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基米德公理
✍ dations ◷ 2025-01-23 06:17:59 #阿基米德公理
在抽象代数和分析学中,以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命名的阿基米德公理(又称阿基米德性质),是一些赋范的群、域和代数结构具有的一个性质。粗略地讲,它是指没有无穷大或无穷小的元素的性质。由于它出现在阿基米德的《论球体和圆柱体》的公理五,1883年,奥地利数学家Otto Stolz(英语:Otto Stolz)赋予它这个名字。这个概念源于古希腊对量的理论;如大卫·希尔伯特的几何公理,有序群、有序域和局部域的理论在现代数学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阿基米德公理可表述为如下的现代记法:
对于任何实数
x
{displaystyle x}
,存在自然数
n
{displaystyle n}
有
n
>
x
{displaystyle n>x}
。在现代实分析中,这不是一个公理。它退却为实数具完备性的结果。基于这理由,常以阿基米德性质的叫法取而代之。简单地说,阿基米德性质可以认为以下二句叙述的任一句:这等价于说,对于任何正实数
a
{displaystyle a}
、
b
{displaystyle b}
,如果
a
<
b
{displaystyle a<b}
,则存在自然数
n
{displaystyle n}
,有实数的完备性蕴含了阿基米德性质,证明利用了反证法:假设对所有
n
{displaystyle n}
,
n
a
<
b
{displaystyle na<b}
(注意
n
a
{displaystyle na}
表示
n
{displaystyle n}
个
a
{displaystyle a}
相加),令
S
=
{
n
a
|
n
=
1
,
2
,
3
,
.
.
.
}
{displaystyle S={na|n=1,2,3,...}}
,则
b
{displaystyle b}
为
S
{displaystyle S}
的上界(
S
{displaystyle S}
上方有界,依实数完备性,必存在最小上界,令其为
α
{displaystyle alpha }
),于是
∀
n
=
1
,
2
,
3
,
.
.
.
{displaystyle forall n=1,2,3,...}
有得出
α
−
a
{displaystyle alpha -a}
也是
S
{displaystyle S}
的一个上界,这与
α
{displaystyle alpha }
是最小上界矛盾。这样就由实数的完备性推出了阿基米德性质,但阿基米德性推不出实数的完备性,因为有理数满足阿基米德性,但并不是完备的。
相关
- 阿联酋阿拉伯半岛(白色)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语:دولة الإمارات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通称阿联酋,是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
- 孕烯孕烯(英语:pregnene)也称为孕甾烯,是孕烷带一个碳碳双键的衍生物,是许多甾体激素的结构母核。常见的例子有可的松等:可的松炔孕酮螺内酯
- 撒拉撒拉,或称撒辣(天主教通译)(希伯来语:שָׂרָה,Sara,Śārāh;阿拉伯语:سارة,Sāra)是亚伯拉罕(古兰经中称为易卜拉辛)的妻子,以撒的母亲,记载在圣经·创世纪和古兰经中。撒拉本名
- 尼比鲁碰撞尼比鲁碰撞,是一个假设的末世论灾难,因地球和一个大型假想的行星尼比鲁发生碰撞或摩擦而产生,部分组织相信灾难会发生于21世纪初,此说法与2012年玛雅预言、太阳风暴、地球磁极反
- 结构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是一门用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整个生物体、整个细胞或整个基因组中所有的蛋白质和相关蛋白质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的学科。主要利用实验方式(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波
- 磷酸酐五氧化二磷(实验式:P2O5,分子式:P4O10),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磷氧化物。它吸水性强、并有极强的脱水性,甚至可以将浓硫酸脱水,生成三氧化硫。极易潮解,是一种强力干燥剂。它与冷水生
- 缅因州缅因州(英语:State of Maine)是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的一个州,北邻加拿大魁北克省,东邻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以及大西洋,西靠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缅因风景优美,有崎岖的海岸、广袤的森林
- 俾斯麦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德语: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73 , 1873-1890),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
- 代数几何代数几何(英语:algebraic geometry)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经典代数几何研究多项式方程的零点。现代代数几何将抽象代数,尤其是交换代数,同几何学的语言和问题结合起来。代数几何的基本
- 廖汉臣廖汉臣(1912年4月10日-1980年10月11日),台湾作家,笔名文烂、毓文,生于日治时期台北厅艋舺区艋舺(今台北市万华区)。廖汉臣1920年进入老松公学校,1926年毕业。虽然教育程度仅止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