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状体

✍ dations ◷ 2025-07-01 18:56:18 #屏状体
屏状体,又名屏状核,位于大脑的外囊和极外囊之间的一块厚为1-2毫米的扁平形灰质。外囊分隔屏状体和豆状核(壳部分)。极外囊分隔屏状体和岛叶。虽然已知屏状体和大脑皮层有往复连接,但目前对屏状体的功能知之甚少。有些学者认为屏状体是豆状核的一部分,另一些学者认为屏状体应算作岛叶的一部分,更有一部分学者主张屏状体可分为豆状体部和岛叶部两部分。也有一些当代神经解剖学家认为屏状体和杏仁核一同属于基底核。神经科学家佛朗西斯·克里克和克里斯托夫·科赫认为因为屏状体与大脑皮层多个区域有双向连接,所以可能在意识的产生中有重要作用。直到2014年,才有研究人员意外发现,对屏状体进行电脉冲刺激,似乎能够开/关意识。研究者用高频率电流发出脉冲刺激一名癫痫病女患者的这个区域,这名女子失去了意识,停止了语言与肢体动作,毫无表情,记忆出现了“断片儿”,对视觉刺激毫无反应,呼吸变慢了。当刺激停止的一瞬间,她立刻恢复了意识并对刚发生的一切彻底失忆。端脑的冠状切面,屏状体:Claustrum大脑在脑桥前端层面的冠状切面大脑在第三脑室层面的冠状切面大脑的水平切面,上面观,展示颞叶的上表面大脑的前联合层面的冠状切面

相关

  • 病毒株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乳木果油乳木果油是由由非洲特有植物乳油木(Vitellaria paradoxa) 之坚果所榨取的植物性油脂。外观呈象牙色泽,化学成分主要由硬硬脂酸和油酸衍生的三酸甘油酯所构成。它被广泛使用于
  • 反应激活能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是一个化学名词,又被称为阈能。这一名词是由阿瑞尼士在1889年引入,用来定义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所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活化能可以用于表示一个化学反
  • 主义撒切尔主义是英国政治家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一套经济、社会、政策主张,也可描述她本人的行事风格。撒切尔夫人在1975年至1990年间任保守党党首,并在1979年至1990年担任英国首相
  • 威廉·肖克利威廉·肖克利(英语:William Shockley,1910年2月13日-1989年8月12日),英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和发明家,一生共获得90多项专利。他和约翰·巴丁、沃尔特·布喇顿共同发明了晶体管。他
  • 刮痧刮痧是用一定的工具,如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或较专业的牛角骨等制成的刮痧板,配上一些按摩油或是保湿霜等润滑剂之类,在病人身体的施治部位上顺序重复刮动的治疗方法,是中
  • 特兰奎巴特兰奎巴是1620年至1845年间丹麦在印度的殖民地,也是丹麦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根据地。“特兰奎巴”在丹麦文里拼作“Trankebar”或“Trangebar”,其词源为泰米尔文的“Tarangam
  • 海流洋流亦称海流,是具有相对稳定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惟有在陆地沿岸,会因潮汐、地形及河水的注入等影响其变化。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信风带作用下的信风
  • 杜梅
  • 著作作品,亦称创作、创意成品、著作,是具有创作性,并且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复制的成品。著作权法保障了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表现形式。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作者。作品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