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米连·尤利西斯·布劳恩

✍ dations ◷ 2025-02-23 21:03:49 #1705年出生,1757年逝世,奥地利陆军元帅

马克西米连·尤利西斯·冯·布劳恩帝国伯爵(Maximilian Ulysses Reichsgraf von Browne,1705年10月23日-1757年6月26日),18世纪奥地利陆军元帅。

德文的布劳恩其实英文叫做布朗,是在英国受迫害的爱尔兰天主教徒后代,所以在奥地利从军。他曾参与过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布劳恩在1751年擢升为波希米亚总司令及1753年成为元帅。

1756年七年战争爆发,布劳恩元帅率34,500奥军与腓特烈大帝进行罗布西茨战役。他打算利用地形隐蔽主力,绕过普军偷渡易北河,以救援被普鲁士占领的萨克森领土。但是普鲁士中央步兵主力和近卫骑兵的猛烈进攻,使奥军无法脱身。奥军数量上占有优势,普鲁士军队一次又一次进攻被击退,但普军依靠素质优势弥补数量的不足,每一次被击退,都能够有秩序地撤下来重新编组,再发动进攻。到下午,普军强攻终于拿下奥军防御支撑点罗布西茨村,布劳恩在大雨中撤出了战场。

1757年,腓特烈集中11万大军,分四路大举入侵波希米亚。然后四路变两路,两军夹易北河南下,进攻布劳恩元帅呈弧形防御的11万奥军。布劳恩元帅看到普鲁士锋芒正盛,谨慎地收拢部队向后撤退,与赶来增援的卡尔亲王会合,以他为总司令,集中6万人,于5月6日与普军迎面碰撞,开始布拉格战役。奥军阵地在高地上,下面地形很差,基本无法发动正面强攻。普军于是向东面,普军左翼试图迂回,奥军也向这个方向增援。将近中午,普军发动进攻,但是由于战前对地形侦察不清,普军第一梯队陷入鱼塘的沼泽泥地之中,被奥军反攻,两个整团溃散。主战场上普鲁士左翼进攻亦失败,陷入危机之中。奥军右翼乘胜追击,却在反攻中与中央脱离了接触,战线当中出现空洞,被普军反过来包围了得胜以后过度伸展的奥军右翼。与此同时,普军骠骑兵从战场周边迂回到奥军中央背后,于中午时分发动奇袭,卷击奥军主力,普军战线正面也同时发动进攻。奥军大败,下午4点向布拉格撤退,布劳恩元帅受致命重伤,不久死去。

相关

  • 氧化应激氧化逆境(氧化压力)(英语:oxidative stress)为机体活性氧成分与抗氧化系统之间平衡失调引起的一系列适应性的反应。干扰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状态,会制造出过氧化物与自由基导致毒
  • 权利法案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这些修正案的提出是为了缓解那些反对批准宪法的反联邦党人(英语:Anti-Federalists)的担忧,其中保障了多项个人自由,限制了政府的司法
  • 高加索犹太人高加索犹太人,分布于高加索山,尤其是阿塞拜疆与达吉斯坦、车臣。北高加索一向有犹太人居住,但他们并不包括格鲁吉亚犹太人。他们被称为是多才多艺的骑马战士。历史记载人口约为
  • 扎克雷起义札克雷暴动(法语:Grande Jacquerie)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在法国北部的人民起义。这场以巴黎北部瓦兹河河谷为中心、1358年初夏发生的暴动在数周之后,起义军就因领袖吉约姆·卡尔(英
  • 邵武话邵武话是汉语族闽语支邵将语中的一种方言,也是邵将语的代表方言,通行于福建省南平的邵武市一带。邵武话是带有非常多赣语的特点,兼具闽北语的特色。邵武话之下又分为城关话、洪
  • 非洲独立运动非洲的非殖民化紧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人民燃起独立运动。殖民国家退出非洲的行政管理。*  埃塞俄比亚从未成为殖民地
  • 独立精神奖最佳男配角独立精神奖最佳男配角(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for Best Supporting Male)是独立精神奖重要的奖项之一,颁发给年度最佳电影男配角,于1987年开始颁发。"†" 代表奥斯卡金像奖得
  • 信绍布信绍布(缅甸语:ရှင်စောပု,发音:;孟语: သေဝ်စါဝ်ပေါအ;1394年11月-1472年),旧译信修浮,勃固王朝女王,1453至1472年在位。自信绍布的统治开始,上缅甸与下缅甸保持了长
  • 野中广务野中广务(1925年10月20日-2018年1月26日),日本政治家。京都府船井郡园部村的部落民(现称南丹市)出生。1943年春天,毕业旧制京都府立园部中学校(现:京都府立园部高等学校),日本国有铁道
  • 藤本英雄藤本英雄(ふじもと ひでお、1918年5月10日-1997年4月26日),日本朝鲜族,朝鲜名李八竜(韩文:이팔룡),旧名藤本八竜、本名中上英雄,在韩国的釜山出生,8岁时移居日本山口县下关市。日本职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