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04-24 21:45:57 #炁
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气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将气的概念抽象化,成为天地一切事物组成的基本元素,有着像气体般的流动特性。人类与一切生物具备的生命能量或动力,以及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均是气的运行与变化的结果。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的第一道防护线,聚于体里保护着脏腑,而流散发于肤表以防外邪侵入而导致疾病发生。氣本作气,隶变时气取代气,而原本气字之意义由饩表达。最早是云气的意思,是象形字,有呼吸、气息的意思,也有米饭的意思。后引申出天气、气候、节气、气味乃至于风气、流行等意思。至宋代之后,道教思想家为了区别先天的气与后天的气,采用古字“炁”来代表先天的气,代表无极,氣则被当成是后天的气,为太极。这两个字的意义又被分开。但是除了道教文献之外,通常都以氣来概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气是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藏于血中,可运行于血脉之外,可聚集于穴位之中,在内维系脏腑功能,在外濡养皮肉筋骨,可用于修复组织器官,抵御外邪。用于濡养功能的气称荣气,用于防御功能的气称卫气。分布于经络之中的气称经络之气,分布于脏腑的称脏气或腑气,如分布于心的气称心气,分布于胃的气为胃气。聚集于胸部的称宗气,聚集于小腹丹田部位的称元气,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气称正气,致使生命活动运动不正常的气称邪气,维系身体功能供应能量的气称谷气,脏腑正常功能产生与生发之气称真气。气的外在生命活动表现称为神,有气者为得神,无气者无神,少气者少神,气足者神全。气在穴位中运行与停留,穴位又称气穴,穴中之气由经络所生发,经络之气由脏腑所生发。脏腑之气始源于脾胃中的食物与肺系呼吸之气。针灸通过调节穴位之气来调节经络或脏腑之气,药物多通过调节脏腑之气来调节脏腑经络。气可转化为精,藏于五藏之中,或藏于骨髓之中,以供不时之需。精可化为气,气可化为神。道家敛神以集气,敛气以藏精,用于延缓衰老。气的运行受天气变化,七情六欲,饮食房事等的影响,从而生病。中医治病在于调气。气又分阴阳,运行于脏器及其相应经络之中的气称阴气;运行于腑中及其相应经络之中的气称阳气。气味,味道:在中药学中,指含有挥发性物质的药物的特殊气味。阴阳本指事物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庄子将之定义为“气”所包含的矛盾对立要素,“阴阳,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气从未被直接观测到,也与科学所使用的能量概念无关。1959年,秦伯未提出“气的物质说”。1962年,罗石标提出“气的功能说”。同年,(1962年),危北海提出‘气的两义说’。另外,还有李德新的“气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说”、黄坤仪等的“人体气场说”、李梢等的“气与熵流说”。血液循环共振理论认为在血液循环的俱共振的现象,血管有其特定的共振频率,器官及穴道同样有其特定的共振频率。器官或穴道与动脉因为耦合振动进而产生分频现象。人体器官系统都有各自的频率,把相同谐波共振的器官归为同一类,则自然得到内脏与经络关系。五脏及其经络归属低频,故属阴;六腑及其经络,归属高频,故属阳。“气”由共振之理论看来,就是心脏所打出来压力能量的表现,当某器官系统气不足,则压力亦为不足,器官中微小动脉括约打开时,血液就无力量再射入微血管中进而营养组织,所以此器官系统就会因气不足而缺血,自然就缺乏营养,缺氧及抵抗力等,进而造成代谢之废物累积,累久而之,人体百病皆可由此而来。道教内丹研修者邓善阳对“气”的记述:另可参阅: 诸子百家

相关

  • 巨人症巨人症,亦称为巨大症,是一种疾病,表现为过度生长且其身高明显高于人类平均身高。该疾病是由于人类在童年时期生产过多的生长激素,使得患者身高异于常人,达2.13米(7.0英尺)至2.74米(9
  • 君士坦丁赠礼君士坦丁献土(拉丁语:Donatio Constantini),是一份伪造的罗马皇帝法令,内容是公元315年3月30日,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签署谕令,将罗马一带的土地赠送给教宗。一般认为这份文件于8世
  •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是医疗科学的分支,确认药物、医疗设备、诊断及治疗的安全性及效能,这可以用来预防、治疗、诊断或是缓解疾病中的症状。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clinical
  • 属格属格(拉丁语:casus genitivus,英语:genitive case,俄语:роди́тельный паде́ж,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
  • BeS硫化铍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BeS。硫化铍可以通过铍和硫的混合物在氢气环境下于1000~1300℃加热10~20分钟得到。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硫化氢和氯化铍在1150℃的反应,这种方法
  • 铅烷铅烷(英语:Plumbane,分子式:PbH4),又名四氢化铅,是铅的氢化物。 它在热力学上十分不稳定,极容易失去氢原子,这导致了人们尚未能够充分深入地研究它的性质。 铅烷的衍生物有四氟化铅(Pb
  • US (消歧义)US可以指:
  • 亨利六世亨利六世(Henry VI,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兰开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由于他的软弱,英格兰在亨利五世时代取得的丰硕战果丧失殆尽,且
  •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英法北美战争(英语:French and Indian War),或加拿大所称的征服战争(英语:War of the Conquest),是1754年至1763年间大不列颠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在北美的一场战争。1756年,战争扩大至世
  • 魏宝文魏宝文(1935年11月22日-),生于河南禹州,中国核物理学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