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

✍ dations ◷ 2025-08-29 12:35:52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法语:Louis Pierre Althusser,1918年10月16日-1990年10月23日),另译阿图色,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1937年进入里昂知名中学 Lycée du Parc 读书,课业表现十分优异,并于毕业后被最高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录取。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阿尔都塞成为德国的战俘。在战俘营中,他广泛而深入地认识了共产主义。1945年重返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哲学家巴歇拉尔指导下研究哲学。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留校从教,并于同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62年升为教授,1975年通过答辩,又被庇卡底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1980年患精神病,退休疗养。阿尔都塞长期在大学执教,但在政治思想战线上积极参与现实斗争。50年代中后期,围绕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问题,他同新左派展开了激烈论战。发表的主要著作有《孟德斯鸠、卢棱、马克思:政治和历史》、《保卫马克思》、《阅读〈资本论〉》、《列宁与哲学》、《自我批评》等。在批判把马克思主义人道化、黑格尔化的思潮中,他以“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威胁的正统捍卫者”姿态出现,在党内外赢得了颇高声誉。在他看来,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吸取的不是辩证法和异化概念,而是“无主体过程”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是在在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人道主义”决裂中产生的,严格地说,它是“理论反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是社会科学中发现的“新大陆”,而作为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却以“实践状态”仍包含在《资本论》等著作中,还有待于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他按照“对应阅读法(symptomatic reading)”,把《资本论》作为认识物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企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中抽取出来。所以,他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定义为“理论实践的理论”。实际上,他是运用“多元决定”、“结构因果性”等概念所体现的结构主义原则,对社会形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作了新的解释。认为社会是由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按一定结构方式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历史发展不是按“人的本质的异化”和“扬弃异化”的人道主义方式进行,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无主体过程”。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双镜反射的结构体”,每一个行动主体(subject)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SA)仿佛穿衣镜般互相照射的作用,必须先“召唤”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成为“主体”。社会中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工会、媒体、文化等八种制度,扮演“武吓”替国家政权向人民“文攻”(或称洗脑)的作用,称之为 ISA。

相关

  • 咸丰帝清朝第9位皇帝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爱新觉罗氏,名奕
  • Ra7s22, 8, 18, 32, 18, 8, 2蒸气压第一:509.3 kJ·mol−1 第二:979.0 kJ·mol主条目:镭的同位素镭(旧译作鈤、銧)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Ra,原子序数是88,是一种带有放射性的银
  • 哈尔基斯哈尔基斯(英语:Chalcis;现代希腊语:Χαλκίδα ;古希腊语:Χαλκίς, -ίδος),希腊优卑亚岛城市,位于该岛西部,与希腊大陆隔尤里普斯海峡。哈尔基斯为该岛主要城镇,埃维亚州
  • 司法语言学司法语言学(英文:Forensic linguistics,legal linguistics,或language and the law)是在法律、语言、犯罪调查、庭审以及司法程序的环境下,对于语言学知识、方法与见解的应用。它
  • 携带蛋白载体蛋白(英语:carrier protein)简称“载体”,是参与离子、小分子或高分子跨越生物膜进行运输的一类多回旋折叠蛋白质。载体蛋白都是跨膜蛋白,它们能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过程中
  • 法国政府政治主题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府是由第五共和国的法国宪法确定的半总统制政府。国家自称为“不可分割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宪法规定政府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
  • 沃尔德乔治·沃尔德(英语:George Wald,1906年11月18日-1997年4月12日),美国科学家,以其研究视网膜色素的作品闻名,1967年与霍尔登·凯弗·哈特兰(Haldan Keffer Hartline)和拉格纳·格拉尼特
  • 油酸油酸(英语:Oleic acid)是一种单不饱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化学式C18H34O2 ,结构简式 CH3(CH2)7CH = CH(CH2)7COOH。 英文名称“oleic acid”源自“橄榄”(Olive)。油
  • 曹楚南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江苏常熟人,腐蚀科学与电化学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1948年考入同济大学化学系。1952年毕业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次年随研究
  • 口服激发测验口服激发测验(oral food challenge)是一种判断人是否会有特定食物过敏的方式,方法是食用一定分量的食物并看是否有过敏反应。不过此方法有潜在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