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斯悖论

✍ dations ◷ 2025-05-17 18:03:51 #数学悖论,网络流,交通

布雷斯悖论(英语:Braess's paradox)是1968年由德国数学家迪特里希·布雷斯(德语:Dietrich Braess)提出的一个悖论,它是指在一个交通网络上增加一条路段反而使网络上的旅行时间增加;这一附加路段不但没有减少交通延滞,反而降低了整个交通网络的服务水准。这种出力不讨好且与人们直观感受相背的交通网络现象主要源于纳什均衡点并不一定使社会最优化。

考虑右图中的交通网,有4000辆车打算在其中路上通行。通过的时间从起点到A点和从B点到终点均是路上车的数量除以100,而从起点到B点和从A点到终点均是固定的45分钟。如果近路不存在(即交通网上只有4条路),从起点到A点到终点需要的时间是 A 100 + 45 {\displaystyle {\tfrac {A}{100}}+45} ,而从起点到B点到终点需要的时间是 B 100 + 45 {\displaystyle {\tfrac {B}{100}}+45} 。如果其中一条路的通过时间较短,是不可以达到纳什均衡点的,因为理性的司机都会选择较短的路。因为有4000辆车,从 A + B = 4000 {\displaystyle A+B=4000} 可以解得平均 A = B = 2000 {\displaystyle A=B=2000} 这样每条路的平均通过时间都是 2000 100 + 45 = 65 {\displaystyle {\tfrac {2000}{100}}+45=65} 分钟。

现在假设有了一条近路(如虚线所示),其通过时间接近于0,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司机都会选择从起点到A点这条线路,因为就算所有的车都走这条路,通过时间也不过40分钟,小于起点到B点的45分钟。到达A点之后,所有的司机都会选择从用接近0的时间行驶到到B再到终点,因为就算所有的车都走这条路,通过时间也不过40分钟,小于A点到终点的45分钟。这样所有车的通过时间是 4000 100 + 4000 100 = 80 {\displaystyle {\tfrac {4000}{100}}+{\tfrac {4000}{100}}=80} 分钟,比不存在近道的时候还多了15分钟。就算不走这条路,时间也不会缩短,因为原先的路线(起点→A→终点;起点→B→终点)的时间都变成了85分钟。如果大家都约定好不走近路,那么都可以节约15分钟的时间。但是,由于单个的司机总是能从抄近道上获益,所以这种约定是不稳定的,布雷斯悖论便出现了。

相关

  • 植物人神经科神经科 ICD10 =持续性植物状态(英语: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缩写为 PVS),是指大脑已经完全或大半失去功能,亦即已经失去意识,但尚存活的人。这类病患俗称为植
  • 可用意识时间可用意识时间(Time of useful consciousness,简称TUC)是指一个人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所能够进行飞航任务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是从氧气供应的中断或暴露在缺氧环境中开始
  • 粒径粒径是指如岩石或其他固体单一个粒子的物理尺度。颗粒物质的大小范围可由极小的胶体,经黏土、粉砂、砂、砾,至岩石。不同尺度范围的名称以巫登–温特瓦分级(Udden_Wentworth s
  • span class=nowrapPtClsub2/sub/span二氯化铂也称为“氯化亚铂”或“氯化铂(Ⅱ)”,是由氯元素与铂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PtCl2。二氯化铂能以两种晶型存在,这两种晶体都具有反磁性,皆为无味、不溶于水的淡
  • 富士苹果富士苹果又称富士山苹果,是苹果的栽培种之一,是由日本青森县藤崎町农林省园艺试验场东北支场的培育者于1930年代末期培育的,并于1962年引进市场。富士苹果是由美国的红元帅苹果
  • 低地国低地国家(荷兰语:de Nederlanden,法语:les Pays-Bas),又译低地诸国(英语:Low Countries),是对欧洲西北沿海地区的称呼,广义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与德国西部;狭义上则仅
  • 2020年泉州欣佳酒店倒塌事故2020年泉州欣佳酒店倒塌事故,应急管理部命名为福建省泉州市欣佳酒店“3·7”房屋坍塌事故,发生于2020年3月7日,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常泰街道南环路的欣佳快捷
  • 帕维尔·波里索维奇·阿克雪里罗得帕维尔·波里索维奇·阿克雪里罗得(俄语:Па́вел Бори́сович Аксельро́д 1850年8月25日 – 1928年4月15日 )是一位俄罗斯犹太人孟什维克、马克思主义
  • 大同天国大同天国,是指1951年至1953年期间在陕西黄陵县等地,由大同天国世界道首领黄德功为首成立的一个秘密结社政权。1951年,一贯道成员黄德功等人开始进行暴动的前期筹备工作,缝制旗幡
  • 维也纳司法宫司法宫 (德语:Justizpalast) 是奥地利最高法院 () 的所在地。1875年至1881年,这栋新文艺复兴建筑落成于维也纳内城区戒指路的施梅林广场(Schmerlingplatz)。 除了最高法院之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