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斯特法则
✍ dations ◷ 2025-10-17 18:57:35 #福斯特法则
福斯特法则(英语:Foster's rule),又称为岛屿法则(英语:island rule)、岛屿效应,是演化生物学中的一种规律,指物种会因为环境资源的变化而变得更大或更小,这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例如,从普通猛犸象演化而来的侏儒猛犸象(Mammuthus exilis)因生活在小岛上而体型变得很小。此外,大象、河马、蟒蛇、鹿以及人等动物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演化路径。这一法则最初由约翰·布里斯托尔·福斯特(John Bristol Foster)于1964年提出。当时他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哺乳动物在岛屿上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mammals on islands)的文章,他对116座岛上的物种进行研究后发现,一些动物与它们在大陆上的同类相比变得体型更为庞大,另一些则变得更小。他认为,岛屿上小型动物因缺乏天敌而变得越来越大,大型动物则因为食物资源的缺乏而变得越来越小。此后,罗伯特·麦克阿瑟与爱德华·威尔逊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一书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补充。1978年泰德·卡斯(Ted J. Case)在《生态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更复杂的长篇文章,他认为福斯特最初的推测过于简单化且并不完全正确。一说现代俾格米人身材矮小即岛屿效应的作用。
相关
- 栉水母动物门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
- 伞型束梗孢菌纲伞型束梗孢菌目(Agaricostilbales) Spiculostilbales伞型束梗孢菌纲(学名:Agaricostilb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共包含2个目、3个科、10个属、47个种。.
-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正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s或NRI)为一种药物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该药通过阻断或减缓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而发挥作用。而去甲肾上腺素为脑
- 哈里·霍普金斯哈里·劳埃德·霍普金斯(Harry Lloyd Hopkins,1890年8月17日 - 1946年1月29日),美国政治家,美国民主党人,曾任美国商务部长(1938年-1940年)。霍普金斯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
- 中世纪饮食中世纪饮食文化泛指欧洲中世纪(从5世纪到16世纪)的饮食习惯、烹调方法和餐桌礼仪,这套饮食文化跨越近千年,涵盖严寒的北欧和酷热的地中海,屡经转变和更替,成为今日欧洲菜系的基础
- 滑膜肉瘤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又称恶性滑膜瘤(malignant synovioma),是一类罕见的软组织肉瘤,通常病发于胳膊、颈部和腿部关节。“滑膜肉瘤”一词是出现在二十世纪初,当时一些研究者
- 扳机指板机指(英语:Trigger finger)也称为扳机指,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英语:Stenosing tenosynovitis),是一种会出现手指活动受限或卡住的疾患。疼痛可出现在手掌或手指关节。这个命名是由
- pHpH,亦称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音ㄌㄧㄥˊ)标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瑟伦·索伦
- 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历史悠久,同时又是南京大学的新兴学院之一。前身是原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医学院并于三年后分出。1987年南京大学医学院复建,是全国综合性大学
- 斐波那契费波那契,又称比萨的列奥纳多,比萨的列奥纳多·波那契,列奥纳多·波那契,列奥纳多·费波那契(英语:Leonardo Pisano Bigollo,或称Leonardo of Pisa, Leonardo Pisano, Leonardo 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