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嬴姓,名益,大业之子。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嬴,是古代嬴姓的始祖。伯益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赵国、徐国王室的祖先。
相传益善于畜牧和狩猎,助禹治水有功,伯益因治水有功被舜封于梁山,建立梁国。夏禹对舜说:“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对伯益说:“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 因而被禹选为继承人。《史记》记载禹死禅让予益继位,但四方诸侯比较属意禹之子启,于是益禅让予启后隐居到箕山南麓。亦有一说称禹生前即暗中要求启厚植实力以取代益。但据《竹书纪年》记载,禹死后由禹之子启继位,益则因与启发生争执,帝启六年,被启杀死。
相传益发明凿井技术,后来被奉为井神。这反映出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掌握这种技术,懂得利用井水解决生活用水和灌溉农田。益有两子,长子大廉,为鸟俗氏;次子若木,为费氏,若木在夏启九年(中国断代工程计算为前2061年),被启封在徐(徐国,今山东中南部,郯城一带)。
《水经·洛水注》载西晋永平元年九山《百虫将军显灵碑》云:“将军姓伊氏,讳益,字�敳,帝高阳之第二子伯益也。”梁玉绳直指此说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