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划花三鱼小碗是北宋年间(公元960-1127年)耀州窑出品之食器,为典雅橄榄青色青瓷作品,从其成色器型可约略判断为北宋中期之后成熟的代表作品。现存于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青瓷发展成熟最早可自唐越窑算起,承继其风而至宋代则有耀州窑、汝窑、龙泉窑等窑系,而各地因着特殊的土质及釉料烧制等技术差异,往往烧制出各色各样的青瓷。其中耀窑青瓷往往兼有“越器”之称。
北宋一百多年间是耀州窑烧瓷之鼎盛期,从黄堡镇元丰七年立之的德应侯碑或可窥其烧瓷产业之蓬勃发展,另外在考古遗址中也可发现其最初做为民间主要青瓷产区,到后来负有“十里窑场”之盛名。而从其精致的物质文化器物呈现,也可一窥北宋因着手工业及商业发展,使其社会经济达到空前水平。
耀州窑依其发展阶段及产品特色约略可分为以下三期:
本件作品应为北宋中晚期耀州窑出品,非属考古出土器物,推测应是进献宫廷所作而传世。
全高5.1公分,口径14.3公分,足径3.9公分。
有别于北方定窑白瓷与南方汝窑天青色,耀州窑之瓷器为橄榄绿色,色泽温厚,釉质细润。
器内外口缘下划浅线一周。器内壁刻划小鱼三尾,对称严谨,鱼身姿态生动,夹以隙地以竹篾划波浪纹。器外壁斜划圆弧短线,不规则间宛似花瓣纷飞。
从其侈口、浅腹碗形可推断应是宋代中后期作品,有别于早期碗型多以圆腹为主。并早期耀瓷多以素面为主,纹样较少,若有也多于外壁,中后期方有多种多样图案,且技法演变为浅浮雕之划花。此外,其瓷胎细致,釉色呈现典雅之橄榄青,温润如玉的质感恰如《德应侯碑》所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综上所述,不论从釉色、器形、纹样等,均可见此青瓷划花三鱼小碗为北宋中期耀州窑代表作品。
本件作品纹样以中心点为基准,向四周做放射配置,为“旋子”(推磨子)形式,藉水波纹填补三尾鱼纹间隙,而成一整体式样,在水波的变化间呈现出耀瓷对称与平衡的装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