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条
✍ dations ◷ 2025-07-18 12:05:29 #原条
原线(primitive streak、又可称为原条、原痕),是许多动物早期胚胎具有的构造,存在于鸟类、哺乳类、爬虫类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原线在许多重要的胚胎发育时期扮演中线的角色,包括胚胎的两侧对称、胚胎原肠形成的位置以及各胚层分布方式等。往后的细胞重排(包含原肠形成、三胚层形成)也根据这条中线进行。原肠形成是第一个破坏胚胎对称的发展阶段,也使得胚胎具有前后之别。同时细胞移动也同时进行着,上下胚层逐渐到达三胚层的原始位置,开始分化形成特殊功能的成体细胞。由于鸡的胚胎比较易于操作,所以通常选用鸟类胚胎做实验。位于上胚层(可以分化成胚胎所有部分的原始胚层)边缘的细胞会分泌化学物质,使胚胎产生前后端的浓度差异,后端细胞被诱导发育成原线的起始点,其他地方的边缘细胞则会受到原线细胞的影响而不再分化出新的原线。另外,也有研究指出下胚层具有主导胚胎发展方向的能力,该实验结果指出将下胚层移除的胚胎会产生多原线的构造。老鼠的下胚层称为前端内脏内胚层(Anterior Visceral Endoderm, AVE)。原线的形成是细胞连续移动重排的动态活动,甚至在原线尚未形成的时候细胞就开始重排了。这种重排方式称为波罗纳移动(Polonaise movemnt),从原本的上下胚层变成三胚层构造。原线对生物伦理学来说相当重要,因为它是伦理规定上一个重要依据,如果一个胚胎产生原线时,由于已被认为已进行分化了,如此胚胎就不能被拿来做实验。通常受精后十四天的胚胎就开始产生原线。两个胚层时期指的是上胚层、下胚层。三胚层时期指的是胚胎外胚层、胚胎中胚层、胚胎内胚层。
.mw-parser-output .chart-content{border-spacing:0;border-collapse:separate}人类胚胎,长2毫米,背侧观,将部分羊膜切开,30倍放大。胚盘哺乳动物侧面观。Moore The Developing Human Clinically Oriented Embryology 7E 人体胚胎学 以临床为导向的胚胎学 作者:Keith L. Moore PhD, FIAC, FRSM T.V.N. Persaud, MD, PHD, DSc, FRCPath (Lond.) ISBN 986-126-071-4
相关
- 著骨点炎著骨点炎(过去也称为:接骨点炎、附着部炎;英语:Enthesitis)是著骨点(英语:Enthesis)(肌腱或韧带附着在骨头的部位)的发炎。它是一种著骨点病变,著骨点发生病变。 早期临床症状类似“锻
- pg皮克,质量单位,符号pg(英语:picogram)。皮克是一个极微少的质量单位。1皮克等于一万亿分之一克(10-12克),当用于药物(如:兴奋剂)或污染物(如:二
- 以色列地以色列地,亦即是迦南地,大致对应于由南地中海东部包围的区域的名字。圣经中,宗教和历史的术语包括迦南地,应许之地,圣地,相当于今日的巴勒斯坦地区。这一领土的界限的定义圣经章节
- 四天工作制四天工作制是一种工作场所或学校使其雇员或学生每星期上班或上学四天而非传统的五天的一种安排。这种安排既有可能是因为弹性工作制,亦有可能是为了减少成本。2008年,美国犹他
- 触觉触-压觉是触觉和压觉的统称。它们是皮肤受到触或压等机械刺激时所引起的感觉。两者在性质上类似。触点和压点在皮肤表面的分布密度以及大脑皮层对应的感受区域面积与该部位
- 拉斐尔房间四间拉斐尔客房(Stanze di Raffaello)是梵蒂冈宫内的一组客房,教宗住所的公共部分。它们以拉斐尔及其工作室创作的壁画著称。它们连同西斯廷礼拜堂内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构成标
- 贤者之石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或神话中的物质,其形态可能为石头(固体)、粉末或液体。它被认为能将卑金属变成黄金,或制造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万能药,又或者医治百病
- 法律渊源法的渊源,简称法源(sources of law ),基本含义是法的来源或法的栖身之所,亦称法律的形式,指在某特定国家或政权的法律存在形式。法的渊源一词发源于古罗马的Fontes juris,普遍使用
- 每日电讯报《每日电讯报》(英语:The Daily Telegraph),英国大开型报章,成立于1855年6月29日,是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星期日电讯报》是其姊妹刊物。每日电讯报早期政治立场亲英国自由党
- 记忆效应记忆效应(英语:memory effect)是一种发生在某些充电电池上(如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经过多次充电后导致电池容量减少的现象。当镍镉电池(NiCd)或镍氢电池(NiMH)在多次没有完全放电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