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文

✍ dations ◷ 2025-01-23 09:11:20 #郑清文
郑清文(1932年9月16日-2017年11月4日),台湾作家,生于日治台湾新竹州(今桃园市),本姓李,后由舅父收养,改姓郑,迁至台北州新庄郡(今新北市新庄区)。七岁入小学受日本教育,战后在台北读初中时才开始学习中文,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系毕业,任职华南银行四十多年,利用闲暇从事写作,四十年不断。1998年元月自银行退休,2017年11月4日因心肌梗塞过世,享寿85岁。郑清文从大学时代开始广读文学书,并开始着手进行写作。在〈偶然与必然──文学的形成〉文中,郑清文表示:“我读文学书,可能是进入大学以后。我时常到旧书摊找书。一本日本新潮社的《俄罗斯三人集》,果戈里、契诃夫、高尔基,可说影响到我以后的写作生涯。”民国四十七年在,郑清文在“联合报副刊”发表第一篇作品〈寂寞的心〉。同年,郑清文于联合报副刊发表了五篇作品,作为一个新锐作家,因为主编林海音的提携,从而在世人眼中展露头角。民国五十四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簸箕谷》;民国五十九年初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峡地》,此后一生创作不断,在兼顾银行工作之余,持续书写。除了短篇小说以外,晚年也专注于台湾童话文学的写作,着重于培养儿童创新的想像力,出版《燕心果》、《天灯、母亲》等童话作品。相较于其他作家,郑清文因为通晓日文,在未有中文译著的年代里,以日文直接阅读西方经典,造就他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背景。而他的作品亦深受西方作家启发,他常以含蓄简洁的笔法,描述人物复杂的心理,这样的风格主要受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影响:“凡是你所知道的东西,都能删去;删去的是水底看不见的部分,是足以强化你的冰山。”郑清文喜欢透过结构简单、叙事语言平淡的书写,将深层的含义隐藏作品之中,虽然时常受到读者“简单却读不懂”的抱怨,他却始终坚信着这个原则,使看来并不艰深的作品蕴含纵深的心理意涵。郑清文大部分的短篇小说,都由人内心生活的透视来浮现时代、社会的转变给人内心的制约与反应,擅长以平淡无奇的笔触来呈现惊浪怒涛迭起的深层心理活动。郑清文与李乔同属于本省战后第二代台湾作家。经历过台湾日治时期,曾受过几年日文教育,对“日本天年”的阴影记忆犹深。由于这些本省第二代作家通晓日文,所以对外国文学的吸收能力和领悟力较高。李乔曾说他“擅长描写‘悲剧的流程’”。郑清文的作品常出现地名“旧镇”,实影射其童年居住地新庄。1990年发表于《台湾春秋》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主角是福寿伯与福寿姆这对原本育有两子的老夫妇,他们的长子-阿和,在十九岁时被警察跟宪兵以匪徒的罪名,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被强行逮捕入狱,这个意外,对他们一家四口来说是一个好不了的伤痕,抑或说是一场醒不过来的恶梦,作者以全知的观点描写福寿伯与福寿姆前往新公园喂鱼的情节,一步步地呈现白色恐怖对这些政治受难者遗族所造成的巨大伤害,以及掌权者对于这个影响众多台湾人民的历史事件的忽视。夫妇俩前往新公园的路上,是一波三折的,先是在出了门之后,福寿伯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面包,接着,是推著福寿姆的轮椅,从家里到新公园之间那段耗时四十分钟的路程,好不容易到了新公园之后,却又被围绕着公园的栅栏给拒之门外,作者刻意以这些路上的波折,代表了政治受难者遗族人生上的阻碍,仅仅是前往个公园就如此艰辛,那在人生的道路上肯定更加难以迈开脚步。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不以强烈的指责来批判政府对于白色恐怖的漠视,而是透过“母爱”这个大多数人触手可及的情感来带出政治迫害的可恶,福寿姆在阿和被捕后,总是沉浸在深深的悲痛当中,甚至常常以泪洗面,她说:“我看他,哭他,才算活着。”,她对阿和深厚的母爱在政治迫害的加压之下,已经不知不觉地转化成箝制自己的手铐脚镣,她不再拥有自己的生活,每天所做的就只有“等”,等阿和再次回到他们的身边,她的思想、情绪无一不被那场意外所影响,看到警察就会想起阿和被抓走的那个夜晚、看到椰子树干上的窟窿就会连想到枪痕,她已经被这场意外摧毁了。小说由“我”寻找木刻工艺品写起,以第一人称观点叙事,借由找到三脚马的创作者曾吉祥,引出这位老先生的人生故事:一个从小因为外在缺陷被取笑为“白鼻狸”的男孩,受尽周围的歧视与嘲弄。因缘际会之下,他成为了倾向日本人的警察,透过权力的掌握,当起了压迫自己的同胞、认同意识摇摆不定的“三脚仔”。在日本战败后,曾吉祥为了避免报复而逃走,留下妻子吴玉兰承担一切。在妻子死亡后,他一生都无法赦免自己,从此雕刻起表情复杂、生动活现的三脚马。也正是这样以刻不完的三脚马作为余生赎罪的行为,让曾吉祥的作品得以被“我”发现,更进一步发现“我”的父亲也曾是他迫害的一员。故事最后,“我”似乎也能理解曾吉祥内心的矛盾,并未带走曾吉祥心中有着妻子吴玉兰形象的三脚马,而是选择退出他回忆的空间,让他独自在黑暗里慢慢咀嚼这一切。

