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汽油弹

✍ dations ◷ 2025-09-15 07:46:35 #凝固汽油弹
凝固汽油弹(英语:napalm),亦称烧夷弹,是几种武器用途的可燃液体之总称,大多以胶状汽油为主成分。“napalm”指的是凝固汽油弹中用来与汽油混合以产生胶质燃剂的黏稠剂成分。此词是由它的研发者——路易·菲塞(Louis Frederick Fieser)所领导的哈佛大学化学家团队所命名,是naphthenic(环烷酸)与palmitic acid(棕榈酸)的铝盐的混成词,制造凝固汽油弹时会将这两种成分加入可燃物质使其胶质化。凝固汽油弹早期主要被用来攻击建筑物,之后演变为对人员杀伤用武器,其主要通过黏附在人员表面持续燃烧来造成伤害。人类在战争中使用火焰已有很长一段历史,譬如古希腊时期的希腊火便已经开始使用燃油作为燃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德国人首先设计为步兵便携式燃烧武器;战争后期,双方各自研发出各式各样的喷火器。早期的流质燃剂容易喷溅又难以附着在目标物上,难达到集中杀伤的目的。美国发现改用胶状汽油(gasoline gel)可以提升喷火器的射程与效用,但是制造胶状汽油须使用大量的天然橡胶,但天然橡胶不仅价格昂贵、产量较低,且在二战初期,日军占领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等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后,同盟国的橡胶来源基本上被切断。天然橡胶的各种缺点引起了杜邦、标准石油公司和哈佛大学的一些研究人员的注意,他们经过大量的努力后研发出能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合成橡胶,并且可以用于汽车轮胎、坦克履带和雨衣等各种用途。1942年,哈佛大学由美军化学部队(U.S. Chemical Warfare Service)路易教授(Louis Fieser)领导的团队首先研发出可应用于合成橡胶的凝固汽油 。并在1942年4月中旬,他们又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棕色干燥粉末,粉末本身并不具有粘性,但与汽油混合后就变得极度粘稠与易燃。路易教授的一个同事建议在凝固汽油中加入磷,可增强凝固汽油的杀伤性,使凝固汽油会渗入肌肤,并继续燃烧,造成更加严重的烧伤。1965年至1969年,陶氏化学公司为美军量产了凝固汽油-B(napalm-B),以苯和聚苯乙烯为粘稠剂。但当凝固汽油-B的巨大伤害性被媒体报道后,陶氏化学便迅速停止了相关产品的研发。与此同时,凝固汽油-B成为了越南战争的标志之一。第一次使用是在1944年3月6日,美国空军空袭柏林。美国与其他同盟国军队使用凝固汽油弹黏稠剂,用来改善喷火器与炸弹的可燃液体成分。他们进一步提出此黏稠剂与汽油的混合比例公式,让混合物能遵循指定的速率燃烧并附着在物体之上。燃烧汽油弹另外一个实用但危险的效果,是它会“急速消耗附近空气中的氧气”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进而造成邻近的生物窒息,通常用于大吨数炸弹时会发生此效应。凝固汽油弹在朝鲜战争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当时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掌握着几乎整个朝鲜半岛的制空权。凝固汽油在越南战争中达到了顶峰,美军在1963年至1973年十年间投下了38万8千吨凝固汽油弹。而各类凝固汽油武器用于各种用途,包括摧毁部队人员、装甲车辆、建筑物、丛林,乃至铁路隧道。凝固汽油除了对敌人造成物理伤害外,还会造成心理创伤。《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第三议定书第二条:国际法并没有禁止使用凝固汽油攻击军事目标,但用凝固汽油弹攻击平民是被绝对禁止的。(用任何武器直接攻击平民都是被国际法规所禁止的)

相关

  • 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除特别注明外,此条目或章节的时间均以日本标准时间(UTC+9:00)为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日语: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事故/ふくしまだいいちげんしりょくはつでんしょじこ Fukushim
  • 放射性元素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另一种同位素(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 夕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三十六个(三划的则为第七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夕部归于三划部首,字体主体可辨认为夕,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夕。1
  • 乙酸钴乙酸钴,化学式Co(CH3COO)2。由硝酸钴(或硫酸钴)溶液用乙酸酸化,再经蒸发、结晶、分离、干燥而得。四水合物为紫红色潮解结晶固体。溶于水、酸和乙醇。140°C失水。乙酸钴可以和
  • 橡树栎属(又称麻栎属,俗名橡树、栎树或柞树)是壳斗科的一个属。栎属有600个种,其中450种来自栎亚属和150则是青刚栎亚属。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与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山脉。 栎树可以生长在
  • 比荷卢经济联盟欧洲(深灰)  —比荷卢联盟(前称比荷卢经济联盟,也经常称呼为荷比卢)是由3个相邻的君主立宪西欧国家: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组成的联盟,为低地国。原名Benelux是一混成词,由三国的名
  • 国家报《国家报》(西班牙语:El País)是西班牙的一家综合性日报,总部设在首都马德里,由普利沙集团所有。《国家报》正式创刊于1976年5月4日。在当时佛朗哥主义的意识形态下,《国家报》是
  • 广东总督两广总督(满语:ᡤᡠᠸᠠᠩᡩᡠᠩ ᡤᡠᠸᠠᠩᠰᡳ ᡠᡥᡝᡵᡳ ᡴᠠᡩᠠᠯᠠᡵᠠ ᠠᠮᠪᠠᠨ,穆麟德:guwangdung guwangsi uheri kadalara amban),始设于明朝时期,总管两广(即后世广东
  • 厄尔·沃伦厄尔·沃伦(英语:Earl Warren,1891年3月19日-1974年7月9日),美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第14任美国首席大法官(1953年-1969年)、第30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43年-1953年)。他也是沃伦委
  • 费尔南多七世费尔南多七世(Fernando VII,1784年10月14日-1833年9月29日),西班牙国王,曾两次在位,分别是1808年3月至1808年5月,1813年至1833年。费尔南多七世为卡洛斯四世之子。1808年,西班牙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