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短吻鳄

✍ dations ◷ 2025-11-24 00:32:46 #美国短吻鳄
美国短吻鳄(学名: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又称密西西比河鳄,是西半球大型的鳄鱼物种。雄性鳄长达4米以上,雌的不到3米。幼鳄为黑色,身上点缀著无规律的黄色横向带纹,到了成年时就会消失,因为黄色斑纹会逐渐被黑色素及藻类遮蔽。美国短吻鳄有圆而宽的口鼻部,上颌每侧有齿17-22枚,下颌每侧17-22枚;躯干部背面的角质鳞共有18横列,其中8列较大;趾间有不完全的蹼。其体色与美洲鳄(Crocodylus acutus)不同,后者的体色为棕色,而且口鼻部较尖细,与原产自中国的扬子鳄有亲缘关系。美国短吻鳄主要分布于美国东南部,栖息在淡水湿地里。公美国短吻鳄在繁殖时期会扯动喉部发出低频的鸣叫,借由水的震动传播至远处。母鳄借由鳞片上名为的"机械受体"的黑点感受震动的大小,并和震动频率最大的公鳄交配。当母鳄产卵时会将蛋埋藏于许多不同的地方,增加幼鳄的存活率。当蛋内的温度维持在摄氏31.5度时便会孵出公鳄,低于或高于此温度的就是母鳄。美国短吻鳄的幼鳄会以无脊椎动物、青蛙及鱼类为生,而成年之后就改吃龟、水鸟及哺乳动物。它们为了捕捉于水面上的雀鸟进食,它们有时会突然用其尾部支撑著身体站起来。它们通常在清凉的黄昏捕食。美国短吻鳄袭击人类纪录远比其他鳄鱼少,但有时仍会有有意外发生。它们于1960年代由全猎杀改为受保护育动物,族群数量已逐渐增加,而事实上,它们于某些地区仍被视为不受欢迎的危险动物而被人驱逐。

相关

  • E00-E90ICD-10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为WHO规定的已发现的各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患 (E00-E07)糖尿病 (E10-E14)其他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疾患 (E15-E16)其他内分
  • 脊椎动物见内文脊椎动物亚门(学名:Vertebrata;拉丁文词根“vertebra”意为脊椎骨),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下的一个亚门。目前所知最早的脊椎动物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发现的丰娇昆明鱼,距今约5.2
  • 单倍体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只有一组最基本的称为“单套”或“单倍体”(haploid),两组备份称为“双套”或“二倍体”(diploid)。多倍体的细胞则有更多套的染色体。其中
  • 选择压力演化压力,或选择压力,可以被认为是外界施与一个生物演化过程的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所谓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或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即是说,自然界施与生物体选择压力从而
  • 教育美国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由三级政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学区)控制和资助。在小学和中学,课程、资金、教学和其他政策都由当地选举产生的学区委员会决定。学区通常根据官
  • 醉虾醉虾,是一种用虾制作的中国菜肴。这道菜不同地方做法不同,一般是把虾浸渍于酒中,一些地方是生吃,一些则是煮熟后食用。由于活的淡水虾可能有肺吸虫寄生,可能对食用者是一个严重的
  • 全身性发炎反应症候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一个影响到整个身体的炎症反应。它是身体的应激性反应,是机体应对一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的方式。虽
  • 羧酸.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弯曲菌属见内文弯曲菌属(学名:Campylobacter),又名曲状杆菌属或弯曲杆菌属,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属。曲状杆菌属的型态就是折曲了的一般杆菌,呈“逗号”状或S字型。本属绝大多数物种均为
  • 颅神经脑神经(Cranial nerves)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区别于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它们是直接由脑发出的。在人类中,传统上认为一共有12对脑神经,其中有10对分布于头面部。除第1及第2对外,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