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鹦鹉

✍ dations ◷ 2025-04-07 23:34:14 #灰鹦鹉
?Psittacus timneh(subsp. timneh)Fraser, 1844非洲灰鹦鹉(学名:Psittacus erithacus)又称灰鹦鹉或刚果灰鹦鹉,俗称灰鹦,是较为人熟知的一种中大型鹦鹉,也是鹦形目鹦鹉科的模式种,生活于野外者寿命 40 至 50 年。主要原生于非洲中部及西部低海拔(栖息地海拔最高约 2200 米)潮湿的森林、雨林、海岸林、红树林或椰子园。体型粗壮,全长28至39公分,翼展长度46到52公分;重约350至500公克。雌雄羽色相似,通常体羽主要为银灰色,因而得名。眼周裸皮白色,腹部羽色较淡。尾短,尾羽及尾下覆羽呈鲜红色,喙部黑色,脚趾铅灰色。亚成鸟羽色类似成鸟,但虹膜为深灰色或黑色(成鸟虹膜黄色),且覆羽略带灰色调。亚种与分类 根据 Clements 世界鸟类名录 Version 6.8(2013)分类系统及许多传统分类方式,非洲灰鹦鹉分为二个亚种:一种为灰鹦鹉(Psittacus erithacus erithacus,指名亚种),身上羽色较浅,也是较常见的亚种;另外一个亚种为提姆那灰鹦鹉(Psittacus erithacus timneh,提姆那或提姆赫亚种),比指名亚种更小型(体长 28 至 33 公分;重 275 至 375 公克),体羽羽色较深,上喙顶端呈锈红色,尾羽呈黑色或深褐色为其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于非洲西部。然而 2007 年一项有关这两个亚种的线粒体DNA样本研究结果指出,这两个亚种属于两个独立的分支,而两者的改变可能早在 240 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就早已形成,暗示曾被认为属于同种的两个亚种可能实为两个独立种(P. erithacus 与 P. timneh);学者推测,两个分支原应属于同一种,由于种族隔离,才会形成这样的异域物种。野生的非洲灰鹦鹉通常为群居动物,一个鹦鹉群数量最多可达约 10,000 只,多于树梢进食,偶尔才会到地面上觅食;其食物主要包括种子、树叶、树皮、树茎、树根、坚果、水果、花蜜、浆果等,而食用的植物包括李、朴、玉蕊(Petersianthus 属)、棕榈(油棕榈、Raffia 属)、无花果、铁青树(Heisteria 属)、蜡烛木(Dacryodes)、木棉、爪哇木棉(Ceiba)、阿开木(Blighia)、榄仁树、可乐果 (Ctragacantha)等;但有时也会以谷物、帮助消化的粗沙粒、昆虫或蜗牛等无脊椎动物为食。飞行多呈直线型,速度快,通常飞行的高度非常高。叫声尖锐如哨音。繁殖季节为 11 至 4 月间,于树干高处(离地面 10 至 30 米以上)的树洞筑巢,巢内无衬垫物。非洲灰鹦鹉属于一夫一妻制的鹦鹉,一对配偶每年平均繁殖两次,野外有关其求偶的方式及过程仍不清楚,已知雄鸟可能会以求偶喂食(雄性向雌性递送食物)的方式进行求爱。每窝产 2 到 5 颗卵,孵化期 21 到 30 天,羽化期 75 至 80 天,雏鸟孵化后约 12 周即可离巢,约在 3 至 5 岁达到性成熟,而约 2 到 3 岁大时便可独立。由于非常聪明,个性温顺且饲养容易,非洲灰鹦鹉是极为受人欢迎的宠物鸟,而人类饲育这种鹦鹉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当时的古罗马人已经发现非洲灰鹦鹉具有模仿人语的能力,并视此鸟为贵族的象征。一般来说,野生的非洲灰鹦鹉属于草食性动物。而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则可以采用较多样化的食物,从种子、水果、蔬果、植物 到鹦鹉用混合谷物和保健食品都可以。作为宠物饲养时,过度无聊或是笼子太小都有可能造成它啄自己的羽毛。但有时可能是由病毒所造成的。例如鹦鹉喙羽症(PBFD, Psi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 鹦鹉喙及羽毛感染症)及法兰西斯掉羽症(APV, Avian Polyomavirus, 鸟类多瘤病毒)。笼养的非洲灰鹦鹉通常比野外长寿,饲养的鹦鹉大多能活超过 45 岁,长寿者甚至能活到 60 岁。非洲灰鹦鹉具有极强的语言模仿能力,幼鸟甚至在羽毛长成以前就可以学会说话,在饲养下,可以和饲育者有良好的互动,训练这种能力耗时需要约六个月。同时,非洲灰鹦鹉也是公认最聪明的鸟类之一,约有2到7岁人类的智商、2岁小孩的情感。其中最著名的非洲灰鹦鹉当属Alex,是能说出最多词汇的鸟类(词汇数量可达1000个甚至更多),Alex在2007年9月6日去世,享年31岁。非洲灰鹦鹉机警而温驯,能与饲育者进行良好的互动,很会撒娇却也极会记仇,如果多天不见(3 天以上)也会对饲育者耍脾气,样子十分可爱,但教导不能太过溺爱,尽量避免以严厉口气责骂,以免造成反效果。尽管令人喜爱,但持续的盗捕和贸易走私加上栖地受到破坏已对野外的非洲灰鹦鹉数量产生极大影响;其中盗捕及贸易走私是造成野外的非洲灰鹦鹉数量迅速下降的最大主因,光是 1993 至 2003 年间就有超过 35.9 万只非洲灰鹦鹉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有人质疑当中许多笔贸易可能属于非法,这些鹦鹉大多来自喀麦隆、刚果以及科特迪瓦,然而这样的进口鹦鹉死亡率非常高;目前全球约有 56 万只野生非洲灰鹦鹉,活动范围约 2,760,000 平方公里。

