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币

✍ dations ◷ 2025-11-08 17:38:50 #台币
新台币,是中华民国现行的法定货币,于1949年6月15日起发行流通,当时定位为限定台湾使用的区域货币,目前则在整个中华民国有效统治区域(台澎金马)均可流通使用。原始发行机构为台湾银行,2000年起由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收回负责。基本单位为圆(简作元)。货币代码采行ISO 4217标准编为TWD,符号为NT$或NTD,并使用NT$100、NTD100之类方法表示(中间无空格)。新台币现行的发行币值自民国70年(1981年)起使用,硬币单位包括0.5元(五角)、1元、5元、10元、20元及50元,纸钞单位有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换算基准为:1元=10角=100分。5角硬币(角元)至今已不常使用,日常生活只有汽油、外币兑换汇率计算等在计算单价时会用到角,实际上的价金交付会四舍五入至1元,存款利息也是四舍五入至1圆。角圆虽然仍可流通使用,但是现在多为收藏用,故价值比面额还要贵。新台币的前身为1945年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后,隔年由国民政府行政院授权委托台湾银行发行的“台币”。由于1948年上海爆发金融危机,国民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中华民国政府为解决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实施币制改革重估币值(英语:Revaluation),以四万元换一元之比例改换发流通新式货币。此前发行之台币称为“旧台币”,改革后发行之货币即称之为新台币、或仅简称为台币。新台币单位为“圆”,或简作“元”。民间说法有称“块钱”,台湾话为“箍 (台罗:khoo)”,“一块钱”、“一块”、“一箍(tsı̍t-khoo)”即指新台币一圆。新台币常见的英文缩写包括NTD、NT$,而缩写TWD系依据ISO 4217之国际标准制定,前二码为台湾的国际代码“TW”,末码则指新台币货币单位“圆”(Dollar),通常使用在外汇汇率及国际贸易。新台币的前身为1945年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后,隔年由国民政府行政院授权委托台湾银行发行的“台币”。新台币的前身台币,又称为旧台币,在1946年5月22日开始发行。当初旧台币被定位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货币,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的台湾银行券,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台币一比一兑换。由于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中国大陆满目疮痍,再加上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关系紧张,金融状况不稳定,因此台湾未使用当时流通行于中国大陆的法币、金圆券,另外再发行台币。日本政府在中华民国接收前,为垫付日本公库之战时支出及公务支出,发行了毫无准备金的台湾银行券(武尊千元券)近七亿,加上原有已发行之台湾银行券,及1945年11月1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监管以来因公费垫支而发出之费用,1946年5月以1比1的比例从台湾银行券换成旧台币的发行额总共三十三亿多。无准备金基础而发行之台湾银行券及其兑换之旧台币,而后又受到法币及金圆券因战乱快速贬值之汇兑冲击,导致旧台币自此成为废纸。由于1948年货币改革,停止金圆券收兑,这无异于宣告金圆券信誉破产。上海爆发金融危机,国民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1949年黄金运台,为稳定货币价值,规划以其中80万两作为发行新台币的准备金,以取得国际信任,并采“最高限额发行制”,限制发行总额为2亿元,期能遏止通货膨胀。此后,民国50年1月5日公告以黄金4,949,269.99公克准备金,发行新台币2亿。此时新台币已经相对稳定。发行新台币原因的3种说法:1949年6月15日,台湾省政府公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新台币发行办法”,“实行币制改革”,正式发行新台币,规定旧台币40,000元折合新台币1元。台语俗语“四万换一箍”由此而生,意即“四万换一元”。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来台,1950年6月21日行政院发布命令,中华民国国币单位保留银元本位,而记账单位自1950年7月1日起改为新台币,银元与新台币以1949年12月29日最后牌告汇率固定为1银元=新台币3圆。1951年美援贷款促进货币稳定性。另外,为因应金门、马祖、大陈岛等战地的特殊需要,也曾经发行限定流通这些地区的新台币金门、马祖、大陈流通券,目前则已经取消。1956年8月29日司法院大法官《司法院释字第63号解释》:“《妨害国币惩治条例》第三条所称伪造变造之币券,系指国币币券而言。新台币为地方性之币券,如有伪造变造情事,应依刑法处断。”1961年7月1日,中华民国中央银行在台湾复业。1961年6月30日,行政院令,订定发布《中央银行在台湾地区委托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新台币由中央银行委托台湾银行发行,纸币上印“台湾银行”字样,法定地位比照国币,成为今日中华民国的法定货币。1970年12月21日,新台币钞券上印“中华民国”字样,以昭公信。1962年12月19日司法院大法官《司法院释字第99号解释》:“台湾银行发行之新台币,自中央银行委托代理发行之日起,如有伪造变造等行为者,亦应依《妨害国币惩治条例》论科。”然而司法院大法官黄正铭有不同意见书,认为在程序上,不应受理中央银行此次声请解释;而在实体上,未经立法程序,新台币决不能变为国币。但黄正铭此议未受到官方注意。1992年8月5日,总统令公布废止《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作为国币之银元丧失发行法源。由于国币依《中央银行法》规定由中央银行发行,于是2000年7月1日,中央银行订定之《中央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施行,停止委托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将新台币正式订为中华民国国币。各法律条文中原以银元为单位,亦修法改为新台币。2000年7月3日发行新台币1000圆纸币,上印字样改为“中央银行”;其图案之瑕疵(地球仪印相反)于2004年版已经移除,地球亦转至东经140度。2002年6月30日,《中央银行在台湾地区委托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施行期间届满,当然废止。2002年7月1日,原委托台湾银行发行之新台币停止流通。官方回应为:自1961年7月1日中央银行在台复业起,新台币发行单位法定即为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依据《中央银行法》规定委托台湾银行发行,纸钞原印“台湾银行”仅代表实际发行单位。1000圆及500圆于2005年7月20日再度改版,增加原本只有2000圆才有的光影变化箔膜,安全线改为光影变化箔膜式安全线;500圆的刷色变得更深。目前所流通的纸钞之中,20圆硬币、200圆、2000圆纸钞,发行量较少,流通率不高。2011年1月6日中央银行发布了面额100元建国百年纪念钞票的法定流通钞票,主要是庆祝中华民国建国100周年。为避免设计差异过大以致市面上现行的伪钞辨识机器及自动贩卖机、自动售票机等无法使用,与原钞不同之处仅在于背面左下角文字由“中华民国八十九年制版”改为“庆祝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中华民国百元新钞以孙中山为肖像。系根据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在广州撰写建国大纲时的黑白影像。一说,根据许九麟画家所绘国父画像,是不对的说法。因许九麟所绘国父的画像,亦是根据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在广州撰写建国大纲时的黑白影像。

