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

✍ dations ◷ 2025-08-02 21:31:44 #莫扎特作品,莫扎特歌剧,德语歌剧,歌剧

第一诫的义务(1767年)
阿波罗与雅辛托斯(1767年)
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1768年)
善意的谎言(1768年)
本都王米特拉达梯(1770年)
阿斯卡尼俄斯在阿尔巴(1771年)
西庇阿之梦(1772年)
卢基乌斯·苏拉(1772年)
假女园丁(1774年)
牧羊王(1775年)
埃及王塔莫斯(1779年)
赛蒂(1780年)
依多美尼欧(1781年)
后宫诱逃(1782年)
开罗之鹅(1784年)
失望的新郎(1784年)
剧院经理(1786年)
费加罗的婚礼(1786年)
唐·乔望尼(1787年)
女人皆如此(1790年)
魔笛(1791年)
铁托的仁慈(1791年)

《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德语:),作品号K. 50,是由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创作的一部单幕歌唱剧,写于1768年。当时他只有12岁。这部作品是受一位来自威尼斯的医生与催眠术士弗朗茨·梅斯梅尔的委托创作的,讽刺了当时时兴的“田园风”,其中特别还对让-雅克·卢梭的歌剧《乡村中的占卜师》进行了戏拟。这部剧的剧本由F·W·魏斯克恩与J·H·穆勒等人创作,编译自夏尔·西蒙·法瓦的剧作《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的爱情故事》(法语:)。依格奥尔格·尼古劳斯·冯·尼森(英语:Georg Nikolaus von Nissen)所著的莫扎特的传记,该剧是在梅斯梅尔的花园中进行的首演。但这个说法没有其他的证据支持。该剧首次可以证实的演出是1890年于柏林建筑之家(德语:Architektenhaus)进行的。

这部歌剧序曲的主题与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类似。其中的唱段则兼具法德两国作品的特点:作品的旋律大多是法国式的,但也有德语艺术歌曲风格的唱段,比如巴斯蒂妮的第一段咏叹调。这段旋律后来还在莫扎特1788年写的G大调三重奏(K.564)中出现。另一个纯艺术歌曲风格的唱段是巴斯蒂妮的咏叹调《我对于他的心思已了如指掌》。除了主角二人和解的场景外,莫扎特对于乐队的运用都较为保守。

莫扎特尽管当时尚年幼,但已经熟练掌握声乐作品写作技巧以及戏拟的诀窍。这些都会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开花结果。《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可能是莫扎特少年时写的歌剧中,较为容易表演的一部。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乡村中。担心着爱人变心的牧羊女巴斯蒂妮打算去牧场从她的羊那里寻得安慰。在路上,她遇见了村里的术士科拉。巴斯蒂妮想要科拉运用他的力量让巴斯蒂安回心转意。科拉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告诉她巴斯蒂安没有抛弃她的意思。他建议她对巴斯蒂安故作冷淡,巴斯蒂安也就自然会回到她身边。此时,两人听到巴斯蒂恩正在接近。巴斯蒂妮躲了起来。巴斯蒂安登场,倾诉着她对巴斯蒂妮的爱。科拉告诉他巴斯蒂妮已另结新欢。巴斯蒂安感到震惊,并向科拉求助。科拉打开了他的咒语书,胡乱背起了咒语来。他说,法术成功了。巴斯蒂妮再次爱上了巴斯蒂安。但巴斯蒂妮并不想就此收手,仍然故作十分嫌弃巴斯蒂安。这把巴斯蒂安逼到了自杀边缘,但巴斯蒂妮此时仍举重若轻。最后,两人都觉得自己玩过头了,决定和好。最后,三人一起赞颂着法术的神奇。

相关

  •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法语:Louis Pierre Althusser,1918年10月16日-1990年10月23日),另译阿图色,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1937年进入里昂知名中学 Lycée du Par
  • 双峰骆驼双峰骆驼(学名:Camelus bactrianus),也叫双峰驼,是一个大型的偶蹄动物,与单峰骆驼不同,有双峰,主要栖息在中亚与土耳其。双峰驼因其耐寒,耐旱和对高海拔地区的适应力而于中亚长期驯养
  •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线,或称中垂线,指一垂直于某个线段且经过该线段中点之直线。两个成轴对称的点连成的线段被其对称轴垂直平分。中垂线亦可成为平角的角平分线。分别以该线段两端点为圆
  • 罗嘉仁MLBCPBLABL罗嘉仁(Chia-Jen Lo,1986年4月7日-),为生于台湾屏东县枋山乡的职棒后援投手,现效力于中华职棒味全龙队,曾效力于中华职棒义大犀牛和富邦悍将队。绰号“火球仁”、“妙蛙
  • 辽宁历史辽宁省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在营口出土的金牛山文化就表明早在2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栖息。根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州之域,也是汉地的一部分,汉族五
  • 167<< 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 167是166与168之间的自然数。
  • 皮埃特罗·马斯卡尼皮埃特罗·安东尼奥·斯泰法诺·马斯卡尼(意大利语:Pietro Antonio Stefano Mascagni,1863年12月7日-1945年8月2日),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有歌剧《乡村骑士》(1890年)。曾就读米兰音乐
  • 三座山测试三座山测试(英语:The Three Mountain Task)是由一位瑞士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 他基于其理论上在发展心理学的一个认知发展形设计的。 认知能力的发展,据他的理论分为四个阶
  • 薄田兼相薄田兼相(生年不详-1615年6月2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初名古继。通称隼人正。仕于小早川隆景、丰臣秀赖。被视为与友报仇和击退狒狒传说而广为人知的岩见重太郎是同一人物。
  • 帕普斯面积定理帕普斯面积定理(英语:Pappus's area theorem)描述为连接任意三角形三边形成三个平行四边形区域之间的关系。该定理也可以被认为是毕氏定理的推广,以发现者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