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断层

✍ dations ◷ 2025-07-06 02:30:47 #台湾断层

旗山断层(英语:Chishan Fault),位于高雄市的活动断层,属于逆断层兼具左移分量,主断层带主要由断层泥组成,台湾南部两条主要的活动断层之一,乃是目前高雄市唯一一类活动断层。地质学家陈文山的研究中旗山断层乃由北向南延伸,经田寮后于燕巢附近进入海岸平原,之间并无通过主要河流,仅东北端有楠梓仙溪穿过。在过大社后转向南经澄清湖东侧与大社丘陵之间凹谷,之后沿着凤山丘陵西侧进入海域,并于澄清湖西侧前缘另存一分支断层,而成澄清湖的丘陵地形。主要断层敏感区分布于高雄市之旗山区、田寮区、燕巢区、大社区及仁武区。

旗山断层为台湾西南部位置最东侧,可能最先形成之逆冲断层,于7000多年之内曾经活动,截切全新世冲积层,为中央地质调查所列第一类活动断层,由一个主断层以及多个分支断层组成的断层变形带。变形带宽度约40-400米之间,主断层的变形带宽度为9-30米。目前断层地体活动相当活跃,于小岗山断层以东至旗山断层之间,每年均有抬升,速度约6-32毫米/年。之前认为断层向北连接内英断层(大井上义近 1928年),但近来的调查显示两断层的特性不同。而中寮隧道附近,旗山断层与龙船断层相当接近,两断层带合并宽度约500米。

旗山断层上盘地层采于高雄区域,由老至年轻分别为乌山层、盖子寮页岩、南势仑砂岩、大社层与岭口砾岩、台地堆积层与冲积层。断层下盘地层采自台南区域之南侧,由老至年轻分别为乌山层、古亭坑层。断层上盘以中新世晚期的乌山层为主,断层的下盘则以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古亭坑层与崎顶层为主。

分布在旗山断层沿线共有南势湖、千秋寮、乌山顶、深水泥四个泥火山区,其中泥火山之气体喷发量,以旗山断层走向转折处之乌山顶附近喷发量最大。根据GPS位移数据的研究显示,此区泥火山气体喷量发,时间轴上的趋势,与旗山断层的水平位移关系不大,但与垂直位移相关较大。其中一个泥火山研究资料显示,喷发量较高的时期正好都在农历15号左右,此泥火山活跃度推测与地潮活动应有相关。

中山大学廿四公顷的仁武新校区预定地,由中央地质调查所发出警告,依2014年底公告的“旗山活动断层地质敏感区”范围套叠图,显示旗山活动断层敏感区从新校区穿心通过,导致整个计划必须重新通盘检讨。

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国道三号)田寮3号高架桥及中寮隧道受到龙船断层与旗山断层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跨越龙船断层处,约有每年43mm之缩短量与4 mm之左移分量。跨越旗山断层处,约有每年33mm之伸张量与10mm之右移分量,垂直速度有每年约80mm的速度量差异。自中寮隧道通车以来,北洞口每年抬升8公分,高架桥伸缩缝每年挤压6公分,至今累积变形超过130公分。国道3号田寮3号高架桥及中寮隧道长期改善工程已于2017年3月15日开工,拆除高架桥改为软性路堤,隧道顶拱与侧壁拆除等作业。

相关

  •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英语: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拥有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功效,降低第二信使(cAMP或cGMP)的水解,因而提升细胞内cAMP或cGMP的浓度。有些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选
  • 电子设备电子学(英语:Electronics),是用包括有源电子元器件(例如真空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与之相关的无源器件等电子组件来构成电路的互连技术。有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和控制电
  • 纽约大学医学院纽约大学医学院(英语: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是纽约大学的医学院。1841年成立,最初叫大学医学院,1960年改为现在名字。校友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曾获得1970年
  • 国树国树是指代表一个国家的树,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国树,也有些国家的国花与国树相同。
  • 林楚林士弘(6世纪?-622年),祖籍福建莆田,祖林英,由莆田北螺村移居洪州鄱阳。饶州鄱阳县(今江西鄱阳县)人,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之一。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5年)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兵,攻占豫章
  • 铜仁市铜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市境南邻黔东南州,西接遵义市,北与重庆市毗邻,东与湖南省湘西州、怀化市相接。地处黔、湘、渝三省市交界之武陵山
  • 小井土正亮小井土正亮(1978年4月9日-),前日本足球运动员。
  • 科技的社会形塑根据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与大卫‧艾吉(David Edge)于“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一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的社会形塑(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SST)的中
  • 李炳文 (消歧义)李炳文可以指:
  • 法泰哈巴德法泰哈巴德(Fatehabad),是印度哈里亚纳邦Fatehabad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9863(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9863人,其中男性31953人,女性27910人;0—6岁人口8417人,其中男4729人,女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