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天书

✍ dations ◷ 2025-08-16 21:01:26 #安顺文化,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上古文字

红崖天书,又被称为红崖碑、红崖古迹、红岩天书,是位于中国大陆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崖石壁上的神秘符号,被称为“南中第一奇迹”,和仓颉书、夏禹书、夜郎天书、巴蜀图语、东巴文、岣嵝碑文字和仙居蝌蚪文并称为中国八种神秘文字。

天书并非篆刻,而是书写在一块长达百米,高达三十米的巨大浅红色石屏上,符号呈铁灰色,有数十个,大者如斗,小者如升,其形状若篆似隶。对其含义后人虽多有解读,但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对红崖天书的研究共有过三次高潮,分别为明朝嘉靖年间、清朝光绪年间和1990年代。

对红崖天书的首次文献记载见于明朝贵州普安州举人邵元善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所作的《红崖诗》, 该诗写道:

该诗不仅提到了红崖天书,而且给出了对其含义的解释,即认为是诸葛亮南征时的图谱示意图。

目前天书上的符号因遭到毁损而已大多无法辨认,而历史资料也存在很多矛盾和出入。由于天书既非阴文也非阳文,而是直接书写在石壁上的,无法拓印,在没有照相技术的情况下只能进行临摹,而历史上各种摹本之间有很大出入,有的多达50字,有的少至19字。

根据《永宁州志》的记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安顺知府翟鸿锡想要红崖天书的拓片,永宁州团首罗光堂便使用腐蚀液涂抹在字的四周以便进行拓印,这种破坏天书原貌的做法遭到了当地人的反对,翟鸿锡又命人用朱砂对原迹进行了修复。贵州提督徐印川(一说为周达武)在其后视察时又在天书中加了一个虎字, 翟鸿锡以此时字迹进行临摹,共有二十多字。后来,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天书字迹日益淡化,1996年时只剩下七八个字隐约可见了。

后人对天书的含义进行了多种解释,说法不一,莫友芝认为是大禹治水至此所留的遗迹,《安顺府志》认为这是殷高宗石刻,近代有人认为是自然形成的石花,有人认为是少数民族文字,但都没有充足证据。

1999年,一名工程师声称红崖天书是明朝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逃到贵州所作的声讨燕王朱棣的檄文,其理由是碑文上有“丙、戌”二字,断言这是指1406年的丙戌年,碑文上还有一个“允”字,是指建文帝朱允炆。但在古代,直呼帝王名字是大讳,而建文帝是于1402年失纵,何以会流落贵州,并于四年后写下该檄文,文章未能释除穿凿附会之嫌。

根据其观点,红崖天书可能是运用了钟鼎文等篆隶书体,并对字形进行了肢解,亦文亦画。其文是伐燕诏檄,整个天书构成一幅图画,是御驾亲征图,文字直译为:

燕反之心,迫朕(皇龙)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残酷杀害(段、殴、牢、杀子民),致尸横、死亡、白骨累累,罄竹难书。使大明日月无光,变成囚杀地狱。须降伏燕魔做阶下囚(斩首消灭)。丙戌(年)甲天下之凤皇——允炆(御制)。

相关

  • 阿丽亚娜4号运载火箭阿丽亚娜4号运载火箭属于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是阿丽亚娜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款型号。由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设计、制造;行销单位则是阿丽亚娜太空公司。阿丽亚娜4号运载火箭发
  • 坏血症坏血病(拉丁语:Scorbutus,英语:Scurvy)又称为坏血症、水手病,是一种因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维生素C主要参与人体内胶原的合成,其化学名称是抗坏血酸,源自坏血症的拉丁名scorbut
  • 臂神经丛臂神经丛(英文:brachial plexus)为一神经丛。起源于第五节颈椎神经(C5)到第一节胸椎神经(T1)的前支。在头、颈、上肢内连接锁骨、上臂、前臂、手的神经丛的名称。臂神经丛会由cervi
  • 智冠科技智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Soft-World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简称智冠科技,成立于1983年7月15日,为台湾一家的电脑游戏公司。在台湾为盗版兴盛时趁乱而起,早期出售国外单机
  • 埃列什基伽勒其他传说在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埃列什基伽勒(楔形文字:DEREŠ.KI.GAL,“Ereshkigal”,“冥世女主宰”)是伊里伽尔(Irkalla,地府或阴间)的女神,别名基伽勒(Kigal)。有时,她的名字直接就叫
  • 拖把拖把,亦称墩布(主要见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地区)、地拖,是一种用来打扫用的工具,一般而言其外型都是在一根棍子的末端装上一排的棉绳,利用棉绳对水的吸收力,可以擦干净地板上的
  • 黑森-卡塞尔方伯国黑森-卡塞尔伯国(德语:Landgrafschaft Hessen-Kassel),或称黑森-卡塞尔方伯国,简称黑森-卡塞尔,是神圣罗马帝国其中一个邦国。作为伯国,黑森-卡塞尔实际上直接辖属帝国皇帝(英
  • 复制贝多芬《复制贝多芬》(英语:Copying Beethoven),关于乐圣贝多芬的虚构传记电影,描写他晚年创作《第九交响曲》时的遭遇。本片由波兰导演安格妮兹卡·贺兰执导,两位编剧兼任制片,2006年11
  • 第一次拉特朗公会议第一次拉特朗公会议是天主教会承认的第九次大公会议,于1122年由教宗加理多二世于沃尔姆斯宗教会议后立即召开。有300至1000人参加这次会议,议题主要涉及叙任权斗争。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饮食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处西洋和东方之间,饮食文化也同时受到两者的影响。波赫饮食主要受到土耳其饮食、中东饮食和其他地中海饮食的影响。不过由于曾受到奥地利的统治,波赫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