相关

  • 普罗提诺普罗提诺,又译柏罗丁(希腊语:Πλωτίνος ,英语:Plotinus ;204年-270年),新柏拉图学派最著名的哲学家,更被认为是新柏拉图主义之父。普罗提诺出生于埃及,青年时在亚历山大港求学,并
  • 约翰·奥斯丁约翰·奥斯丁(英语:John Langshaw Austin,著作常署名 J. L. Austin,1911年3月26日-1960年2月8日)英国哲学家,属于分析哲学学派,以语言哲学为专长。1929年开始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
  • 亮盖灵芝蕈伞平版状蕈柄裸露异养腐生真菌亮盖灵芝(学名:Ganoderma lucidum),是灵芝属下的一个种。在《神农本草经》中将灵芝依色泽的不同划分成赤芝、黄芝、白芝、青芝、黑芝、紫芝六种
  • 同分异构同分异构体又称同分异构物(英语:Isomer)。同分异构物指的是拥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式却不相同的多种分子。同分异构物之间并不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除非它们拥有相同的官能团(functi
  • 生铁生铁是碳的质量分数超过2%,并且其他元素的含量不超过表1中所规定的极限值的铁-碳合金。a 含量比该极限值高的材料是铁合金。b 凡规定有最低含量或者含量超过表2注b中段落4)所
  • dAMP去氧腺苷单磷酸(Deoxyadenosine monophosphate,dAMP)是源自一种常见的核酸腺苷三磷酸(ATP),但失去了五碳糖2号碳上的-OH基。
  • 含氮碱基含氮碱基(nitrogenous base)是一类拥有氮原子的化合物,在性质上为碱性,是一种碱基。而胺类是最典型的含氮碱基。另外组成DNA与RNA的碱基,如嘧啶类,也是含氮碱基,又称核碱基。含氮碱
  • 刘徽刘徽(约225年-约295年),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白尚恕考证他是山东淄博淄川人,梁敬王刘定国之孙菑乡侯刘逢喜的后裔。刘徽为《九章算术》做注,于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成书,其中他
  • 核苷酸基转移酶核苷酸转移酶(nucleotidyl transferase)是将核苷酸从一物质转移至另一物质的酶。包括末端核苷酸转移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这是一种在反应混合物中有任何碱基存在时能使DNA链
  • span class=nowrapCssub2/subSOsub4/sub/span&g硫酸铯,即硫酸的铯盐,化学式为Cs2SO4。它的溶解度较大,因此可配制成浓溶液,用于等密度或“密度梯度”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