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地那维亚半岛

✍ dations ◷ 2025-04-25 14:08:18 #斯堪地那维亚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丹麦语:Skandinaviske halvø,瑞典语:Skandinaviska halvön,挪威语:Den skandinaviske halvøy,芬兰语:Skandinavian niemimaa),位于欧洲西北角,其濒临波罗的海、挪威海及北欧巴伦支海,与俄罗斯和芬兰北部接壤,北至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两个国家即西部的挪威和南边的瑞典,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横恒于两个国家之间,整个半岛长1850公里,面积7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半岛西部属山地,西部沿岸陡峭,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平整,半岛的气候属温带气候,其北端严寒。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整个半岛长约1850公里,宽度在370到805公里之间。半岛上的瑞典和挪威两国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界,半岛濒临诸多水域包括:最高点位于挪威的格利特峰,海拔2470米,但其顶峰的冰川部分已经融化,面前最高点是位于挪威的加尔赫峰,海拔2469米。欧洲大陆最大的冰川约斯特达尔布林(英语:Jostedalsbreen),就在这些山脉中。半岛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区域位于北极圈以北,最北点为诺尔辰角。半岛气候分布多样,北部是冻土带和亚寒带气候,西北部海岸到罗弗敦群岛北部是凉爽的亚寒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南部和西南部为海洋性气候。木材、铁和铜矿藏资源丰富,瑞典南部有优良的农场。在北海和大西洋的挪威沿岸发现了大规模油田和天然气矿藏。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半岛南部;最大的几个城市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以及挪威的奥斯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占据了部分波罗的地盾,这一稳定和巨大的地壳成分是古老的晶体变质岩。绝大部分地层土壤受大陆冰川作用被刮离,最为显著的是北部地区,那里地盾距地表最近。在这些刷离,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影响下,耕地面积只占很少的比例(挪威3%)。冰川加深河谷,当冰层融化时,海水倾入,就形成了著名的峡湾。冰川南部贮存着大量的沉积物,构成了非常多样的自然景观。尽管波罗的地盾很大程度上非常稳定且不受临近的地质构造影响,但几乎四千米冰层的重量致使岩层下陷。冰层消失后,岩层再次上升,这种趋势现在还在以每个世纪一米的速度持续。另一方面,南部地区趋于下陷,在低地国家和丹麦地区引发洪水。晶体底层和土壤剥离暴露了多种矿产资源,如铁、铜、镍、锌、银和金。最早关于人类在半岛南部地区和丹麦地区出现的记录可追溯到12000年前。

相关

  • 文化经济学文化经济学 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文化对经济成果的影响。主要研究问题包括文化是否影响经济成果、文化对经济结果影响的程度,以及它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主题包括艺术和
  • 脏腑脏腑,是中医对内脏的总称,通称五脏六腑。根据《素问‧五脏别论篇》,“脏”指的是人体内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加上心包即为六脏),主要功能为生化和蓄存精气;以及六腑,即:胆、小
  • 三裂动物门三叶动物门(学名:Trilobozoa),又名三裂动物门,是一个已经完全灭绝的动物门,在分类上属辐射对称动物,身体呈特殊的三重辐射对称结构。三叶动物生存的年代非常久远,其化石仅出现于寒武
  • 个体发育个体发生学(英语:Ontogeny),或称做形态发生学,是描述一个生命体从受精卵到成体的起源和发育。个体发生学在发育生物学、发展心理学和发展生理学中被研究。更一般的用语,个体发生学
  • 弗拉基米尔·佐利金弗拉基米尔·科斯马·佐利金(俄语:Владимир Козьмич Зворыкин,1888年7月29日-1982年7月29日)一作兹沃里金,美籍俄裔发明家、工程师,电视技术先驱者。佐利金
  • 印度交通运输印度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英语:Indian road network)、水路(英语:Inland waterways of India)、航空等方式,是印度经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尽管印度交通系统持续改善,但总体仍旧相
  • 制动辐射轫致辐射,又称刹车辐射或制动辐射(英语:Bremsstrahlung, braking radiation, 德语:Bremsstrahlung 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
  • 乔治·梅森乔治·梅森四世(George Mason IV,1725年12月11日-1792年10月7日)是一位美国弗吉尼亚政治家,曾参与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他与詹姆斯·麦迪逊一起被誉为“美国权利法案之父”, 因
  • 漏斗胸胸凹陷(英语:Pectus excavatum)是一种前胸廓壁(英语:thoracic wall)的胸骨和胸腔向内凹陷的一类先天畸形,中文将这种胸凹陷的畸形称为漏斗胸(英语:Funnel Chest)。这一畸形使得胸部向
  • 大毗婆沙论《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梵语: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称《阿毘达磨发智大毘婆沙论》、《大毗婆沙论》、《鞞婆沙论》,佛教论书。佛教学者认为它约在公元15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