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月车站

✍ dations ◷ 2025-08-13 21:25:06 #日本都市传说,远州铁道,铁道文化,滨松市,网络迷因,2ch,网络文化,虚构建筑物,Twitter

如月车站(日语:きさらぎ駅きさらぎえき )是日本论坛网站2ch上流传的都市传说。由于事件没有实质的证据、疑点重重。有人更认为是为铁道迷编造出来的故事,对于都市铁道爱好者来说,最后一班电车具有独特的美感,因此很多人认为如月车站是虚构的。2010年开始,该都市传说透过网络传至其他亚洲国家,引起网民的热烈讨论。

日本论坛网站2ch上流传数年的都市传说:一名网名叫莲实的男子(真实身份或许是一个叫作叶纯的女子)在深夜搭乘电车时,无意间搭到一个不存在的车站“如月车站”;起初她很热切地将在车站的所见所闻与2ch网友即时分享,最后却没想到自己会下落不明。

事件发生于2004年1月8日晚上,莲实在晚间11时搭上一列电车,经过20分钟的行驶后,她疑惑地在2ch上留言说:平时这班车只要7、8分钟就会停站,今天却迟迟未停下来。有网友建议他去车长室询问,莲实照作后却没有获得车长的回应。在列车通过一条陌生的隧道后,于凌晨12时停在如月车站月台。

莲实在车站里发现空无一人,出站后外面也是空荡荡,她用手机网络搜寻也找不到自己的所在位置。接着她困惑地向家人求救,希望能够帮忙报警,但却被警方当作恶作剧电话,原因是事实根本没有“如月”这个车站。

随着时间越来越晚,莲实不断在2ch上与网友聊天,她在凌晨2时留言说他在附近听到铃铛及太鼓的声音,还出现一名单脚的老伯。网友们惊觉不对并指示莲实顺着隧道迅速离开。最后莲实在走出隧道后,碰上一个陌生人,而对方还好心表示愿意免费载他一程。

莲实无视网友的阻止上了陌生人的车,并于凌晨3时44分留下最后一篇文章,她说:“驾驶把车往山上开,始终沉默不语,我打算趁机逃跑。”从此以后,莲实就再也没在2ch发过文。

7年以后,有个自称是莲实的网友,在原文底下留言,说自己回到一开始搭车的车站了,但是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七年,父母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来车站接他。

2ch原始对话里没有出现“如月”这两个汉字,所谓的如月车站是日文翻译中文版过来的。原始对话中另有一种解说,认为“Kisaragi”是“鬼”的意思,这是当作姓氏的时候,但也有可能翻译成其他东西,如“木皿仪”。“Kisaragi”和汉字发音毫无关系,古语对应的含义有可能是“衣更著”(天寒添衣)或者“生更ぎ”(草木更生)。这是网上一些解说者的说法之一。

远州铁道方面认为该虚构车站是将“鹭之宫站”(日语:さぎの宮駅)的站名改造而成。

事件过后,网上出现第二名网友“@radio_buna”自称造访了“如月车站”,并在网上公开该车站及电车的照片。这第二名访客指出,他是在关东地区搭乘电车,在过了千叶以后,才发觉自己到了一个奇怪的车站;这里的时间比网络上快了1个多小时,且当晚关东地区明明传出有大地震发生,他却一点都没感觉。幸运的是,第二名造访者顺利离开“如月车站”,他在进入一间超商后,车站就消失了,后来他查看票卡上的乘车资讯,也没有“如月车站”的出站纪录。有网友对比他上传的照片,发现车站的站牌样式竟是属于关西地区,而电车也不是都会区附近的车种,有网友认为这是一个玩笑,但也有人坚信先后两名同是“受害者”,确实进入了“如月车站”的平行空间。

在2012年,网上出现第三位自称人进入了“如月车站”,昵称为“びゃくらん”(现改为辟蓝),他的Twitter往前纪录被隐藏起来。事发2012年8月19日晚上11时,电车上原本是女生的广播变成男生的声音广播:“接下来是终点站如月车站”。月台上没有站牌,剪票口是关闭的,完全没有任何人。打电话给任何人都无法接通。第三位的他开始在Twitter上向人求助。他表示只要拍照,手机会显示内存不足而强制退出,即使删除了手机里的照片还是一样不能拍照,更无法用手机取得目前的所在位置。他更表示自己身上带有手机的电池和充电器,确保手机是有足够的电源。原本他想试着从贩卖机上找到此处地址,却发现地址的部分已经被刮除了,在时刻表旁发现了一些无法辨认的文字。这时他想离开车站,却被网友阻止。由于无论打电话,重要的人回电接起来后却没有声音,令他情绪一度变得很暴躁。最后他睡在车站。半个小时后因为朋友“ゆめちゃん”的电话惊醒,醒来后发现自己睡在神奈川县的小田原站。

有人认为如月车站只是网上的创作,其原型为东海地方的天龙滨名湖铁道,其中在滨北站有一个支线可以到宫口站,中间有一个大神社,由于当地的神主和巫女宁愿开车也不要搭铁路,此车站后来就荒废了,废线后偶尔会有通往旧路的不明班车,当地居民认为这是狐仙的玩笑,所以就传出了"不要搭该车"的都市传言。

相关

  •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或TGN)是一个严重的神经性慢性疼痛症,主要影响三叉神经(也称为第五对脑神经:由三个分支的神经将面部感觉传导到大脑,并且从大脑控制面部运动的
  • 4f14 5d9 6s12, 8, 18, 32, 17, 1蒸气压第一:870 kJ·mol−1 第二:1791 kJ·mol主条目:铂的同位素铂(拼音:bó,注音:ㄅㄛˊ,粤拼:bok6,英语:Platinum),化学元素,俗称白金,化学符号为Pt,原子
  • 陈定信陈定信(1943年7月6日-),非博士出身的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院长,一路从医师做到医学院院长,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并于2005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定信早年跟随宋瑞楼教授研究
  • 台北市 (州辖市) */?)是台湾日治中后期(1920年-1945年)存在之行政区,也是当时台湾的首府,隶属于台北州;为台北州州治、以及台湾日治时期最高统治机关台湾总督府的所在地,因而有“岛都”的称号,与被
  • 苗语罗泊河次方言苗语罗泊河次方言是苗语川黔滇方言的一支,使用这个次方言的苗族约有5万多人,居住于贵州省中部落北河流域一带。罗泊河次方言只有三至四个声调,为苗瑶语言中最少。除此之外,罗泊
  • 修道院长宫修道院长宫(波兰语:Pałac Opatów w Oliwie)是位于波兰格但斯克的一座洛可可式宫殿建筑。宫殿始建于15世纪,分为旧宫和新宫。战间期时这里曾是博物馆,展示格但斯克(但泽)地区的历
  • 麒麟站.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赤色分子《赤色分子》(英语:)是一部发行于1981年的美国剧情片,由沃伦·比蒂执导,主演为沃伦·比蒂和黛安·基顿。除了比蒂和基顿,爱德华·赫尔曼、杰克·尼科尔森、保罗·索尔维诺、莫林·
  • 范霍夫奇点范霍夫奇点(Van Hove singularity),或范霍夫奇点,指在晶体的态密度(Density of State,DOS)中出现的一类奇点(不光滑点)。范霍夫奇点处的波矢通常和布里渊区的临界点有关。对于三维晶
  • Turnkey一站式方案(英语:turnkey project,又称turnkey,turn-key),是一种专案类型,指的是卖方将专案架设好并调整完成,在可立即使用的情况下卖给买家,是科技业中一种常见的技术转移方式。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