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底数进制是指底数为虚数或复数的进位制系统。其中,底数为虚数的进位制系统由高德纳于1955年提出;底数为复数的进位制系统于1964年由所罗门·I·赫梅利尼克(Solomon I. Khmelnik)和1965年由沃尔特·F·彭尼(Walter F. Penney)提出。
令 D {displaystyle D} 为整环 ⊂ C {displaystyle subset mathbb {C} } 和 | ⋅ | {displaystyle |cdot |} 为(阿基米德)绝对赋值。
数 X ∈ D {displaystyle Xin D} 在进位制系统中可以表示为:
其中
其势 R := | Z | {displaystyle R:=|Z|} 称为分解程度(level of decomposition)
进位制系统或编码系统是一对二元组:
包括了其底数 ρ {displaystyle rho } 和位数数码集合 Z {displaystyle Z} 。通常会将有 R {displaystyle R} 个位数数码的位数数码集合表示为:
理想的进位制系统或编码系统具有以下特性:
在这种表示法中,一般常见的标准十进制表示为:
标准二进制系统表示为:
负二进制系统表示为:
平衡三进位系统表示为:
上述这几个进位制系统在 Z {displaystyle mathbb {Z} } 和 R {displaystyle mathbb {R} } 中都具有上述的特性。后两个不需要使用正负号。
较广为人知的复底数进位制系统包括下列几个进位制系统(其中 i {displaystyle mathrm {i} } 表示虚数单位):
复数的二元系统是仅使用两个数码——0和1的进位制系统,即位数数码集合为 Z 2 = { 0 , 1 } {displaystyle Z_{2}={0,1}} 的进位制系统,这类记数系统具有较实际的用途。下表列出了一些 ⟨ ρ , Z 2 ⟩ {displaystyle langle rho ,Z_{2}rangle } 的进位制系统(皆为上述进位制系统的特例),并用其表达 −1, 2, −2, i。同时也列出标准的二进制(下表的第一列)和“负二进制”(下表的第二列)供比较。这两个进位制无法真正地表达出虚数单位 i。
与所有具有阿基米德绝对赋值的进位制系统一样,有些数字具有多种表示形式。此类数字的范例显示在表格的右栏中。这些数都是循环小数,其循环节以上标水平线标记。
若要将一高斯整数 z {displaystyle z} 变换为一个以高斯整数 b {displaystyle b} 为底数的进位制 ⟨ b , Z R ⟩ {displaystyle leftlangle b,Z_{R}rightrangle } 可以将数分成一个可被底数整除的高斯整数和一个位于位数数码集合内的数,并将可被底数整除的高斯整数部分除以底数当作商,位于位数数码集合内的数当作余数,并用商数继续计算,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商为零,一系列的余数部分即为变换完成的结果。:41
其中, q 1 {displaystyle q_{1}} 、 q 2 {displaystyle q_{2}} 、 q 3 {displaystyle q_{3}} …… q t {displaystyle q_{t}} 为高斯整数, a 1 {displaystyle a_{1}} 、 a 2 {displaystyle a_{2}} 、 a 3 {displaystyle a_{3}} …… a t {displaystyle a_{t}} 为位于位数数码集合内的数,
则 z = ( a t ⋯ a 2 a 1 a 0 ) b {displaystyle z=left(a_{t}cdots a_{2}a_{1}a_{0}right)_{b}} 。
以5+12i变换成-2+i进制( ⟨ − 2 + i , { 0 , 1 , 2 , 3 , 4 } ⟩ {displaystyle leftlangle -2+mathrm {i} ,{0,1,2,3,4}rightrangle } )为例::42
故5+12i(10) 变换成-2+i进制为2324(−2+i) 。
较常被讨论的复底数进制是2i进制和 −1 ± i进制( −1 + i进制和 −1 − i进制),因为其皆可不使用正负号有限地表达所有高斯整数。
−1 ± i进制以0和1为基本数码,其于1964年由所罗门·I·赫梅利尼克(Solomon I. Khmelnik)和1965年由沃尔特·F·彭尼(Walter F. Penney)提出。
整数的舍入区域——即在这系统表达之下,共用整数部分的复数(非整数)集合 S {displaystyle S} ——在复平面中具有分形:twindragon。根据定义,集合 S {displaystyle S} 的所有点可以计为 ∑ k ≥ 1 x k ( i − 1 ) − k {displaystyle textstyle sum _{kgeq 1}x_{k}(mathrm {i} -1)^{-k}} ,其中 x k ∈ Z 2 {displaystyle x_{k}in Z_{2}} 。 S {displaystyle S} 可以分解成16块 1 4 S {displaystyle {tfrac {1}{4}}S} 。注意到,若 S {displaystyle S} 逆时针旋转135°,则会得到两个与 1 2 S {displaystyle {tfrac {1}{sqrt {2}}}S} 相等的相邻集合,因为 ( i − 1 ) S = S ∪ ( S + 1 ) {displaystyle (mathrm {i} -1)S=Scup (S+1)} 。