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文蔚(1966年-),台北市人,数位文学理论家、网络作家、文学评论、文化评论者,主要创作文类为现代诗与报导文学。学术专长涵盖文学传播、传播法律、现代诗等,曾任文学刊物主编、总编辑、编辑顾问、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董事、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特聘教授暨系主任、花莲县数位机会中心主任、《新闻学研究》副主编。现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全球华文写作中心主任。
须文蔚毕业于台北市立民族国民中学、台北县私立辞修高级中学、东吴大学法律系比较法学组。在郑瑞城教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取得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博士。曾担任台湾重要诗刊《创世纪诗刊》主编两年半、《乾坤诗刊》总编辑、《曼陀罗诗刊》编辑委员、《新闻学研究》副主编、九二一全国民间灾后重建联盟(全盟)执行秘书兼发言人、中华传播学会理事/监事、中央通讯社董事、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委员、新台湾人文教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曾获得国立东华大学92学年度优良教师、国立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学特优教师、国立东华大学101学年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学优良教师、国立东华大学101学年度延揽及留任国内外各类顶尖人才学术奖励、国立东华大学102学年度研究优良教授。
须文蔚在1996年发表了〈迈向网络时代的文学副刊〉,讨论文学副刊面对网络发展的因应之道,是台湾最早体系讨论数位科技对文学造成冲击的论文。他主持《诗路:台湾现代诗网络联盟》,出版有论文集《台湾数位文学论》,并有数位诗创作网站“触电新诗网”。2009年为《台湾大百科全书》撰写“数位文学”与“报导文学”两个条目。
须文蔚在杜十三与侯吉谅的协助下,建构了台湾第一个文学数据库《诗路:台湾现代诗网络联盟》,搜集了台湾重要现代诗创作、评论与刊物的资料,并且在文建会停止补助后,以一人之力,维持这个数据库的正常运作至今。近年来他更将这个数据库加入了经典台湾散文,扩充了台湾经典作品上网的质量。
《台湾数位文学论》出版于2003年,是台湾第一本讨论数位文学的专门著作,以文学、美学以及传播理论为核心,开展出论述数位文学的各种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