相关

  • 世界洗手日世界洗手日是一项运动,目的旨在呼吁全世界人民利用肥皂洗手作为一个预防感染疾病的重要方法。2008年是联合国大会订立的国际环境卫生年,健康促进组织PPPHW发起第一届世界洗手
  • 坑鳒鳗鲶,学名Plotosus lineatus,异名:Plotosus arab, Plotosus anguillaris, Silurus lineatus,又称线纹鳗鲶(Striped eel catfish),俗称沙毛、坑鳒、海塘虱,是鲶形目鳗鲶科的其中一种
  • 膜是许多不同的软的、皮质的隔绝层材料的总称。膜可以用来分隔不同的物质,也可以用来产生振动。膜的一个特性是在承受压力时只能够抵抗应力,并把它传到膜的边缘,这个特性的一个
  • 山姆·赫尼曼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萨穆埃尔·哈内曼 ( 德语:Christian Friedrich Samuel Hahnemann,1755年4月10日 – 1843年7月2日) 是一位德国医生,以创立一种名为顺势疗法的另类医学
  • 硒化铅硒化铅是铅的硒化物,化学式为PbSe,它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是具有NaCl结构的立方晶体。它的直接带隙在室温下为0.27 eV。硒化铅可由硒脲和乙酸铅在联氨(N2H4)或三碘化钾(KI3)的存在下
  • 人神之间《人神之间》(Des hommes et des dieux)是2010年由札维耶·波瓦执导,蓝柏·威尔森(Lambert Wilson)及麦可·朗斯代(Michael Lonsdale)主演的法国电影;法国原名意为人与神,是来自电影
  • 酒精锁酒精锁(英语:Alcohol Interlock)又称车辆点火自动锁定装置,是一种安装在摩托车、汽车或重型车辆上,与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相连的电子呼吸测试连锁装置。在车辆启动之前,该装置会对空
  • 磁感应磁感或磁反应是一种感觉,它允许生物体探测磁场来感知方向、高度或位置。这种感官方式被一系列动物用于定向和导航,并成为动物探知区域地图的方法。对导航来说,磁感应和地磁场的
  • 郎德海花园场景《朗德海花园场景》(法语:Une scène au jardin de Roundhay),是路易斯·普林斯在1888年10月拍摄的短片,并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短片。本片约2秒长,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收录为
  • 定宗朝鲜定宗(朝鲜语:조선 정종/朝鮮 定宗 Joseon Jeongjong;1357年-1419年),朝鲜王朝的第二位国王,1398年至1400年在王位。被迫禅位,1400-1419年在上王位,讳李芳果(朝鲜语:이방과/李芳果 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