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蟾蜍

✍ dations ◷ 2025-04-04 11:38:58 #海蟾蜍
海蟾蜍(学名:Bufo marinus),又名美洲巨蟾蜍、甘蔗蟾蜍、蔗蟾蜍或蔗蟾,是原产于中美洲及南美洲一种热带地区陆生的蟾蜍,后来被引入澳大利亚,广泛的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的东海岸和北部地区。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次就可以产达几千颗卵。成体长10-15厘米;纪录最大的标本重达2.65公斤及长38厘米。海蟾蜍有毒腺,蝌蚪对于大部分动物也是有具有剧毒的。它们被引入到多个国家来控制害虫,不过由于没有天敌反而成为了害虫及入侵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海蟾蜍原先是用来清除甘蔗上的害虫,故又名甘蔗蟾蜍、蔗蟾蜍或蔗蟾。它们又名美洲巨蟾蜍,因它们的体型很大。海蟾蜍则是来自其学名。它们是由卡尔·林奈所描述。林奈选用此种小名的原因,是因当时艾尔伯特·瑟巴(Albertus Seba)误将海蟾蜍描绘为陆生及水生的。在澳大利亚,海蟾蜍很像当地的汀蟾属、圆蛙属及横斑蟾属生物。分别在于海蟾蜍的眼后有很大的腮腺,鼻孔与眼睛之间没有起脊。它们与澳大利亚泽穴蟾很相似,两者的体型都很大及外表凹凸,但海蟾蜍的虹膜是直缝及呈银灰色的。幼体的海蟾蜍与耳腺蟾属的也很像,但成体大腿的颜色却明显不同。于美国,海蟾蜍与其他蟾蜍属很相似。很易将它们与虎斑蟾蜍混淆,唯一不同的是腮腺前有两个球。海蟾蜍的体型非常巨大。雌蛙明显比雄蛙长,长达10-15厘米。一只瑞典的海蟾蜍就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这只海蟾蜍重达2.65公斤及长38厘米,完全伸展则长达54厘米。较大的海蟾蜍倾向分布在较疏落的群落中。野生海蟾蜍的寿命为10-15岁,饲养下的可以生活得更久,最老的更可达35岁。海蟾蜍的皮肤干燥及疙瘩。眼睛上明显起脊,直斜向吻部。它们有呈灰色、黄色、赤褐色或橄榄褐色,可以有不同的斑纹。眼后各有很大的腮腺。腹部呈奶白色,有黑色或褐色的疙瘩。瞳孔横向,虹膜呈金色。趾间基部有肉质的蹼,前肢没有蹼。幼蟾蜍较为细小,只有5-10厘米长。它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光滑及深色的,有些甚至偏红色的。幼蟾蜍没有腮腺,故毒性较弱。蝌蚪很细小及是黑色的,群栖于水底。蝌蚪长1-2.5厘米。海蟾蜍并不如其名般是水生的,反倒是全陆生的,只有在繁殖时才会走到水边。蝌蚪可以在15%盐度的海水中生存。海蟾蜍喜欢栖息在开放辽阔的草原及林地,尤其是经人工改造的地方,如花园及排水沟。在它们的原产地,它们主要出没于亚热带森林,当中茂密的植物却限制了它们的散布。海蟾蜍的卵是一串凝胶状的产在水中。雌蟾可以一次生8000-25000颗卵,长度达20米。卵是黑色的,表面有薄膜覆盖,其直径约为1.7-2毫米。蝌蚪孵化的时间要视乎水温,水温越高生长得越快。蝌蚪一般会在48小时内孵化,但也可以快至14小时或长至一星期。孵化时往往就有成千条蝌蚪组成一群。蝌蚪细小及呈黑色,需要12-60日来成长至幼蟾。与成体一样,卵及蝌蚪对很多动物都带有毒性。幼蟾一般长10-11毫米,生长得很快。生长率会因地区、季节及性别而异,初期平均生长率为每日0.647毫米,继后减慢至每日0.373毫米。生长率往往在它们达到性成熟时就会减慢。急速的生长率对它们在变态及亚成体的生存有莫大帮助,因为幼蟾会失去了卵及蝌蚪时期的毒性,却又未曾长成可以分泌蟾毒素的腮腺。由于失去了重要的防卫,估计只有0.5%的海蟾蜍能长成成体。海蟾蜍达至性成熟的年龄会按地区而有所分别。在新几内亚,雌蟾会在身长到7-8厘米时就达至性成熟;在巴拿马的则于身长9-10厘米时才达至性成熟。在热带地区,海蟾蜍全年也可以繁殖;在亚热带地区,繁殖期一般只会在较温暖的季节,刚好亦是雨季的开始。估计海蟾蜍的临界高温值为40-42℃,而低温值则为10-15℃。它们的分布地可以因对环境的适应性而有所变更。它们对于失水有高忍耐性,研究发现它们可以忍耐失去身体的52.6%水分,故它们能在热带以外的环境生存。海蟾蜍除了靠视觉来侦测猎物外,也可以使用嗅觉。它们主要吃细小的啮齿目、爬行类、其他两栖类、鸟类及多种无脊椎动物,也会吃植物、狗粮及垃圾。它们习惯会将猎物吞下。海蟾蜍眼睛后有很大的腮腺,背部也有其他的分泌腺。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分泌一种奶白色的液体,称为蟾毒素。蟾毒素对于多种动物都是有毒的,甚至有人因食用海蟾蜍而死亡。蟾毒素在澳大利亚被列为一级药物,与海洛因及大麻同类。蟾毒素的影响与轻度中毒相似,会产生轻度幻觉等刺激,历时少于1小时。甚至有狗在舔海蟾蜍的背之后,出现成瘾症状。由于海蟾蜍只会分泌小量的蟾毒素,而其他毒素相对的剂量较多,食用海蟾蜍可以引起严重疾病或甚至死亡。除了分泌毒素外,海蟾蜍可以扩张肺部令身体膨涨,吓退掠食者。在海蟾蜍的原产地,有多种动物都会掠食它们,包括南美宽吻鳄、大头蛇、鳗鱼、多种鳉鱼、大口汤鲤、一些鲶鱼及朱鹭。在其他地方也有啸栗鸢、东方水鼠、黑鼠及圆鼻巨蜥。也有指茶色蟆口鸱及巴布亚蟆口鸱会吃海蟾蜍。海蟾蜍原产于美洲,分布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南部的格兰德河谷(Rio Grande Valley)至亚马逊盆地中部及秘鲁东南部。这片地区属热带及半干旱的环境。它们在原产地分布得较引入地区为稀疏。在南美洲,沿海每100米就约有20只海蟾蜍,数量远低于澳大利亚的50-100倍。海蟾蜍被引进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太平洋地区),作为害虫的生物控制。早于1840年代以前,海蟾蜍就已从法属圭亚那及圭亚那被引进到马提尼克及巴巴多斯。于1844年就尝试引进到牙买加来减低老鼠的数量,但不成功。于20世纪初,它们被引进到波多黎各来对抗侵袭甘蔗的甲虫。结果非常成功,并阻止了进一步的经济损失,科学家遂于1930年代建议使用海蟾蜍处理害虫的方案。自此,很多国家都模仿波多黎各的例子引进海蟾蜍。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美国科罗拉多州、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日本的小笠原群岛及琉球群岛、大部分加勒比群岛、斐济及其他太平洋岛屿,包括夏威夷。不过,海蟾蜍却反成为了害虫,对原住动物造成威胁。除了作为害虫的生物控制,海蟾蜍也有多种商业及非商业用途。南美洲原住民会将海蟾蜍的分泌液涂在狩猎用的箭上,也有指奥尔梅克人利用来作为麻醉药。在秘鲁甚至会将它们作为食物,但食用前必须清除皮肤及腮腺。日本利用蟾毒素作为春药及头发再生药;中国也有使用来替心脏手术病人降低心率。20世纪中期开始,海蟾蜍可以用来验孕。只要将妇女的尿液注入雄蟾的淋巴囊内,若雄蟾的尿液中含有精子,她就很有可能怀有新孕。使用海蟾蜍会较其他动物快,而且海蟾蜍较易饲养。海蟾蜍因数量丰富,容易处理及便宜,故学校及研究机构都使用来作为实验动物。另外,海蟾蜍的尸体也有价值,可以制作为皮革用品及饰物。也有尝试从它们的身体制作肥料。

