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规避

✍ dations ◷ 2025-05-20 07:09:14 #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英语:Loss 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由Daniel Kahneman(1934年~)和Amos Tversky(1937年~1996年)在1979年发表的论文中,通过以下的对照实验,观察到了此种心理上的“趋避现象”。次试验分为两组:

第1组实验:被实验团体先行持有1000单位的现金。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
     A.50%的概率将持有的现金增加为2000。
     B.100%的概率将持有的现金增加为1500。
     此实验中,被实验团体的16%选择了A,84%选择了B。

第2组实验:同实验团体先行持有2000单位的现金。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
     C.50%的概率损失1000单位现金
     D.100%的概率损失500单位现金
     此实验中,同实验团体的69%选择了C,31%选择了D。

实验中,A选项和C选项最终手中持有现金是1000或2000的概率都是50%。相对的,选项B和选项D最终手中持有的现金是1500的概率是100%。即是说,被实验的团体在有可能获得利益时倾向于选择低风险,而在有可能遭受损失时,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

还有一种情况是短视损失厌恶(英语:myopic loss aversion)。在证券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视损失所打断,短视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这些投资者可能没有意识到,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过短期内股票的涨跌。由于短视的损失厌恶,人们在其长期的资产配置中,可能过于保守。

相关

  • 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一种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按照预定的程序集体自杀的行为。它包括细胞凋亡和自噬两类。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细胞坏死不同。
  • 布基纳法索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
  • 血清素受体激动剂血清素受体激动剂是激活血清素受体的化合物,作用机制类似于血清素。非选择性激动剂:脱磷酸裸盖菇素和二甲基色胺(DMT)被血清素在某些植物或蘑菇发现类似物。这些化合物作用于多
  • 侧链侧链指有机分子完整结构上的侧支,所以又可称之为“支链”。区块链中的侧链(sidechains)实质上不是特指某个区块链,而是指遵守侧链协议的所有区块链,该名词是相对与比特币主链来说
  •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英语:Dicyclohexyl phthalate,DCHP)是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由一个邻苯二甲酸和两个环己醇酯化形成,化学式为 C20H26O4,常作为塑化剂使用。
  • 诺利期诺利期(英语:Norian)是三叠纪的第六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227–208.5百万年前。
  • 艾叶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又称作艾叶、艾、艾蓬、甜艾、香艾、冰台、艾蒿、灸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多年生草本,揉之有香气;叶子羽状分裂,背面有白丝绒
  • 速率常数在化学动力学中,反应速率常数,又称速率常数 k或 λ是化学反应速率的量化表示方式。对于反应物A和反应物B反应成生成物C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可表示成此式:k(T)是反应速率常数,会随
  • 越绝书《越绝书》,又称《越绝》、《越绝记》,成书大约在东汉,记录了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的相关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方域史,也是记载越国历史的文献中内容最为丰富的权威著作。《越
  • 公孙瓒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刘宽碑阴》名字取自圭瓒一词,文史多作伯珪,当取碑),东汉末期人物,幽州辽西令支人,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刺史。曾与刘备和刘德然共同师事于卢植。镇守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