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莲雾
✍ dations ◷ 2025-09-02 17:20:11 #莲雾
莲雾(学名:Syzygium samarangense),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叫做水蓊,又名天桃,别名辇雾、琏雾、爪哇蒲桃、洋蒲桃,是桃金娘科的常绿小乔木。因其果实长得像铃铛,亦称为bell-fruit。原产于马来群岛,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台湾普遍栽培,是一种主要生长于热带的水果。莲雾的颜色有暗红色、淡红色、绿色、白色。莲雾着色主要受阳光照射影响,因为长在土里冬季因生长时间长且日照短,果色较红且泛黑,果实较熟,甜度也会提高。而夏季因日照强、且温度高生长快,果色较淡,若照顾得宜并不会影响甜度。挑选莲雾有句口诀“黑透红、肚脐开、皮幼幼、粒头饱”,从外观来看,最好是果皮深红具光泽、脐底够黑、果脐开阔、没有斑点及粉状物。当然,果粒越沉重、倒著放时平稳不倒者,表示没有过多的海棉体组织,果实果肉组织很密实。人们把它视为消暑解渴的佳果,习惯用它煮冰糖治干咳无痰或痰难咯出。莲雾果实中空(也有实的),状如蜡丸,在宴会席上人们还喜欢用它作冷盘,口感甜中带酸。印尼与马来西亚称莲雾为“jambu”,荷兰人将之引进台湾时音译为莲雾。其学名中的种小名为“samarangense”,因其模式标本产地——三宝珑而得名。生育期25°C-30°C,冬季无霜害;7°C时花蕾、幼果即遭寒害而脱落;10°C时接近采收的果实也会受害脱落。周年常绿,多次抽枝,多次开花结果,生长量大,结果也多,对水分要求高,周年均需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凡水边的莲雾,生长必壮,且耐痨性也强,经常受浸的地区也正常生长,开花结果,防止骤雨而裂果。结果期遇上大风、台风,枝易折,应注意防止。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微酸性到微碱性土壤均适合生长,结果良好,忌不肥不湿。冬春果大而脆,水分少,糖分高,肉厚,无种子(四月中下旬以后开花其果才有种子),若冬春发果期间树萌发多量新梢,对果实品质不利,应抑制其萌发。莲雾采收后可在室温保存约一周。主要用扦插,选2-3年生枝条,15-20厘米长,插入沙床2/3,注意遮荫保湿,1-2个月生根,也可以空中压条,或种子育苗。可于2-4月春植或8-9月秋植。在温度高的地区也可 11-12月种植,行距初期4 x 5米,数年后间伐至8 x 8米。为得到一年多次生产,可进行催花处理:主干在离地60厘米左右截短,主干保留3-4主分枝,主分枝在30厘米左右再截短,在每个主分枝再保留3-4次分枝,次分枝在30厘米左右再截短,以后可任其生长,只对徒长,过密进行处理。另外,下垂枝结果性能良好,应尽量保留。有炭疽病、果腐病、金龟子、介壳虫、毒蛾、蚜虫、避债蛾、蓟马、瘿蚊,但因莲雾结果期长及果皮薄,所以不适合使用农药,特别是剧毒、吸收或长效农药。莲雾果实可鲜食,也可加工酿酒、腌渍作为蜜饯或为烹调料理材料使用。营养成分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B、C等。莲雾树大而茂密,热带地区的人们常在树下乘凉。莲雾味甘,性平,带有特殊的香味,是天然的解热剂。由于含有许多水分,在食疗上有解热、利尿、宁心安神的作用。
莲雾是一种可治多种疾病的佳果,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疮出血、胃腹胀满、肠炎痢疾、糖尿病等症。中医药学认为莲雾‘性平味甜’,功能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在中医食疗理论上,将莲雾煮冰糖食用能止咳除痰,而将莲雾抹上微量食盐食用可治消化不良。台湾民间有“吃莲雾清肺火之说”。
相关
- 脏腑脏腑,是中医对内脏的总称,通称五脏六腑。根据《素问‧五脏别论篇》,“脏”指的是人体内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加上心包即为六脏),主要功能为生化和蓄存精气;以及六腑,即:胆、小
- 周围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英语: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缩写为PNS),又称外周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统、边缘神经系统或末稍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除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部分。脑
- 组氨酸代谢组氨酸(英语:Histidine,, C6H9N3O2)简写为His或H,α氨基酸结合咪唑官能团。是存在于蛋白质之中最普遍的23种氨基酸之一。初以为只针对婴幼儿是必需的,较长期的研究表明,它也是成年
- 梅尔刻度梅尔刻度(又称Mel尺度,英语:Mel scale)是一种非线性刻度单位,表示人耳对等距音高(pitch)变化的感官,基于频率定义,由Stanley Smith Stevens(英语:Stevens)、John Volkman(英语:Volkman)
- 意大利战争意大利战争(意大利语:Guerre d'Italia del XVI secolo)又称哈布斯堡-瓦卢瓦战争,是1494年至1559年间一系列战争的总称,战事地包括多数意大利城邦、教宗国、西欧各主要国家(法国、
- 猫科海绵状脑病猫科海绵状脑病(英语:Fel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缩写为FSE),又称狂猫病,一种猫科动物的脑病变,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类似于牛海绵状脑病,因为朊蛋白而引起。已知这种疾病
- 列国印度列国时代(梵语:महाजनपद,Mahajanapada,意为“大国”,约前600年—约前300年),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承印度吠陀时代。主要是十六大国并立争霸,这些大国主要分布在印度中
- 俄罗斯政治俄罗斯联邦实行的政治体制是联邦制,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总统是国家元首,任期6年,可以
- 威尔士历史在威尔士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骸是尼安德特人的颚骨,发现于北威尔士埃尔威河谷的Bontnewydd Palaeolithic site遗址,大约在2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威尔士的凯尔特人在罗马帝
- 蚬蚬是双壳纲帘蛤目蚬科水生软体动物的统称。台湾闽南语为蜊仔(lâ-á)。此科蜊类会将壳内孵化的幼体排至周围水中(卵胎生)。其幼体比邻科泥蚬科(Sphaeriidae)要更小。根据2016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