相关

  • 游走性节律点游走性节律点(Wandering Pacemaker),是由于节律点的位置不停改变所致。在心电图上,可看见节律不定,及P波外型不定。节律不定是因为由不同节律点发出的激动波,其速率不同。而P波
  • 49,XXXXYXXXXY综合征,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非整倍染色体异常,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100,000至1/85,000。此综合征病因为母体卵细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未分离。首次诊断于1960
  • 轻重音重读(stress)和重音(accent)在语言学中有时是接近同义的概念,皆指某音节在单字中或单字在句子中相对突显(prominent)的意思,不过在一些特别区分上,重音(accent)常常被应用在声音听觉
  • 性爱恐惧症性爱恐惧症(英语:Erotophobia),也称恐性症,是一个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期由研究人员所定义的术语,描述性行为相关的态度与信仰连续尺度上的一个极端,另一端是性爱倾向(Erotophil
  • 古遗传学古遗传学,是科林·伦弗鲁提出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利用分子技术中的应用人类基因技术来研究人类的过去。 这可以包括:这个主题有研究人类血液的起源,而这个经典的遗传标记实现了有
  • 国家地理学会国家地理学会(英语: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是一个于1888年1月27日在美国正式创立的非营利科学与教育组织。学会的成立可回溯至同年1月13日,由33位初期创会会员决议创设目
  • 托马斯·莫尔托马斯·莫尔爵士(英语:Sir Thomas More;1478年2月7日-1535年7月6日),由于获天主教会封为圣人,又称“圣托马斯·莫尔”(Saint Thomas More)是英格兰政治家、作家、社会哲学家与空想社
  • 爱德华·尤登爱德华·纳什·尤登(Edward Nash Yourdon)(1944年4月30日-),美国软件工程师,也是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开拓者之一。爱德华·尤登是1970年代提出结构化分析技术研究的领导者之一,也在1980
  • 电影列表台湾电影列表为历年台湾(或者1949年后的中华民国)制作并上映的台湾电影(包含与他国合拍的电影)列表说明田朝明、田孟淑
  • 拜祭祭祀,(英语:祭:sacrifice;祀:ritual;韩语:한국의 제사,罗马化:Jesa)是指以线香、酒水、肉类、蔬果,或布帛和玉(传统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灵、圣徒或者亡魂奉献、祈祷的一种行为。中国古代