相关

  • 格奥尔格·欧姆格奥尔格·西蒙·欧姆(德语:Georg Simon Ohm,1789年3月16日-1854年7月6日),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发现了电阻中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即著名的欧姆定律;他还证明了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
  • 古菌基因组已经完成了测序这个已测序古菌基因组列表包含所有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古菌基因组,要求基因组信息为已组装、注释,并存放于公共数据库中,可公开获得的完整基因组序列。许多生物技术对于古菌有
  • 《恨》(法语:La Haine)是法国导演马修·卡索维茨执导的黑白电影,剧情描述了三位社会边缘青年在郊区一连串暴力事件所衍生的故事。本片获选为第48届戛纳电影节正式竞赛片,并获得最
  • 智慧财产局经济部智慧财产局(简称智慧局或智财局)是中华民国经济部所属机关,前身为成立于1927年的“全国注册局”,负责商标、著作、专利等知识产权和营业秘密事项,也是《商标法》、《著作权
  •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平方公分)(符号为cm²)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 Unit),其定义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m²=10000cm²) (1mm²=0.01cm²) (1公顷=100000000cm²) (1公亩=1000000cm
  • 冷暗物质冷暗物质(英语:Cold Dark Matter,简称CDM)是大爆炸理论在改善的过程中加入的新材料,这种物质在宇宙中不能用电磁辐射来观测,因此是暗的;同时这种微粒的移动是缓慢的,因此是冷的。在2
  • 花神花神可以指:
  • 三重态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系统具有自旋量子数s=1的量子态,其自旋分量有三个允许值,ms =-1,0,+1.在量子力学的概念里,自旋并不是机械性的旋转,而是抽象概念上的,表征粒子的固有角动量的量
  • 保利特·戈达德波莱特·戈达德,一译宝莲·高黛(英语:Paulette Goddard,1910年6月3日-1990年4月23日),美国电影女演员。1940年代,她是派拉蒙电影公司的主要影星。她曾有过多次婚姻,夫君包括查理·卓
  • 冯德培冯德培(1907年2月20日-1995年4月10日),浙江临海县人,中国生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神经肌肉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创建和长期领导中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