亦纪念着特兰西瓦尼亚、比萨拉比亚、布科维纳及罗马尼亚王国于1918年统一。1948年之前,罗马尼亚的国定假日是5月10日,这一天拥有着双重意义:这是卡罗尔一世踏上罗马尼亚土地的第一天(1866年),也是罗马尼亚于1877年签署了从奥斯曼帝国独立的《独立宣言》的一天
  • 11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