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天书

✍ dations ◷ 2025-10-28 21:00:46 #安顺文化,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上古文字

红崖天书,又被称为红崖碑、红崖古迹、红岩天书,是位于中国大陆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崖石壁上的神秘符号,被称为“南中第一奇迹”,和仓颉书、夏禹书、夜郎天书、巴蜀图语、东巴文、岣嵝碑文字和仙居蝌蚪文并称为中国八种神秘文字。

天书并非篆刻,而是书写在一块长达百米,高达三十米的巨大浅红色石屏上,符号呈铁灰色,有数十个,大者如斗,小者如升,其形状若篆似隶。对其含义后人虽多有解读,但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对红崖天书的研究共有过三次高潮,分别为明朝嘉靖年间、清朝光绪年间和1990年代。

对红崖天书的首次文献记载见于明朝贵州普安州举人邵元善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所作的《红崖诗》, 该诗写道:

该诗不仅提到了红崖天书,而且给出了对其含义的解释,即认为是诸葛亮南征时的图谱示意图。

目前天书上的符号因遭到毁损而已大多无法辨认,而历史资料也存在很多矛盾和出入。由于天书既非阴文也非阳文,而是直接书写在石壁上的,无法拓印,在没有照相技术的情况下只能进行临摹,而历史上各种摹本之间有很大出入,有的多达50字,有的少至19字。

根据《永宁州志》的记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安顺知府翟鸿锡想要红崖天书的拓片,永宁州团首罗光堂便使用腐蚀液涂抹在字的四周以便进行拓印,这种破坏天书原貌的做法遭到了当地人的反对,翟鸿锡又命人用朱砂对原迹进行了修复。贵州提督徐印川(一说为周达武)在其后视察时又在天书中加了一个虎字, 翟鸿锡以此时字迹进行临摹,共有二十多字。后来,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天书字迹日益淡化,1996年时只剩下七八个字隐约可见了。

后人对天书的含义进行了多种解释,说法不一,莫友芝认为是大禹治水至此所留的遗迹,《安顺府志》认为这是殷高宗石刻,近代有人认为是自然形成的石花,有人认为是少数民族文字,但都没有充足证据。

1999年,一名工程师声称红崖天书是明朝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逃到贵州所作的声讨燕王朱棣的檄文,其理由是碑文上有“丙、戌”二字,断言这是指1406年的丙戌年,碑文上还有一个“允”字,是指建文帝朱允炆。但在古代,直呼帝王名字是大讳,而建文帝是于1402年失纵,何以会流落贵州,并于四年后写下该檄文,文章未能释除穿凿附会之嫌。

根据其观点,红崖天书可能是运用了钟鼎文等篆隶书体,并对字形进行了肢解,亦文亦画。其文是伐燕诏檄,整个天书构成一幅图画,是御驾亲征图,文字直译为:

燕反之心,迫朕(皇龙)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残酷杀害(段、殴、牢、杀子民),致尸横、死亡、白骨累累,罄竹难书。使大明日月无光,变成囚杀地狱。须降伏燕魔做阶下囚(斩首消灭)。丙戌(年)甲天下之凤皇——允炆(御制)。

相关

  • Ir4f14 5d7 6s22, 8, 18, 32, 15, 2蒸气压第一:880 kJ·mol−1 第二:1600 kJ·mol主条目:铱的同位素铱是原子序77号的元素,其元素符号为Ir,是一种十分刚脆,银白色的铂系过渡金属
  • 美国法院美国法院(courts of the United States;List of courts of the United States)由美国联邦法院与各州或领地的州法院两系统所组成。美国的联邦法院是由美国联邦政府的司法部门所
  • 历史上的城市规模历史上一些著名城市在不同时期的估算人口数量。
  • 内科切阿内科切阿是阿根廷的城市,位于该国东部大西洋沿岸,距离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528公里,由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负责管辖,始建于1881年10月12日,海拔高度16米,2001年人口65,459。坐标:38°33
  • 有虞氏有虞氏,又称虞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可能存在过数百年的王朝,在夏朝之前。虞朝位于今山西平陆西南,舜是虞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在《左传》、《国语》中,虞夏商周四代连称的文句不胜枚
  • 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
  • 燕雀燕雀(学名:)为燕雀科燕雀属的鸟类,俗名虎皮雀、花鸡,台湾称花雀。身体长约16厘米;黄色嘴,尖端微黑;黑色尾羽,最外侧的一对部分带有白色;黑色翼羽;体羽下部为白色,其余为褐黄色。分布于北
  • 等离激子学等离激子学(Plasmonics,台湾译为等离子体光学)是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及材料科学小组创立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及材料科学小组, 用光波产生一种他们命名为Plasmo
  • 斯涅日纳亚河斯涅日纳亚河是俄罗斯的河流,由伊尔库茨克州负责管辖,河道全长173公里,流域面积约3,020平方公里,发源自哈马尔达班山脉,河水主要来自融雪和雨水,最终注入贝加尔湖。
  • 布勒杜·科瓦留布勒杜·科瓦留(罗马尼亚语:Brăduţ Covaliu;1924年4月1日-1991年5月29日),是罗马尼亚的画家,代表社会主义写实主义,曾在布加勒斯特的美术学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