中心的矩形 R 在以下点逆时针地与坐标轴相交: 2 15 ← 0. 00001100 ¯ {displaystyle {tfrac {2}{15}}gets 0.{overline {00001100}}} 、 1 15 i ← 0. 00000011 ¯ {displaystyle {tfrac {1}{15}}mathrm {i} gets 0.{overline {00000011}}} 、 − 8 15 ← 0. 11000000 ¯ {displaystyle -{tfrac {8}{15}}gets 0.{overline {11000000}}} 和 − 4 15 i ← 0. 00110000 ¯ {displaystyle -{tfrac {4}{15}}mathrm {i} gets 0.{overline {00110000}}} 。因此,S 包含所有绝对值≤ 1/15的复数:206。
由此,复矩形
透过单射
映入实数区间相关 十大死因 此表搜集自西元2014年(民国103年)起,台湾年度十大死因。死因以导致死亡的原始病因为基准,由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按年发布死因统计,目前系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 10 版(ICD-10)进行分回合制策略游戏 回合制策略游戏(英语:Turn-Based Strategy,简称TBS)是策略游戏的一种子类型,所有的玩家轮流自己的回合,只有自己的回合,才能够进行操纵。早期的战略由于硬件运算能力有限,在考量游戏新泽西州州旗 新泽西州州旗以黄牛皮色为底,中央为该州州徽。州徽中的盾牌两侧分别为象征自由与农业的女神,其下方的缎带则写有美国独立的1776年以及“自由与繁荣”(英语:Liberty and Prosperi李元谅 李元谅(727年-793年12月23日),唐朝将领。祖籍安息州。本姓安,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初名骆元光。曾长期担任镇国军节度使、同华节度使。骆元光高大美须,勇敢多计。年轻时从军,担任宿七月镜一 七月镜一(日语:ななつき きょういち,1968年7月30日-),日本漫画原作者兼脚本家。本名为板本健太郎,出身于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光星高等学校、立正大学文学部史学科、且在同一间大学中项目网络图 项目网络图指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是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中对工作范围和进度管理的常用工具。常用的有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两种。丹·比里 丹·比里(英语:Dan Beery,1975年1月4日-),美国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代表美国参加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赛艇比赛,获得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金牌。他也曾在2007年泛美运动会上获得奖牌。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英语:The Third-Person Effect)指的是“大众媒体对那些报道这种现象的人以外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1983年,菲利普斯·戴维森(W. Phillips Davison)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third-person effect hypothesis),该假说预测:“在认知层面上,人们往往会高估大众媒体信息对他人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影响,即受众接触到说服讯息时,可能会预期该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力大于对自己的影响。在行为层面上,该假说预测,这种“第三人效果”认知会使人们可能采取某乔治·里弗斯 乔治·基佛·布鲁尔(英语:George Keefer Brewer,1914年1月5日-1959年6月16日)是一名美国男演员。知名于1952年至1958年在电视剧《超人历险记(英语:Adventures of Superman (TV series))》中扮演超人。,他在45岁时死于枪击,并成为争议话题。官方认定是自杀,但有些人认为他是被谋杀或意外遭到射杀。感官游戏 《感官游戏》(英语:)是一部1999年科幻惊悚电影,由加拿大导演大卫·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编剧、导演和主演,讲述了一个关于虚拟世界冒险的故事。大卫·柯能堡凭借该作品获得第49届柏林电影节特别艺术成就银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