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斯悖论

✍ dations ◷ 2025-07-15 07:08:38 #数学悖论,网络流,交通

布雷斯悖论(英语:Braess's paradox)是1968年由德国数学家迪特里希·布雷斯(德语:Dietrich Braess)提出的一个悖论,它是指在一个交通网络上增加一条路段反而使网络上的旅行时间增加;这一附加路段不但没有减少交通延滞,反而降低了整个交通网络的服务水准。这种出力不讨好且与人们直观感受相背的交通网络现象主要源于纳什均衡点并不一定使社会最优化。

考虑右图中的交通网,有4000辆车打算在其中路上通行。通过的时间从起点到A点和从B点到终点均是路上车的数量除以100,而从起点到B点和从A点到终点均是固定的45分钟。如果近路不存在(即交通网上只有4条路),从起点到A点到终点需要的时间是 A 100 + 45 {\displaystyle {\tfrac {A}{100}}+45} ,而从起点到B点到终点需要的时间是 B 100 + 45 {\displaystyle {\tfrac {B}{100}}+45} 。如果其中一条路的通过时间较短,是不可以达到纳什均衡点的,因为理性的司机都会选择较短的路。因为有4000辆车,从 A + B = 4000 {\displaystyle A+B=4000} 可以解得平均 A = B = 2000 {\displaystyle A=B=2000} 这样每条路的平均通过时间都是 2000 100 + 45 = 65 {\displaystyle {\tfrac {2000}{100}}+45=65} 分钟。

现在假设有了一条近路(如虚线所示),其通过时间接近于0,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司机都会选择从起点到A点这条线路,因为就算所有的车都走这条路,通过时间也不过40分钟,小于起点到B点的45分钟。到达A点之后,所有的司机都会选择从用接近0的时间行驶到到B再到终点,因为就算所有的车都走这条路,通过时间也不过40分钟,小于A点到终点的45分钟。这样所有车的通过时间是 4000 100 + 4000 100 = 80 {\displaystyle {\tfrac {4000}{100}}+{\tfrac {4000}{100}}=80} 分钟,比不存在近道的时候还多了15分钟。就算不走这条路,时间也不会缩短,因为原先的路线(起点→A→终点;起点→B→终点)的时间都变成了85分钟。如果大家都约定好不走近路,那么都可以节约15分钟的时间。但是,由于单个的司机总是能从抄近道上获益,所以这种约定是不稳定的,布雷斯悖论便出现了。

相关

  • 马约诊所坐标:44°1′20″N 92°28′0″W / 44.02222°N 92.46667°W / 44.02222; -92.46667梅奥诊所医学中心(英语:Mayo Clinic),又译为梅奥诊所、梅约诊所、马约诊所,是世界最著名的医疗
  • 东亚的都市以下列出东亚的主要都市及其人口数: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公布的“东亚都市景观变化”报告,2000年到2010年,东亚地区的都市人口新增近2亿人,东亚地区人口数超越10万的都会区已
  • 世界杯冠军国际足联世界杯(英语:FIFA World Cup),是由国际足球联合会于1930年成立的一项足球比赛,国际足球联合会成员国的男子国家足球队有资格参加。赛事除了1942年和1946年因第二次世界大
  • 高雄市的负债高雄市的负债又称为高雄市的举债是指高雄市政府的债务。包括高雄市本身的债务,以及2010年合并高雄县,所继承高雄县的债务。高雄市政府至2019年1月18日时,1年期以上债务为2,431
  • 五岳五岳,又作五嶽,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为东岳山东的泰山、西岳陕西的华山、中岳河南的嵩山、北岳山西的恒山、南岳湖南的衡山,有些研究认为,“五岳”一词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
  • 蒙特利尔工程学院大屠杀蒙特利尔工程学院大屠杀(法语:Tuerie de l'École polytechnique de Montréal,英语:École Polytechnique massacre),又被称为蒙特利尔大屠杀,是1989年12月6日发生于加拿大蒙特利
  • WIMP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英语: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简称WIMP),是一种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的粒子,是暗物质最有希望的候选者。理论预言这种粒子应该有以下两个特点:由
  • 朱一贵事件朱一贵(1690年-1722年),小名祖,福建漳州长泰人,是台湾清治时期首位大型武装起义举事者、清治三大民变朱一贵事件的发动人。举事期间,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永和,并受众人拥戴为中兴王
  • 美国跨党派政治任命列表美国总统通常在内阁及其他职位上任命与自己相同政党的人物。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组建的内阁中曾包括一些他的政敌,而自此之后的总统基本都在内阁中任命自己政党的成员。跨
  • 安东尼·贝伦森安东尼·查理斯·贝伦森(英语:Anthony Charles "Tony" Beilenson,1932年10月26日-2017年3月5日),美国纽约州新罗谢尔人,犹太人、美国民主党党员,曾代表南加州出任美国国会参议员(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